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瓊花,衛(wèi)毅
胸椎旁神經阻滯對行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疼痛程度與應激反應的影響
胡瓊花,衛(wèi)毅
(甘肅省人民醫(yī)院麻醉手術科,甘肅 蘭州 730030)
探究胸椎旁神經阻滯對行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疼痛程度及其對應激反應的影響。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甘肅省人民醫(yī)院行胸腔鏡肺癌根治術的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靜脈全麻聯合靜脈自控鎮(zhèn)痛,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胸椎旁神經阻滯。比較兩組患者術后24、48 h自控鎮(zhèn)痛情況;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2、24、48 h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評分;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6 d應激反應;比較兩組患者麻醉期間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觀察組患者術后24、48 h自控鎮(zhèn)痛啟動次數、地佐辛輸注量與對照組相比均顯著減少;兩組患者術后12、24、48 h的VAS評分均逐漸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術后6 d兩組患者血清皮質醇(Cor)、胰島素(INS)、去甲腎上腺素(NE)、腎上腺素(E)水平與術前相比均顯著升高,但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均<0.05);兩組患者麻醉期間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胸椎旁神經阻滯可減輕行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疼痛程度,鎮(zhèn)痛效果良好,同時可減輕應激反應,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安全性。
胸腔鏡肺癌根治術;胸椎旁神經阻滯;疼痛程度;應激反應
肺癌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臨床通常采用手術方式根除,相較于傳統(tǒng)的開胸手術,胸腔鏡肺癌根治術具有創(chuàng)口小、疼痛少、恢復快等優(yōu)勢,但術中仍會造成患者局部組織損傷,并在術后遺留切口疼痛,引發(fā)應激反應,不利于患者恢復,因此麻醉對手術具有重要意義[1]。胸腔鏡肺癌根治術多采用靜脈全麻聯合靜脈自控鎮(zhèn)痛,但易誘發(fā)惡心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應。胸椎旁神經阻滯逐漸被用于肺葉切除術、肺癌根治術等疼痛性手術,其通過局部注射麻醉藥物阻滯周圍神經對痛覺信號的傳遞,進而發(fā)揮鎮(zhèn)痛效果[2]。現以胸椎旁神經阻滯對行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疼痛程度與應激反應的影響作為研究重點,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甘肅省人民醫(yī)院行胸腔鏡肺癌根治術的8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38~57歲,平均(49.3±2.5)歲;體質量48~70 kg,平均(60.5±6.3)kg;男、女患者分別為23例、17例;癌癥分級[3]:I級28例,Ⅱ級12例。觀察組患者年齡39~59歲,平均(49.6±2.4)歲;體質量49~71 kg,平均(61.0±6.1)kg;男、女患者分別為24例、16例;癌癥分級:I級26例,Ⅱ級14例?;颊呋蚣覍賹Ρ狙芯恐橥?,且獲得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年齡、體質量、癌癥分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中國原發(fā)性肺癌診療規(guī)(2015年版)》[4]關于肺癌的診斷標準;經影像學檢查、組織活檢等確診者;無手術禁忌證者等。排除標準:嚴重竇性心動過緩者;接受過放化療、靶向治療、生物治療者;肝、腎及凝血功能障礙者等。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靜脈全麻聯合靜脈自控鎮(zhèn)痛:依次靜脈推注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國藥集團工業(yè)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國藥準字H20203712,規(guī)格:1 mL∶50 μg)0.4 μg/kg、羅庫溴銨注射液(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188,規(guī)格:2.5 mL∶25 mg)1 mg/kg、丙泊酚乳狀注射液(西安力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0282,規(guī)格:20 mL∶200 mg)2 mg/kg,插管后單側肺通氣時給予1 MAC吸入用七氟烷(上海恒瑞醫(y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172,規(guī)格:120 mL/瓶)麻醉維持,并基于患者情況間斷靜脈推注注射用苯磺順阿曲庫銨(海南皇隆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83357,規(guī)格:5 mg/支)25 mg。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胸椎旁神經阻滯:利用彩色超聲輔助取胸4~7棘突,向手術側移2.5 cm,用22號硬膜外穿刺針做穿刺;穿刺至橫突時退回穿刺針,向上調整針尖后再次進針,穿刺肋橫突韌帶至阻力消失,注入5 mL的0.375%鹽酸羅哌卡因注射液(濟川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095,規(guī)格:10 mL∶100 mg),麻醉誘導方式同對照組一致。兩組患者術后均實施自控靜脈鎮(zhèn)痛:將0.8 mg/kg的地佐辛注射液(南京優(yōu)科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93318,規(guī)格:1 mL∶5 mg)、0.2 mg/kg鹽酸托烷司瓊注射液(康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779,規(guī)格:5 mL∶5 mg)及生理鹽水100 mL配制成鎮(zhèn)痛劑進行靜脈自控鎮(zhèn)痛,負荷劑量2 mL,單次劑量2 mL,鎖定15 min,最大劑量8 mL/h,維持48 h。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術后24、48 h自控鎮(zhèn)痛情況,包括自控鎮(zhèn)痛啟動次數和地佐辛輸注量。②比較兩組患者術后12、24、48 h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5]評分,總分為10分,分值越高疼痛情況越嚴重。③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6 d應激反應,抽取患者5 mL肘靜脈血,離心轉速為3 000 r/min,離心時間為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法測定血清皮質醇(Cor)、胰島素(INS)、去甲腎上腺素(NE)、腎上腺素(E)水平。④比較兩組患者麻醉期間不良反應(惡心嘔吐、皮膚瘙癢、頭暈頭痛、心律失常、失眠)發(fā)生情況。
