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英
摘? 要: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想道德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觀念,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幫助學生塑造人格以及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也可以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中國古代文學強調(diào)“文以載道”,文學的主體偏向政治和道德倫理較多,在唐宋古文運動中也提出了以道為主的思想主張,所以如今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更要貫徹落實文道統(tǒng)一的思想,在語文教學中融合思想道德教育,做好學生的社會主義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設。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德育教育;有效性;分析
語文學科的德育并不是教師空洞的口頭說教,而應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地融合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溶化在學生的血液里。浙江省特級教師蔣傳一說:“語文課中最成功的思想教育,是學生覺察不到老師是在進行思想教育?!边@就是說要落實學科德育的立德樹人的育人目標,就必須實現(xiàn)知識學習、能力發(fā)展、素養(yǎng)提升與道德智慧生成的有機統(tǒng)一。
一、當前我國初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一)教師忽視對學生的德育
社會在不斷的發(fā)展,家長的教育意識覺醒,對于學生的成績過于關(guān)注,很多家長甚至將學習成績作為“好孩子”的唯一評判標準,認為成績不好的孩子是沒有未來的。而且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很多不良商家又在不斷地販賣焦慮,整個社會都透露著一種緊迫感。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的應試壓力也在不斷增加,教師難以不受社會與時代的影響,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所以很多語文教師都將課堂效率作為教學活動的唯一目標,這里的效率則指的是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提高分數(shù)。從而教師在進行課文講解的時候,忽視學生對課文的感受,重視通過各種各樣的技巧讓學生學會答題,教師對于學生德育的忽視直接影響學生品德的培養(yǎng)。
(二)教學方法落后
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仍然喜歡沿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十分影響教學效果,在教學的過程中忽略多種教學模式的穿插使用,使得整個教學過程缺乏趣味性,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也就無法跟著教師的講解走,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不出來,影響教學效率與教學效果。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德育的有效性提高
(一)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德育素材進行選擇
教師在利用課文來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德育素材的選擇工作,不是所有的課文都適合當作德育素材。如果教師在每篇課文的講解中都一定要涉及一些德育內(nèi)容,將會嚴重影響教學進度,教學時間根本跟不上,而結(jié)合德育需求來對課文進行選擇既可以滿足德育需求,也可以避免因為德育而影響教學進度,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在獲得品德發(fā)展的同時掌握足夠的語文知識與做題技巧。比如,教師在對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弄清本單元的主題,通過熟悉課文可以得知這一整個單元都是描寫的動物,這一整個單元的德育可以是通過這些課文讓學生感受動物的可愛,感受動物與人之間的情感,同時學習動物的一些品格。教師在明確德育教學目標之后,可以直接選一篇具有代表性的課文來開展德育教學,其他的課文正常講解就可以了。在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狼》這篇文章來對學生進行德育,因為同《貓》《鳥》《動物雜談》相比,《狼》這篇文章不僅可以達成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德育目標,同時狼的品格更加特殊,狼的品質(zhì)更值得學生去學習。
(二)利用寫作來進行德育教學
很多語文教師習慣在課文講解的時候?qū)W生進行德育教育,而忽略了其他形式的德育教學,有些初中語文教師對于學生的寫作指導本身就不夠重視,更不用說利用寫作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了,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教學觀念與做法。文章的本質(zhì)是利用文字來抒發(fā)自身的情感,同讀者之間進行交流,雖然寫作分數(shù)有時候也同文章的寫作技巧相掛鉤,但是真正的好文章一定是作者的真情流露,所以文章的寫作和學生本身的思想道德品質(zhì)有很大的關(guān)系。如果一個學生不愛國,就無法寫出令人動容的、可以拿高分的主題文章,如果一個學生缺乏感恩之心,可能在寫文章的時候根本在腦海中找不到可以描寫的人物。所以,一方面教師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導學生留心生活,引導學生將課上所講的德育內(nèi)容在生活中進行實踐,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生活中的一些印象深刻的事用文章描述出來,長此以往,學生不僅可以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還能夠提升自身的文字表達能力,從而提高整體語文能力與分數(shù),一舉兩得。
(三)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
傳統(tǒng)教學模式與教學手段下,德育教學的開展效果有限,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應該綜合運動多種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來開展德育教學。首先,教師應該加強對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的應用,多媒體由于可展現(xiàn)的形式多樣,可以更好地幫助教師來設置教學情景,從而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將情緒帶入到課文講解中。再者,教師可以經(jīng)常組織一些德育主題教學活動,如中國傳統(tǒng)的二十四節(jié)氣、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等都是很好的素材。比如,在國慶節(jié)前后,教師上課的時候就可以將涉及一些國慶的內(nèi)容,如國慶節(jié)的由來當作故事講給學生,還可以組織全班針對愛國故事進行討論,國慶節(jié)放假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以國慶節(jié)為主題寫一篇大作文,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熱情,拓展學生的文化常識。
(四)結(jié)合生活實際開展德育教學
教師結(jié)合生活實際來開展德育教學有利于學生主動將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在行動中體現(xiàn)德育教學成果。為此,教師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思考和積累生活素材,將自己的生活同課本中的德育內(nèi)容相結(jié)合,在需要的時候講解給學生。教師結(jié)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時候,還應該結(jié)合實際與時俱進,多了解學生的思維,多接觸學生接觸的事物,只有這樣,教師在結(jié)合生活實際進行德育教學的時候?qū)W生才更有代入感,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語文學科教學立德,一定要遵循語文學科特質(zhì),結(jié)合課堂具體內(nèi)容,融合德育元素,自然地在課堂教學融合立德,切不可牽強附會,生搬硬套。應該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參考文獻:
[1]陳一岱.淺析中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方法與途徑[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shù)刊),2018,998(6):42-44.
[2]李廷廷.分析德育教育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J].孩子天地,2020(4):143-144.
[3]林小鵬.淺析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中華辭賦,2019(07):19.
[4]張華.德育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考試周刊,2019(4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