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城關第一小學 葉淑華
低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習作,在習作的數(shù)量和表達上都要低起點。只要能寫出一兩句話,并把每句話寫通順、寫完整,表達清楚意思就行,在習作的內(nèi)容及形式上也要放寬要求。我經(jīng)常鼓勵孩子們“我手寫我口”,引導他們放開膽子,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日月星辰、花草樹木、鳥獸蟲魚;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看過的動畫片、讀過的故事書等,只要他們生活所及,只要他們愿意表達,都可以寫。這樣孩子們就會主動去寫,樂于去寫。
創(chuàng)設特定的情境是激發(fā)興趣的有效措施,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fā)思維、激活愿望和習作動機的源泉。創(chuàng)設習作情境的具體方式很多,可運用照片、圖片,還可組織一些小游戲、小表演、小動畫、小音樂欣賞等活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關于母愛話題的習作指導,在課前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通過運用圖片來創(chuàng)設情境:讀一讀體現(xiàn)母愛的詩歌、看一看體現(xiàn)母愛的畫面、聽一聽歌頌母愛的樂曲,在音樂的渲染下一步步撥動學生的心弦,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又如:有位語文教師上課向來十分準時,可是今天上課卻沒有按時來,學生不安起來,教室后邊坐著從外校專程趕來聽課的教師,他們也不安,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1分鐘、3分鐘過去了,教師還沒有來,學生們議論著,猜測著、此時,語文課代表沖出了教室。正在這時,教師突然出現(xiàn)在講臺前,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寫下了《當老師遲到的時候》,轉(zhuǎn)過身,笑容可掬地說:“剛才大家都經(jīng)歷了老師遲到的事情,這堂作文課就寫下你們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吧?!边@位教師運用了自己的智慧,創(chuàng)設了有利于學生習作的具體情境,結(jié)果不到30分鐘,90%的同學寫出了400字左右的文章,而且語言流暢、中心突出,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好的作文題目猶如導火線,能炸開學生記憶的“炸彈”,引爆學生的情感思維,不吐不快。在習作教學中,教師不妨給予學生擬題的自由權,如此,學生就可根據(jù)自己對活動的理解和經(jīng)歷,確定習作的角度和范圍,讓命題具備個性色彩,命到學生的心坎上,命到學生的生活中。例如:在習作指導《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課堂的結(jié)尾,給予學生充分擬定題目的自由權,鼓勵學生不拘形式,既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又激發(fā)了學生的習作興趣。當然,讓學生自主擬題,并不排斥教師的指導,教師可引導學生說出自己這樣擬題的原因,討論哪些題目適當可行、哪些題目有待斟酌。在傾聽、思考中接納別人的想法,掌握擬題的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習作能力。又如:暑假結(jié)束了,開學時,很多教師會讓同學們寫一段假期生活經(jīng)歷,三年級寫,四年級寫,到了六年級一開學還要寫,如此這般,學生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審題疲勞”,厭倦了這樣的作文題目,又怎么會有新鮮的作文呢?所以,我就把題目改一改,改成《暑假偷著樂》,學生一看到這一題目,一下子就精神起來。有的同學寫的是,趁著父母外出,偷偷地玩了個痛快,居然沒有穿幫!呵呵,偷著樂!有的同學寫的是,做了一個小小的惡作劇,看著別人出洋相,居然沒有人懷疑!呵呵,偷著樂!等等,這樣一改,不怕學生沒有話寫,不怕學生昏昏欲睡。所以,好的作文題,猶如一個導火索,你點燃了這一頭,就很快會燒到學生的心里,炸開學生記憶的“火藥桶”,不吐不快!所以,要激發(fā)興趣,先琢磨一下怎么命題、命什么題吧!
