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qū)雙語小學 蔡小芳
小學英語教學對于英語語言學習者來說,是最基礎、最簡單的,其在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愛好、口語交際習慣等方面具有基礎性作用。游戲教學法寓教于樂,能夠以新穎的方式滿足學生興趣愛好,讓學生的學習由“枯燥無味”變成“快樂有趣”,當學習變成愉悅的過程時,實際的教學效果必然會較好,也運用得比較普遍。小學英語中的口語教學更容易通過游戲教學法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因為愛英語,而愛說英語。
小學英語口語教學與游戲法的結合普遍存在于實際的教學實踐中,原因是二者之間建立了密切的耦合關系。
首先,游戲與教學內容的結合。毫無疑問,教學是根本,游戲是手段,通過游戲手段實現(xiàn)教學根本是游戲法在小學英語口語中的重要原則。這就要求小學英語教師要認真研讀教學內容,將游戲內容與教學內容建立緊密的關系,讓學生在趣味性的游戲中達到學習知識的目的。比如,有的教師設計了“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分別扮演“小狗、小貓、獅子、老虎”等動物,通過設置教學情境,讓“小動物們”見面打招呼,并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我是誰”,“小狗”用“dog dog dog汪汪汪”介紹自己,“小貓”用“cat cat cat 喵喵喵”介紹自己。通過這個游戲,“小動物”不斷表達各種動物的單詞,無論是對“小演員”,還是對觀看游戲的其他同學來說,這些單詞都能掌握牢固。
其次,游戲本身的趣味性和競賽性。運用游戲法的目的是改變傳統(tǒng)枯燥的教學方式,所以任課教師設計的游戲要滿足趣味性要求,能夠讓學生樂此不疲地參與游戲。學生認為英語課非常有趣,他們會對英語課堂充滿期待,參與度高,課堂氣氛活躍,口語教學效果就好。另外,游戲還具有競賽性,競賽性符合學生取勝的心理,能夠讓游戲持續(xù)下去,同時一個類似的游戲,可以在不同的口語教學內容中重復使用,學生不至于厭煩。
小學英語教材都是歷經(jīng)實踐檢驗,多次反復修訂研判,無論是在內容上還是在教學設計上都具有規(guī)范性和權威性,當之無愧成為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的依據(jù)。小學英語教師要以教材為依據(jù),結合不同的內容合理創(chuàng)編游戲,開展游戲法教學。
常用的有“看圖說單詞游戲”“連線游戲”“搶讀單詞游戲”等?!翱磮D說單詞游戲”和“搶讀單詞游戲”類似,任課教師制作帶圖卡,或者用課件在大屏幕上展示圖片,組建學習小組,鼓勵小組成員組織開展游戲。比如,在小學三年級下冊課文“How many?”中,讓一個學生展示帶有數(shù)字的卡片,小組同學開始舉手搶答,誰答得快、答得準,給誰獎勵一朵自制小紅花,最終通過評比小紅花個數(shù),決定比賽成績?!斑B線游戲”則需要設計單詞和對應圖片,鼓勵學習小組代表參與連線,以用時短、準確率高為評分依據(jù)。這類游戲,很有趣味性,學生喜歡參與,課堂氣氛熱烈,教學效果也很好,通過幾輪游戲,同學們能較牢靠地掌握單詞的讀法。
看圖說話類游戲多用在具有一定英語基礎的口語教學中,常用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口語教學中,小學生在單詞、句子、語法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基礎,能夠運用已積累的知識造句說話。比如,小學五年級上冊“ My New teachers ”教學中,教師通過PPT展示給學生的開學第一課的照片,圖片上有英語老師、數(shù)學老師、音樂老師、語文老師和體育老師等,讓學生根據(jù)圖片說出每科的老師在干什么。這樣學生就可以運用以前積累的英語知識說話,有的同學說:“The PE teacher is playing basketball(體育老師在打籃球)?!薄癟he English teacher is singing an English song(英語老師在唱英文歌曲)?!?/p>
練習英語口語是循序漸進不斷提升的過程,要持續(xù)不斷地練習,長期堅持。但在漢語的語境中,練習英語口語需要一定的英語環(huán)境,否則初學者張口難、發(fā)音難。其實主要原因是缺乏英語環(huán)境。
場景類游戲是指小學英語任課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英語場景,把學生帶入說英語的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練習英文與自然表達的同步。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只需要讓對方能聽懂就好,不用過多地關注英語用法是否合理,表達是否符合英國人習慣等。例如,小學英語教師經(jīng)常用的“shopping”游戲,在教室開辟英語角,設置了蘋果、橘子、鉛筆、橡皮、書本、衣服等各種商品,讓走進“商店”的同學用英語詢問蘋果的價格,用數(shù)量詞表示自己要買的數(shù)量等。
