趙鑫鳳
泰戈爾曾說:“不是鐵器的敲打,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粗糙的石塊變成了美麗的鵝卵石?!痹谂c學生相處的兩個半月中,我深深明白了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應該成為靈動的水,而不是鐵做的錘。
老師,我吃不下了。
每天的午餐時間是學生們最快樂的時候。他們爭先恐后地盛好飯菜回到座位后,就拿著勺子不停往嘴里送,家長說的“吃飯難”現(xiàn)象在這里根本不存在。
但是,正當我得意之際,坐在第二排的小男孩怯生生捧著飯盒走到我跟前。他猶豫了一下,小聲道:“趙老師,我吃不下了?!蔽彝掷锏娘埡校炼谷鈮K剩了一小半,豆腐剩了一大半,米飯只被掏了中間一條縫,兩邊滿滿當當兩座白玉山。我的笑容立馬凝固了,嚴厲地說道:“你很浪費!為什么要打這么多!”他一雙澄澈的眼睛望著我,嘴巴微微張了張,又閉上了。我沖著還在埋頭扒飯的學生訓斥道:“我說了!不準浪費!不準剩下!”
然而,我的疾言厲色并沒有換來任何效果。午餐結(jié)束,我們班外的剩菜桶裝了大半桶學生浪費的食物。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為了改掉學生浪費的習慣,我開始實行“光盤行動”。那天中午,我吃完盤中的食物后,得意洋洋地沖著學生說:“瞧!我的光盤行動完成了!”于是,學生們吃飯的激情猛然高漲。不一會兒,陸陸續(xù)續(xù)有學生捧著吃得干干凈凈的飯盒走到我跟前。
“老師,我也完成了!”
“老師,你看我這是不是光盤行動?”
就在我為學生的轉(zhuǎn)變而沾沾自喜時,一道驚訝的聲音在耳邊炸響:“老師,趙小云剩了好多好多飯!”我轉(zhuǎn)身望去,趙小云握著勺子坐在凳子上,他面前的飯盒里盛滿了和著菜湯的米飯,湯碗里還裝了滿滿一碗菜。這是兩個成年人的飯量,一個孩子無論如何也吃不完。
那滿滿當當一餐盒的剩飯像一把利劍深深刺入我內(nèi)心。在這些從小生長于城市的學生眼里,大米只是在超市里販賣的商品而已,如何能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呢?
我想讓他們感受一碗米飯的來之不易。于是,我選擇了繪本——《盤中餐》。課堂上,我們從老牛耕地講起,在繪本故事里,我們?yōu)⑾路N子、培育秧苗,我們移植了幼苗、扎了稻草人,我們頂著烈日打谷、甩著膀子搖動風車。
那天,學生們睜著好奇的眼睛看著種子慢慢成長、結(jié)穗。一個女孩子興沖沖地告訴我,今天回去她要給爸爸講講米飯是怎么來的,她還要監(jiān)督爸爸媽媽開始“光盤行動”。對學生來說,“光盤行動”已經(jīng)不僅僅是向老師求表揚的行為,而是更有意義與價值的事情了。
肚子火車站開始工作啦!
浪費糧食的狀況有了好轉(zhuǎn),但又有新的問題了。不少學生吃飯不會細嚼慢咽,三兩下咽了一口冬瓜肉丸,一兩口吞下一勺南瓜米飯。有些學生只挑自己喜歡的菜吃,甚至只吃一個菜。
每天中午,我和副班主任都穿梭于課桌間,一旦發(fā)現(xiàn)挑三揀四或狼吞虎咽的學生就立刻制止他的行為。但是,到了第二天,狼吞虎咽的繼續(xù)狼吞虎咽,挑食的繼續(xù)挑食。
我決定還是從繪本入手,給他們講個有趣的小故事——《肚子里有個火車站》。在繪本里,我們眼見著小姑娘“茱莉亞”肚子里的小精靈遭受“無妄之災”又奮起反抗,茱莉亞的肚子“火車站”從停工到順利進行。我再沒有高聲重復著“慢點吃”三個字,但學生們在哈哈大笑中明白了吃飯要細嚼慢咽。他們笑嘻嘻捧著飯盒對我說:“趙老師,我的肚子火車站開始工作了!”
學生挑食的毛病該怎么治呢?我的腦海里閃過《窗邊的小豆豆》一書里校長先生的做法——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為了符合學校的午餐內(nèi)容,我們管胡蘿卜、土豆、白菜等叫“田園的味道”,把雞肉、豬肉等歸為“山林的味道”。每當有學生挑食了,我說:“今天的田園是什么味道你不想嘗嘗嗎?”學生總是不好意思笑了笑,立刻去打菜。等她吃完了,我還得問一句:“今天的田園是什么味道?”那學生還會害羞地告訴我:“胡蘿卜有點辣,有一點點甜?!?/p>
教育是一場美麗而漫長的修行,在這場修行中,我愿做靈動睿智的水,去滋養(yǎng)、浸潤每個學生。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墨池書院小學 責任編輯:林彥 劉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