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芳
我和老伴是1965年結(jié)婚的,已過金婚了。在職時,我們既有一邊工作一邊撫養(yǎng)子女的艱辛和快樂,也有外出觀光旅游、共享美好生活的甜蜜和幸福。退休20多年來,我們身體上的毛病逐漸增多,三個子女因種種原因不能時時服侍在身邊,這樣,我們不但過上了少年夫妻老來伴的生活,相依為命,而且成了彼此的“醫(yī)療助理”,互相守護對方的健康。
拔罐是一種傳統(tǒng)的中醫(yī)治病方法。在廣東珠海工作的大女兒十幾年前就給我們老兩口買了大小兩套操作安全簡便的拔罐器,要我們學著使用。2005年的一天,老伴對我說:“我有點感冒了,全身酸痛,你給我拔一下罐吧,看有沒有用。”我便根據(jù)拔罐器的使用說明書,讓她俯臥在床上,在她的肩部、背部、腰部拔了大小14個罐。10多分鐘后,老伴拔罐部位的多處皮膚被吸出了一些瘀血,有的地方還起了水皰。啟罐之后,我問她感覺怎樣,她回答說輕松多了。從此,老伴更信任拔罐的療效,每有感冒、頭痛腦熱、腰背酸痛,都讓我在她身體的不同部位,用數(shù)量不同的罐給她拔,她的一些小毛病往往是罐到病除。
隨著年齡的增長,拔罐不再適合我們了,2014年,在南昌工作的小女兒極力向老伴推薦使用艾灸,并給我們示范艾灸的使用方法,還給我們買了一本專講艾灸的大部頭書和大小300多根艾條。小女兒說:“艾灸是用艾和火給人的身體注入陽氣,老年人要多補充陽氣。艾灸是很好的方法,操作又簡便。”我們聽從了她的建議。此后,遇到失眠、食欲變差、手腕疼痛,或需祛寒邪、暖四肢、提升精力時,老伴就會點燃艾條,在廳堂里或書房里灸自己的手、腳、腹部等處的穴位,背部、肩部等自己不方便灸的地方,則由我?guī)椭摹=?jīng)過一段時間的艾灸,老伴的免疫力有較大提升,體質(zhì)亦改善不少。
我給老伴做“醫(yī)療助理”的同時,老伴也給我做“醫(yī)療助理”。65歲之后,我的血壓有時超過正常值。家里備有血壓計,老伴利用做過醫(yī)師的特長,經(jīng)常幫我量血壓,提醒我及時吃降壓藥,使我十幾年來血壓基本保持平穩(wěn)。75歲之后,我的血糖值也有些偏高,老伴為幫我降低血糖,除了給我采用飲食療法外,還時常監(jiān)測我的血糖值。為測血糖,我們先后購買和使用了兩代家用血糖分析儀。對年近80歲的老人來說,要熟練使用那種儀器并非易事。老伴為此請教了藥店員工和醫(yī)院護士,經(jīng)過反復學習,終于可以熟練操作。幾年來,老伴經(jīng)常給我測血糖,為我用藥物有效控糖提供最及時可靠的數(shù)據(jù)。在老伴的幫助下,我的血糖值一直比較穩(wěn)定,不但沒影響日常生活、學習和寫作,而且讓我沒有出現(xiàn)任何并發(fā)癥。
我和老伴互為“醫(yī)療助理”,不但表現(xiàn)在彼此治療一些慢性病時幫助做點力所能及的事,而且在每次因病住院治療時,除住在同一城市的兒子兒媳婦給予幫助外,我們彼此陪護對方,做好精神安慰和生活保障,使身體盡快痊愈。如今,我們雖已屆耄耋,但精神矍鑠,晚年生活幸福,減少了子女們的焦慮,這也是我們互相做“醫(yī)療助理”的回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