2.1 自控鎮(zhèn)痛情況 觀察組患者術后24、48 h自控鎮(zhèn)痛啟動次數、地佐辛輸注量與對照組相比均顯著減少,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自控鎮(zhèn)痛情況比較(±s)
注:與術后 24 h比,#<0.05。
2.2 VAS評分 兩組患者術后12、24、48 h的VAS評分均逐漸顯著降低,且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VAS評分比較(±s, 分)
注:相較于術后12 h,*<0.05;相較于術后24 h,#<0.05。VAS:視覺模擬疼痛量表。
2.3 應激反應 術后6 d兩組患者血清Cor、INS、NE、E水平與術前相比均顯著升高,但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顯著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見表3。
2.4 不良反應 觀察組共有6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其中惡心嘔吐2例、皮膚瘙癢1例、頭暈頭痛1例、心律失常1例、失眠1例;對照組共有8例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其中惡心嘔吐2例、皮膚瘙癢2例、頭暈頭痛1例、心律失常1例、失眠2例;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15.00%(6/40)低于對照組20.00%(8/40),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0.346,>0.05)。
表3 兩組患者應激反應比較(±s)
注:與術前比,△<0.05。Cor:皮質醇;INS:胰島素;NE:去甲腎上腺素;E:腎上腺素。
肺癌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惡性腫瘤,胸腔鏡肺癌根治術克服了傳統(tǒng)開胸手術的弊端,但仍屬于有創(chuàng)治療,患者術后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疼痛問題。靜脈全麻聯合靜脈自控鎮(zhèn)痛是臨床常用的麻醉方式,但術后動態(tài)鎮(zhèn)痛效果差,患者圍術期多發(fā)不良反應,易產生免疫抑制。胸椎旁神經阻滯將麻醉藥物注射在椎間孔旁的脊神經旁,可阻滯感覺、運動及交感神經,發(fā)揮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24、48 h自控鎮(zhèn)痛啟動次數、地佐辛輸注量與對照組相比均顯著減少,術后12、24、48 h的VAS評分與對照組相比均顯著降低,提示胸椎旁神經阻滯可減輕行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疼痛程度,鎮(zhèn)痛效果良好。
腎上腺可合成多種激素,應激反應過程中的全身變化受其直接介導。應激激素Cor由腎上腺皮質合成,其具有調節(jié)機體代謝、增強機體耐創(chuàng)傷能力、增加INS的代償性分泌等作用;應激激素NE、E由腎上腺髓質合成,交感神經活性的增加與其分泌具有相關性。手術操作和術后切口疼痛均為強烈的應激源,可導致患者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軸”功能亢進,激活應激反應并引起多種內分泌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發(fā)生改變。胸椎旁神經阻滯是一種局部神經阻滯方式,可阻斷肋間神經介導,減少術后應激激素的分泌,有利于減輕患者切口疼痛,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改善應激狀態(tài)[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術后6 d血清Cor、INS、NE、E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均顯著降低,提示胸椎旁神經阻滯可減輕行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應激反應。胸椎旁神經阻滯可阻滯神經根從而使所支配區(qū)域痛感消失或減輕,減少患者痛苦,且可減少術中和術后阿片類藥物的用量,安全性好[8]。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胸椎旁神經阻滯可降低行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
綜上,胸椎旁神經阻滯可減輕行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疼痛程度,鎮(zhèn)痛效果良好,同時可減輕應激反應,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安全性,值得推廣。
[1] 王寅雪, 趙洪偉. 右美托咪定關胸前滴鼻對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蘇醒期鎮(zhèn)靜鎮(zhèn)痛的影響[J]. 臨床麻醉學雜志, 2020, 36(1): 35-38.
[2] 孫銘陽, 叢旭暉, 張麗媛, 等. 胸椎旁神經阻滯聯合全身麻醉用于單操作孔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的改良效果[J]. 中華麻醉學雜志, 2018, 38(8): 973-977.
[3] 陳克能. 小細胞肺癌與TNM分期[J]. 中國肺癌雜志, 2016, 19(6): 409-412.
[4] 王麗. 中國原發(fā)性肺癌診療規(guī)范(2015年版)[J]. 中華腫瘤雜志, 2016, 37(7): 433-436.
[5] 呂晨, 鄒建玲, 沈淑華, 等. 視覺模擬量表和語言評價量表用于術后疼痛評估的比較[J]. 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 2004, 2(4): 214-215, 219.
[6] 連洋洋, 張偉. 不同劑量右美托咪定復合羅哌卡因行胸椎旁神經阻滯在肺癌根治術中的應用[J]. 中國臨床研究, 2018, 31(4): 447-450.
[7] 楊靜, 夏氫, 何偉. 胸椎旁神經阻滯對胸腔鏡肺癌根治術后疼痛程度, 應激反應, 免疫應答的影響[J].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8, 24(3): 357-360.
[8] 熊成龍, 姚澤宇, 張培福, 等. 胸椎旁神經阻滯復合全身麻醉對胸腔鏡肺癌根治術患者鎮(zhèn)痛效果及血生化指標的影響[J]. 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20, 20(1): 153-157.
R734.2
A
2096-3718.2021.07.0079.03
胡瓊花,碩士研究生,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