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辛,張 鴻,吳 駿,洪 偉,陳 健
(昆明市兒童醫(yī)院 心胸外科,云南 昆明 650228)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先天性甲低) 是由于甲狀腺激素產生不足,或者是甲狀腺激素的受體缺陷而導致的一種先天性疾病,是引起兒童智力發(fā)育及體格發(fā)育落后的常見小兒內分泌疾病之一,在新生兒期可直接影響手術治療效果,現將本文收治的6 例先天性食管閉鎖合并先天性甲低的治療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一、一般資料 本組患兒6 例:男4 例、女2 例,第一胎4 例、第二胎2 例,足月產3 例,早產3 例,均為順產,出生體重1700~2850g,平均2350g。Apgar 評分不詳。出生后不久出現氣促、發(fā)紺、嗆咳、不能進食,出生1~5d 后從外院轉入本院治療。1 例患兒母親有“甲減”病史,有服用“甲狀腺素”史,具體不詳,其余患兒父母身體健康,家族中無遺傳病及傳染病史。出生后未作過甲篩。入院體檢:W1700~2700g、平均2330g,發(fā)育差、氣促、唇紺、三凹征(+),2 例見皮膚黃染,雙肺呼吸音粗,可聞音,2 例胸骨左緣3-4 肋間可聞2-3 級SM,腹平軟,未及包塊。
二、方法 本組經食管碘水造影檢查確診:均為Ⅲ型先天性食管閉鎖。2 例術前因呼吸困難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手術日齡4~8d、平均5.2d。均Ⅰ期行食管閉鎖矯治術,術中證實為Ⅲ型先天性食管閉鎖。術后呼吸機輔助呼吸10~16d,其中2 例分別于術后6d、8d 拔出氣管插管,但因出現呼吸困難并進行性加重,分別于拔管后4h、6h 再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3~4d 后成功停呼吸機,拔出氣管插管。本組患兒術后2~4d 開始出現面部臃腫、雙下肢、腰背部及頭枕部皮膚浮腫、不同程度的皮膚花紋、心率增快、雙肺滲出增加、動脈血氧分壓及血氧飽和度降低、腹脹、尿少,查血清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0.04~0.72)nmol/L、平均0.46(參考值0.27~4.20)nmol/L,游離甲狀腺激素(free thyroxine,FT4):(10.02 ~16.71) pmol/L、平 均14.52(參考值19.0~39.0) pmol/L,考慮先天性甲低,采用從留置的鼻胃管給予L-T4 治療,能進食后改為口服,劑量15μg·kg-1·d-1,用藥2~4d 后上述體征開始逐漸好轉。
結 果本組給予甲狀腺素時間為2w,用藥后分別于5d、10d、以及停藥后5d 復查血清TSH及FT4 正常。術后12~17d 作食管造影未見異常,未發(fā)生吻合口瘺,開始經口進食,治愈出院。出院后未繼續(xù)服用L-T4,6 例隨訪4~7m,分別于術后1m 及3m 復查血清TSH,FT4 未見異常。
討 論先天性甲低是由于甲狀腺激素產生不足,或者是甲狀腺激素的受體缺陷而導致的一種先天性疾病,是引起兒童智力發(fā)育及體格發(fā)育落后的常見小兒內分泌疾病之一。由于先天性甲低患兒在新生兒期可無特異性臨床癥狀或癥狀輕微,對新生兒進行群體篩查是早期發(fā)現先天性甲低的主要方法,我國的發(fā)病率約為1/2050[1-3]。先天性甲低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診治,最終將導致新生兒的生長遲緩和智力低下。先天性甲低按病變部位可分為原發(fā)性和繼發(fā)性,原發(fā)性甲低即甲狀腺本身的疾病所致,其特點為血TSH 升高和FT4 降低,甲狀腺先天性發(fā)育異常是最常見的病因,多數新生兒甲減沒有特異的臨床癥狀,或者是癥狀輕微,如黃疸較重或黃疸難以消退,嗜睡少哭,哭聲低下,吸吮無力,面部臃腫,前囟門較大,心率緩慢,皮膚花紋(外周血液循環(huán)差) 等。繼發(fā)性甲低病變部位在下丘腦和垂體,又稱中樞性甲低,特點為FT4 降低,TSH 正?;蛳陆?,較少見。無論是原發(fā)性甲減還是繼發(fā)性甲減,一旦確診之后應該進行積極的治療。發(fā)現比較早,治療比較早的患兒,可以及時糾正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狀態(tài),避免出現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損傷,積極治療的患兒可以達到正常水平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和智力水平,而晚發(fā)現,晚治療的患兒,生長發(fā)育可能可以趕上同齡兒童,但是神經精神發(fā)育的遲緩是不可逆的。先天性甲低根據疾病轉歸又分為持續(xù)性甲低及暫時性甲低,持續(xù)性甲低指由于甲狀腺激素持續(xù)缺乏,患兒需終身替代治療,暫時性甲低指由于母親或新生兒等各種因素,致使出生時甲狀腺激素分泌暫時性缺乏,甲狀腺功能可恢復正常的患兒[1]。腦垂體分泌TSH,作用于甲狀腺,正常情況下,血循環(huán)中T4 中99.98%與相應蛋白結合,游離的只有0.02%,即FT4,T4 反映甲狀腺的整體合成功能。確診性檢查:測定血清FT4和TSH,FT4 濃度不受甲狀腺結合球蛋白(TBG)水平影響。若血TSH 增高、FT4 降低者,診斷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若血TSH 增高、FT4正常,可診斷為高TSH 血癥。若TSH 正?;蚪档停現T4 降低,診斷為繼發(fā)性或者中樞性甲低[1]。
治療:首選L-T4,新生兒期先天性甲低初始治療劑量(10~15) μg·kg-1·d-1,1 次/d 口服,盡早使FT4,TSH 恢復正常,FT4 最好在治療兩周內,TSH 在治療4 周內達到正常。需定期復查患兒血FT4,TSH 濃度,以調整L-T4 治療劑量。治療后2 周首次進行復查,如有異常,調整L-T4 劑量1月復查。部分高TSH 血癥患兒在隨訪過程中可發(fā)現FT4 增高,需逐步減少服用的L-T4 劑量,直至停藥觀察。如甲狀腺功能正常者為暫時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繼續(xù)停藥并定期隨訪1年以上[1]。
本組病例由于患先天性食管閉鎖,出生后需要盡早手術治療,又因為未做甲篩,因而在治療中未能及早診斷甲低并及時用藥,出現臨床表現后作進一步檢查才明確診斷,增加了治療的風險[1]。根據對治療結果分析,本組病例應為先天性甲低中的暫時性甲低。認為對先天性食管閉鎖患兒應盡早作血清甲狀腺素檢查,如果在治療中患兒出現面部臃腫、雙下肢、腰背部及頭枕部皮膚浮腫、皮膚花紋、心率增快、雙肺滲出增加、動脈血氧分壓及血氧飽和度降低、腹脹、尿少時,應考慮有甲低可能,檢查TSH 及FT4 以明確診斷,及時給予L-T4 治療,本組治療效果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