場景類游戲需要創(chuàng)設一定的場景,讓學生融入英語口語交流的環(huán)境,讓口語交流更自然。有條件的小學英語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帶入真實的英語口語交流場景中,比如,有外國人出入的酒店、會議室等,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用英語與外國人對話,讓學生親身感受下用外語交流的語境,對提高口語能力有更真實的感受。
故事類游戲是通過故事演繹的方式,讓學生參與故事講述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對話交流,提高口語能力的游戲方式。比較常用的故事類游戲有兩種,一是通過播放影視資料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比如,在學習“fruit”時,將《水果特工》作為教學素材,引入課堂教學。任課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水果特工》片段,讓學生自主選擇代表什么水果,并說出理由。之后,代表不同角色的“水果”參與對話活動,可以交流和影片內容相同的內容,也可以自創(chuàng)對話內容。二是教師或者學習小組自創(chuàng)游戲,設置場景和角度,讓不同的學生扮演,對話交流。比如,五年級下冊“The is My Day”的教學中,演繹一個周末家庭對話的故事,五名同學分別代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小學生”,他們交流的話題是“What do you d o on the weekend?”,“爺爺”說“I’m going to run”,“奶奶”說“I am going to the supermarket”,“媽媽”說“I am cleaning the room”,“爸爸”說“I am going to visit an old friend on sunday”,“小學生”說“I want to play a game”。當然,游戲的內容可以隨意設定,各角色要如何問答可以讓學生自己發(fā)揮想象,自主交流。
競賽類游戲帶有游戲的特點,好玩、有趣味,能夠吸引學生積極參與;競賽類游戲還具有競賽的特點,能滿足學生爭先恐后的心理,激勵學生對口語的學習熱情,保障學生能夠在口語練習中持之以恒,不斷提高口語表達能力。競賽類游戲種類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一種是教師敘述漢語,學生猜對應的英語,并大聲讀出來。比如,在學習英語中動物的名稱時,教師復述“鼻子像鉤子,耳朵像扇子,大腿像柱子,尾巴像辮子”,學生大聲回答“elephant”。教師說“中國”,學生回答“China”;教師說“美國”,學生說“The United States”;教師說“爸爸的爸爸叫什么”,學生回答“grandpa”等。以回答數(shù)量的多少來定勝負,評出前五名,并表揚獲獎同學。
猜謎游戲組織起來很簡單,形式也多種多樣,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根據(jù)所教授的內容及教學目標,設計形式不同的猜謎游戲。但競賽類游戲一定有提前制定游戲規(guī)則,讓學生清楚游戲規(guī)則后,再開始游戲,而且比賽結果要有獎勵有懲罰,以體現(xiàn)競賽的目的性,激勵獲獎的學生積極向上,受到懲罰的同學奮起直追,迎頭趕上。
英語教師根據(jù)口語教學內容編寫接龍游戲。比如,為了提高同學們對課文朗讀熟練程度的接龍游戲,組織學習小組成員編排朗讀順序,依次開始從課文的第一句到最后一句。出錯者離開小組,其余同學繼續(xù),堅持到最后的同學獲勝。這種游戲很有趣味,能讓同學在合作中朗讀課文,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
還可以依據(jù)特定的主題設計接龍游戲,比如動物接龍,每個同學說一種動物,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說“dog、cat、lion、elephant”等,以數(shù)量定勝負,誰說得多,誰贏。還可以依據(jù)“數(shù)字”接 龍,從one開 始,two、three、four、five……one hundred twentythree、one hundred twentyfour……
口語接龍游戲不僅可以在游戲中幫助學生復習已知的知識,還可以了解其他同學的英語掌握程度,查缺補漏,提升學習的積極性。另外口語接龍游戲要求學生必須全神貫注,能夠從腦海中迅速找出對應的英語單詞和句子,考驗的是小學生反應能力、口語表達能力和英語思維能力,對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