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婉聰(福建泉州市石獅市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附屬小學)
“培養(yǎng)什么人?做什么教育?辦什么學校?”是辦學主張要回答的三個問題。辦學主張是學校辦學的靈魂,是師生的核心價值取向,是學校的文化底色。在辦學主張的指引下,學校的育人理念鮮明、育人目標明確、育人思路清晰,學校辦學從自在走向自覺。學校在形成辦學主張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肖川教授說:“只有能夠關(guān)注生命、促進生命成長并成全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具有‘善的目的’的教育?!苯逃瓷L,生長就是目的,在生長之外別無目的。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他們有鮮活的生命、有獨特的思想、有自己的智慧。學校提出的辦學主張應該立足于教育的本質(zhì),學校辦學主張的提出必須注重人本性——以人為本,從“人”出發(fā),回歸至人。
筆者就比較喜歡“全人教育”的辦學主張?!叭私逃卑呀逃繕硕ㄎ粸椋涸诮∪烁竦幕A(chǔ)上,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讓個體生命的潛能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諧、持續(xù)的發(fā)展。它尋求人與人之間的理解與生命的真正意義,它以兒童為中心,面向全體兒童,致力于兒童的心智與體魄的全面發(fā)展、和諧發(fā)展、持續(xù)發(fā)展。在這個辦學主張里,“人”受到了充分的重視,“人”才是重點。
筆者之前所在學校提出的“博雅教育”辦學主張亦是如此。在這個辦學主張體系里,“博雅”兩字被細化為“學識廣博,以雅養(yǎng)正”,立足的是孩子品格的引領(lǐng),關(guān)注的是孩子生命的成長。從孩子的成長而言,“學識廣博”比“學識淵博”更合適。在小學打基礎(chǔ)的階段,要達到“學識淵博”談何容易,正是因為要尊重孩子的生長規(guī)律,辦學主張體系里才提出“學識廣博”這個概念。
有學校提出過“和諧教育”的辦學主張,這就有失偏頗。立足于人的教育要張揚孩子的個性,讓孩子根據(jù)自身的興趣及優(yōu)點不斷提升,成就自己。一味地追求“和諧”是不是會抹殺了孩子的靈性與個性?教育更重要的是啟發(fā)孩子的生命自覺,讓孩子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按自己生命的方式自由地成長。如果太看重把一個孩子塑造成什么了,我們就有可能忘記了他們實際上可能會成為什么。基于孩子的基因,綜合孩子的素質(zhì),循著孩子的興趣,才能讓孩子成就屬于自己的未來。
辦學主張是學校辦學的終極目標,這就決定了它將引導學校運行的全過程。在確定學校辦學主張時,人本性應該成為首要考慮的因素。
辦學主張的實施需要長時間的實踐。很多學校在闡述辦學主張時,聽著更像是學校一個階段的工作總結(jié)匯報,內(nèi)容多是學校的基本情況、師生活動、環(huán)境建設、辦學特色、取得榮譽等常規(guī)項目,這樣的辦學主張更像是為了完成某些任務而生搬硬套地提出一些名詞,把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匯集”到這個名詞下,使“辦學主張”盡可能地顯得高大上。
這樣的辦學主張是無法引領(lǐng)學校發(fā)展的。學校提出的辦學主張必須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發(fā)展性,能夠引領(lǐng)學校的成長期、發(fā)展期、成熟期等各個階段的工作,并適應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在制定辦學主張時,應關(guān)注學校自身的文化傳統(tǒng)、現(xiàn)實狀況、未來愿景和評價標準,才能推動學校的發(fā)展,促進師生的成長。
只有具有發(fā)展性的辦學主張才能通過時間的考驗。一個沒有發(fā)展性的辦學主張是很難讓“歷任校長”延續(xù)執(zhí)行的。頻繁更換辦學主張,將無法形成學校的文化及凝聚力,還會制約學校和師生的發(fā)展。當然,在辦學主張的實施過程中,可以根據(jù)不同時期社會及學校的發(fā)展變化情況進行內(nèi)涵的提升,這就需要學校在確定辦學主張時要考慮發(fā)展性的問題。
辦學主張不僅是對學校的思想引領(lǐng),更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具體化、操作化的行動指南。辦學主張的生成必須來源于實踐,只有基于辦學實踐的辦學主張才對實踐有指導意義。