說話是習作的基礎。要想激發(fā)學生的習作意愿,就得訓練學生會說。作文前,根據(jù)習作內(nèi)容,簡要地不拘形式地先說,說說熟悉的、貼近生活的內(nèi)容,打開學生的話匣子,開啟學生習作興趣的大門。例如:《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習作指導課中,在指導學生選材時,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一說到父愛、母愛的事例,很多學生說的內(nèi)容一般集中在生病時、下雨時,這就需要教師的引導,從生活上、學習上、困難上等多個角度、多個方面打開學生的習作思路,從事例上拓展,從生活細節(jié)中感受真愛。在引導學生回憶父母之愛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巧妙運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進行點撥:“爸媽,那天,我真的很累;爸媽,那天,我真的很煩;爸媽,那天,您真的誤解我了;爸媽,那天,我錯了……”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開啟學生“愛”的閘門,學生生活體驗被有效調(diào)動,紛紛講述了自己在學習中、生活中、成長教育中的事情,習作的素材源源而來。
有些習作練習,我們不妨設計一個場景或組織一場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體驗,該動手制作或?qū)嶒灥?,不妨在習作課上花時間讓學生動一動,只有親身經(jīng)歷的,感受才最真實,最有話說,學生也寫得開心,寫出來的作文當然也會生動,不致出現(xiàn)無從下筆的情景了。例如:有一次作文課,我大聲宣布這節(jié)課我們來做一個游戲,同學們興高采烈,我又故意潑學生冷水,說:“做完游戲要寫一篇作文。”前后的興致勃勃和失望形成強烈的對照,深化了學生內(nèi)心的體驗。之后,我和學生興致勃勃地玩了“詞語接龍”“成語接龍”的游戲。我又引導學生回顧了游戲的場景,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選材,有的想寫“開心一刻”,有的想寫“難忘的一課”,有的想寫“狡猾的葉老師”,而文靜的小敏想寫“我的糗事”,因為她在游戲中,沒有做好接龍被罰做鬼臉,而她不會做鬼臉……學生“玩”得開心,自然體驗深刻,下筆如神助。有位同學寫道:“葉老師走進了教室,詭異地笑了笑說:‘現(xiàn)在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教室里充滿了歡呼聲,吳明揮動雙臂,扭動腰肢跳起了自創(chuàng)的街舞;張林笑得露出了兔八哥般的大門牙;就連平時文靜的林玲也豎起兩個手指頭,做了一個勝利的手勢。沒想到老師又說:‘我的話還沒講完呢,游戲后要寫一篇作文。”同學們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耷拉在桌上,有的還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唉——”。葉老師可真“狡猾!”我深深感受到教師精心設置的情境,一旦找準支點,一定能撬起學生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原本枯燥的作文課也能風生水起,讓學生有話說、想說話、易下筆、樂傾訴。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绷曌鞯慕涣髻p評是滲透表達方法的有效舉措。在學生完成初稿后,教師組織學生展示賞評,讓寫得好的同學讀一讀自己的“作品”,讓其他同學來說一說:好在哪里,為什么好?運用了什么方法表情達意?哪些地方不夠好?不足在哪里?有什么好的建議?等等。在集體對話交流中,在取長補短的互動中,不僅是對習作者的鼓勵,還會使其他同學產(chǎn)生羨慕和學習的心理動機,產(chǎn)生寫的興趣的可能性就越大。
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一篇作文時,要不吝惜地去表揚學生,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好、一個句子寫得妙或一個地方寫得巧,如果我們能本著激勵性原則,有意識地去鼓勵,就能喚醒學生智慧的潛能,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致和創(chuàng)作激情,成就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學生樂于習作。
例如:有位同學在《第一次滑冰》中寫道:“不會控制平衡的我,準備向前溜去,‘啪’的一聲,摔了個四腳朝天,我心里暗暗叫苦:真倒霉,不溜了,再溜,就只有摔倒的份兒,我的臉往哪擱呢?!蔽医o的眉批是:要勇敢,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又如:“正當我想站起來,可是,輪子一滑,屁股和大地來了個‘親吻’, 哎呦!疼死我了。但,我咬咬牙,還是忍住了,不讓眼淚掉下來。”我給的眉批是:你真堅強,真令人感動。實踐證實,老師的這些心語式的評價,一定會激起學生習作的興趣。
當然,對于作文能力稍差的學生,教師要摸清他們作文的實際水平,一點一滴地幫助,多看他們的優(yōu)點,多表揚他們的點滴進步,例如:“xx同學,你這次的習作進步了不少,語句通順了,繼續(xù)加油?!薄皒x同學,老師很欣賞你習作的態(tài)度,如果多閱讀,多積累一些詞匯,相信你寫出來的作文會更精彩?!薄皩懙谜婧茫蠋煼路鹂吹轿磥淼男∽骷??!薄拔闹械膬蓚€比喻句很美妙、獨特,讀后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我很喜歡,希望以后還能享受到,老師相信你不會讓我失望的?!蔽蚁?,老師這些發(fā)自內(nèi)心的只言片語,一定會激起學生對習作的興趣,增強他們寫好作文的信心。
總之,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是每一位語文教師成功指導作文的關鍵,教師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研究學生的心理特點,想方設法調(diào)動學生的習作興趣,真正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