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之后,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將其納入到法定乙類傳染病,同時采取了一系列預防及控制措施[1]。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的重要性得到了廣泛關注,其主要承擔著著醫(yī)療器械、器具以及物品消毒、清洗、滅菌等工作,成為有效滿足疫情防控需求、確保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醫(yī)務人員生命安全、防護用品合理使用的關鍵環(huán)節(jié)[2]。加強對新冠肺炎疫情下消毒供應中心物品及時處理,能夠有效保障物品使用的安全性,減少因為物品消毒處理不當而引發(fā)的新冠肺炎疫情傳播等情況的發(fā)生。
將2020年1—12月我院消毒供應中心的2 400份消毒物品作為研究對象,其中包含了器械包、護目鏡、鏡架、呼吸機配件等物品,對這2 400份消毒物品進行針對性消毒處理。
分析消毒供應中心物品處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基于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物品處理,以此提升消毒供應中心物品處理效果,具體方案包括以下3個部分。
1.2.1 人員防護。①疫情期間,回收人員均按照相關要求做好自身防護,戴一次性圓帽、醫(yī)用防護口罩以及防護面罩,穿好一次性防護服,戴雙層橡膠手套,套鞋套。②清洗人員佩戴一次性圓帽、護目鏡、醫(yī)用防護口罩、防護面罩,在一次性防護服外加一層防水隔離衣,戴三層橡膠手套,穿好防護鞋,并加套鞋套。③參與回收以及清洗工作的人員相對較為固定,在培訓合格之后才能上崗;接觸物品或者是處理完物品之后需要立刻脫掉個人防護用品,嚴格執(zhí)行相關操作流程,一旦發(fā)現(xiàn)防護用品存在損壞則需要立刻更換。
1.2.2 器械、器具及物品回收。①發(fā)熱門診、隔離病房盡可能使用一次性診療器械、物品及器具。②疑似或是確診患者使用過的復用醫(yī)療器械、物品以及器具,使用人員均立刻將其置于防滲漏收集袋內雙層封閉包裝處理,并且在外層標記“新冠感染”,同時噴灑含有效氯1 000mg/L的含氯消毒劑,避免出現(xiàn)感染擴散。③消毒供應中心對于“特殊感染器械”使用專用密閉回收箱及回收車來進行單獨回收處理,以避免其污染周圍環(huán)境。④污物回收車及回收箱均予以消毒擦拭處理。
1.2.3 器械、器具與物品處理。①污物處理過程中,嚴格按照特殊感染器械進行消毒-清洗-消毒-干燥,然后按照滅菌流程進行處理。②整個操作流程之中的第一次消毒、清洗需要在污區(qū)“特殊感染器械”處置專區(qū)進行處理,按照污染程度將其浸泡在含有效氯1 000~2 000mg的消毒液中,并浸泡超過30分鐘之后再清洗。③耐熱器械在進行第二次消毒處理時,將熱力消毒作為首選,機械清洗時固定為1號清洗消毒器進行消毒處理;不耐熱的器械,如復用的眼罩、防護面罩,則采用流動水漂洗的方式進行處理,之后再使用75%的乙醇進行擦拭消毒。④耐熱器械在滅菌處理時,首選壓力蒸汽滅菌,不耐熱的物品則采用環(huán)氧乙烷低溫滅菌處理。⑤為保證消毒滅菌質量,對消毒物品的清洗、滅菌、包裝合格率進行觀察[3-4]。
2020年1—12月納入研究觀察的2 400份消毒物品按照指定的新冠肺炎物品處理與消毒滅菌方案進行針對性處理后,物品處理清洗合格率、包裝合格率、滅菌合格率均達到100%,有效提升了新冠肺炎期間各類物品使用的安全性。
消毒供應中心主要職責是為醫(yī)院內部各個科室提供各種無菌物品,以及對醫(yī)療器械、用品進行消毒與滅菌處理[5-6]。自2019年12月湖北武漢市發(fā)生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全國多個地區(qū)陸續(xù)出現(xiàn)新冠肺炎病例,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員會也宣布將新冠肺炎納入法定的乙類傳染性疾病,同時按照甲類傳染病進行預防及控制。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斷發(fā)展的情境下,各醫(yī)院成為診治此類患者的重要場所,而消毒供應中心作為醫(yī)院內部感染防控的重要科室,工作模式隨之發(fā)生變化,尤其是新冠肺炎下消毒供應中心對于醫(yī)用護目鏡、面屏等一系列物品的處理和消毒尤為重要,可以說是新冠肺炎疫情下消毒供應中心物品處理的重點問題。疫情期間,常規(guī)模式下的消毒供應中心在物品處理方式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①護目鏡容易在不同病區(qū)間出現(xiàn)混淆情況,此外,還可出現(xiàn)大量氣溶膠的產(chǎn)生與擴散,而附著在護目鏡上的醫(yī)用膠帶很難徹底清洗、鏡面視野不通透等問題均為護目鏡消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此外,由于待清洗消毒的護目鏡數(shù)量太大,清洗消毒之后難以干燥,存在水分滯留等情況。②包裝效率較為低下,新冠肺炎患者需要的重復使用器械包周轉困難,且存在器械包及復用器械丟失嚴重等問題。針對這些具體問題,我們采用的針對性應對策略如下。①在對醫(yī)用護目鏡進行處理的時候,下收人員攜帶別針式器械架或一次性塑料綁帶來對物品處理進行全程跟蹤,同時設置專門的物品浸泡消毒房間及緩沖區(qū),嚴格在工作過程中執(zhí)行“消-洗-消”這一工作流程,避免出現(xiàn)物品交叉、逆行等現(xiàn)象。對于護目鏡四周邊緣則使用不變色的高溫封包膠帶來替代醫(yī)用膠帶,以進一步提升密封性;護目鏡在清洗的時候,注意擺放方向,保證鏡面朝上或朝向側方,不能隨意堆放;充分借助于滅菌器蒸干護目鏡水分。②對于需要使用到的重復器械包,則在管理過程中強化病區(qū)負責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做好整理與歸納等工作;強化臨床科室醫(yī)務人員溝通,規(guī)范整個回收流程,在使用與回收時簽字確認并做好標識。
綜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下消毒供應中心物品處理工作內容比較繁瑣,工作量及風險均較大,需要消毒供應中心人員認真做好物品清洗、消毒與滅菌等工作,針對存在的問題強化管理,從而有效提升物品使用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