我?!懊篮媒逃钡霓k學主張就是在實踐中生成的,在實踐中成型的。在“辦一所讓師生有美好記憶的學?!钡霓k學目標指引下,從至真至美的精神文化——“植本潤元達明博雅”的辦學理念、至慧至美的環(huán)境文化——校園開放性圖書館、至靈至美的課程文化——“風美”課程體系的構(gòu)建、至形至美的行為文化——具有特色的儀式、至情至美的制度文化——教師成長體系幾個方面入手,通過美好校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造引導他們走向美好的人生。辦學主張體系里的各個要素來源于學校的各項實踐工作,并且一直引領(lǐng)學校日常工作的開展,是學校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標準?!懊篮媒逃鞭k學主張來源于實踐、指導實踐、運用于實踐,而具有實踐性的辦學主張才能有綿源不斷的生命力。
在闡述學校辦學主張時,必須注意表述的概括性。例如,一所學校在闡述“和美教育”辦學主張的時候,總共出現(xiàn)了三種表述:和潤生命,美澤人生;和諧而美,美而和諧;和而不同,美美與共。這三種表述中,哪種說法更確切?哪一個才是辦學主張要準確表達的內(nèi)涵?筆者認為,辦學主張體系的表述只需說清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即可。
核心理念和校訓、學校精神可以用同一種表述方式,這樣可以讓師生獲得更多的認同感。在學校的辦學主張體系里,如果能有一句師生能夠朗朗上口、掛在墻上、念在嘴里、刻入心里的話語,主張的實施就成功了一半。在“博雅教育”辦學主張里,核心理念和校訓就同以“博我以文,約我以雅”來表述。子罕第九記載,顏淵喟然嘆曰:“……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而在筆者看來,“雅”涵蓋了“禮”但又超越了“禮”。雅者,正也,雅,正確的、標準的、美好的、高尚的。雅的基本釋義就是學校主張所要傳達給孩子的精神?!安┪乙晕?,約我以雅”,是博雅辦學主張的使命,是核心理念,是校訓,是學校的精神,更應該是伴隨孩子一生的精神。
“博雅教育”辦學主張的“三風”如下:校風:勵志博學雅趣和諧;教風:博學善導誨人以雅;學風:博聞多思明理雅行。這樣咬文嚼字的“三風”成了掛在墻上的造詞工程。發(fā)現(xiàn)問題后,學校對辦學主張體系進行了調(diào)整,淡化“三風”的內(nèi)容,突出校訓,并組織師生對校訓進行自己的個性化解讀,讓“博我以文,約我以雅”深入人心。
李鎮(zhèn)西在當班主任時,給班級提出的班訓是:讓人們因我的存在而幸福。他當校長時,又把這句話當成學校的校訓。多年以后,他遇到從學校畢業(yè)的孩子,他們都牢牢地記著這句話,自覺地踐行這句話。校訓不在于詞句多么華麗,內(nèi)涵多么高尚,能夠讓師生自覺踐行才最關(guān)鍵。筆者以前所在學校的校訓是“走好今天的第一步,邁好明天的每一步”。單從字面上看,這樣的校訓確實“不怎么樣”。但是當你問師生學校的校訓時,他們都能脫口而出,這樣的校訓才能真正內(nèi)化為孩子的精氣神,內(nèi)化為每一個孩子的生命動力,使所有人找到認同感、歸屬感和向心力。
辦學目標是學校發(fā)展的指揮棒,是學校辦學的指導思想。辦學目標一旦確定,就為學校發(fā)展指明了方向。學校辦學目標的表述要做到高度概括,才能起到凝聚作用,但也不能口號化,失去目標的可監(jiān)測性與可評估性。學?!懊篮媒逃鞭k學主張的辦學目標很集中,“辦一所讓師生有美好記憶的學?!?,這個目標中有學校個性——美好記憶,呼應了“美好”教育的辦學主張,有程度要求,“讓師生有美好記憶”,表述簡練,高度概括,容易走進師生的心里。
育人目標直接面向孩子,直接給孩子提要求,因此,要用孩子聽得懂的話語來表述。在“美好教育”辦學主張中,育人目標是“成為更美好的自己”,引導孩子求智、臻美、向善,做會智慧求知、會友善相處、會優(yōu)雅生活的美好的人。適合自己的才是美的,才是好的,做好自己,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更美好的自己”,過屬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有了明確的育人目標,能讓孩子們有信心、有足夠的理由明白,明天的我一定比今天的我更優(yōu)秀。
學校辦學主張的形成,應該要以“孩子的名義”。只有基于孩子,學校的辦學主張才有意義,才有實施的必要。就讓學校的管理者以孩子的名義構(gòu)建學校辦學主張,并在辦學主張引領(lǐng)下,讓孩子更好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