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劉川教管中心徐灣小學 王致常
“單元整合·群文閱讀”是受到普遍認可的一種創(chuàng)新教育方式。它一改傳統(tǒng)的單篇閱讀方式,提倡對多篇文章進行整合,從而形成一個擁有特定主題或者特定教育目標的閱讀文章群組,讓同學們在對多篇文章的閱讀理解中獲得某方面的啟迪,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皢卧稀と何拈喿x”的方式獨具創(chuàng)意,也更適合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啟迪學生思維、充實學生認知、豐富語文課堂的有效手段。
群文閱讀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一般采取“五步教學策略”。第一步,主題回顧。旨在回顧單元內的幾篇文章,然后提煉出這個單元的主題,當然,不只是單元內的,相同主題的文章也可歸納在一起。主題回顧的過程也是增強學生概括能力的過程。第二步,閱讀概覽,即學生在掌握了課堂的知識之后擴展到課外進行閱讀;第三步,片段分享。這是任務驅動中的重點環(huán)節(jié),片段分享,就像是“一千個人頭腦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學生對于同一篇文章的片段選擇都是不一樣的,而且即使是喜歡一樣的片段,理由也不盡相同,這有利于推動學生間的相互交流,順便也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采取以上的幾種方式進行教學,教師還可以清晰地知道學生讀完一組文章后的感悟,從而積極引導學生把握和了解閱讀內容。一方面,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強調教師要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學生發(fā)展的促進者,要尊重和贊賞學生。另一方面,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應該是教育教學的研究者。作為教師,我們要踐行新課改背景下的教師觀,尊重和贊賞學生,引導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成長,努力成為反思的實踐者。第四步,精彩賞析。教師應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設置一兩個話題,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探討。話題是談論的靈魂,有價值的話題主要產生于這樣幾方面:對于作品的整體把握、學生在交流過程中所出現(xiàn)的認知沖突、學生如何理解作品的文體特征、對于作家的認識、學習內容是否和生活有所聯(lián)系。第五點,對主題進行擴展。課本內的閱讀只是開啟課外知識的一把鑰匙,也是課外閱讀的一小塊試驗田,起到的只是簡單的引領作用,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積累課外知識。當然,教師不必在每次的群文閱讀過程中都運用到五步教學策略,根據(jù)實際需要采用即可。例如在以“了解人物形象描寫的技巧”為主題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給大家布置了下列任務來引導學生學習;第一,找到你最喜歡的人物描寫的段落;第二分析這些段落的人物描寫技巧;第三,用這些人物描寫的技巧描述你的朋友,你的家人或者其他任何你熟悉的人物。在這樣的任務中,同學們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完成每一項任務即可。比如,我們將主題設置為親情,就可以選取一些課文中關于父母親情的文章,如《地震中的父與子》《母愛的長度》。
在此基礎在一一列舉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與感悟,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這篇文章,我們知道了什么,接下來帶領學生進行寫作方法的探討,了解作者是如何寫人物的神態(tài)、動作、表情等。最后,教師應帶領學生將課堂理論付諸實踐,組織學生進行小練筆活動,如主題可以為“憶生活中父母為自己所做的,那些看來微不足道,卻飽含深情的事情”,并把這份深沉的愛通過文字記錄下來。我們知道每篇文章中對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技巧是不同的,通過群文閱讀,學生可以將每篇文章中的技巧手法提煉出來,并結合文章中的例子去做仿寫。這樣一個過程使教師的課堂教學重點更加突出,條理更加清晰,讀寫達到融合,給學生帶來的閱讀收獲要比單篇閱讀大得多。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閱讀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我們不能將推動學生成長的希望寄托于這寥寥幾次的群文閱讀。但筆者認為,群文閱讀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多視角和更多思考,如靈感、啟迪、聯(lián)想。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傳授給學生好的語文知識,不如講授好的學習方法。教師應深入探究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的有效策略,以幫助學生快速有效的閱讀方法,實現(xiàn)高效閱讀。群文閱讀一方面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學生將讀過的文章進行整合以便于今后的知識遷移。為此,教師應該將課外的文章也納入課堂閱讀教學當中,將課文外的內容作為輔助性內容,強化學生對課內文章的理解。教師還可以適當擴大課外資料的選取范圍,既可以是國內的優(yōu)秀作品,也可以是國外的經(jīng)典作品,讓學生在課堂中同時感受到不同國家得文化差異,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及人文素養(yǎng)。
例如在以小說鑒賞為主題的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會請同學們介紹自己的閱讀體會。然后大家展開議論,增強審美情趣。比如《西游記》,這里面的豬八戒、孫悟空都是深受孩子喜歡的角色。那么,豬八戒和孫悟空,學生更喜歡成為誰呢?筆者將通過這個問題,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思維想法、價值理念的正向發(fā)展。我要讓學生明白,豬八戒雖然看上去很幽默滑稽,但他也有一些缺點,如“好吃懶做”。教師可根據(jù)小說情節(jié)舉出例子,讓學生明白豬八戒這一缺點給他帶來的負面影響,引導學生“見不賢而內自省”。教師還可舉孫悟空的例子,如他對待壞人永遠疾惡如仇,他為了煉成火眼金睛而不惜一切代價等具有正能量品質的情節(jié)。
教育的目標是立德樹人,語文閱讀教學同樣如此。因此,教師在組織群文閱讀教學中,需要立足于學生的行為習慣以及價值理念,做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在閱讀中培養(yǎng)自身正確的品德品行,提高學生的閱讀審美情趣,提升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教師應時刻向學生強調,對于閱讀材料中所體現(xiàn)的知識,我們不應僅局限于讀過了、知道了、記住了這個層面,更要將閱讀的收獲提升到文化素養(yǎng)、人文修養(yǎng)、性格品德的層面。這樣的閱讀教學才符合語文教育教學的目標,引領學生走向高效閱讀的美麗通衢。
“單元整合·群文閱讀”的教學方式是對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大膽變革,它更強調閱讀的變相思維,而不是一味地獨樹看字、走馬觀花。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握好文章的群組原則,盯緊閱讀教學的目標,跟蹤閱讀教學的進度進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開展的閱讀教學才能更好地體現(xiàn)教育價值,推動學生語言文學素養(yǎng)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