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蕓蕓
(福州外語外貿(mào)學院 外國語學院,福建 福州 350202)
全球化趨勢使世界成為緊密聯(lián)系的一個整體,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外交活動日益增多。外交話語是一種政治話語,指的是外交主體在外交場合中所使用的語言和話語行為,體現(xiàn)了國家政府的外交形象和外交策略。翻譯是語言溝通的橋梁,外交話語翻譯是國家經(jīng)濟、政治、文化交流的紐帶,在國家交往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文從生態(tài)翻譯學角度對外交話語翻譯進行研究,力求豐富對外交話語翻譯的認知和理解。
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提出生態(tài)翻譯學的概念,認為生態(tài)翻譯學是“一種生態(tài)學途徑或者生態(tài)學視角的翻譯研究,是一項具有跨學科性質(zhì)的交叉研究”[1]。生態(tài)翻譯學以達爾文生物進化論中的“適應/選擇”為指導,建立了翻譯適應選擇論?!胺g”與“生態(tài)”存在著眾多相似之處,該理論中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指的是整個翻譯過程,包括翻譯的選擇、譯者與讀者之間的互聯(lián)互動等等。譯者在其中占有中心地位,發(fā)揮著主導作用,遵循“適者生存”的法則進行翻譯工作,反映出“翻譯工作‘汰弱留強’‘求存擇優(yōu)’的特點”[2]。
生態(tài)翻譯學倡導多維度的翻譯原則,其中最主要的為“三維轉(zhuǎn)換”——從“語言維、文化維、交際維”對翻譯進行適應和選擇。生態(tài)翻譯學發(fā)展至今,得到了許多學者的重視和支持,并在該理論的指導下對各個領(lǐng)域進行了研究:呂玲[3]創(chuàng)新翻譯教學模式,探討了生態(tài)翻譯學在英語翻譯翻轉(zhuǎn)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徐芳[4]認為公示語英譯中,譯者需要從多維進行適應選擇轉(zhuǎn)換,使譯文符合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潘廣琴[5]結(jié)合藥品說明書文體語言特征,以生態(tài)翻譯學為理論基礎(chǔ),探尋中醫(yī)藥藥品說明書英譯翻譯策略;果笑非[6]從三維轉(zhuǎn)換的角度對外宣翻譯進行了分析研究。生態(tài)翻譯學中的“三維轉(zhuǎn)換”為外交話語翻譯提供了理論支撐,譯文要從“語言、文化、交際”進行考慮,從而更好地傳達原文的意思,達到外交目的。
生態(tài)翻譯學講求翻譯整體的關(guān)聯(lián)性和動態(tài)平衡,以“多維度適應與適應性選擇”[7]為原則,在“語言、文化、交際”三個維度對譯文進行適應選擇轉(zhuǎn)換。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傳播文化的重要方式;文化同時又包含語言,語言是特殊的文化現(xiàn)象;交際的功能通過語言和文化得以實現(xiàn),這三個維度息息相關(guān)、密不可分。“三維轉(zhuǎn)換”在外交話語翻譯中的應用能給譯者帶來啟發(fā),提醒譯者要把握好“語言、文化和交際”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從整體上對譯文進行考慮,從而呈現(xiàn)優(yōu)秀的譯文。
語言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指的是在翻譯時,譯者著重關(guān)注語言本身,選擇各式的語言處理方式以適應目的語的表達習慣。漢英是差異較大的語言,漢語是注重意合的語言,而英語注重形合。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需要考慮到整體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從詞匯、句式、問題等方面對語言形式做出合適的選擇和轉(zhuǎn)換。
例1 臺灣當局此時炒作所謂參加世衛(wèi)組織活動、重返世衛(wèi)大會,其真實目的就是“以疫謀獨”,是徹頭徹尾的政治操弄。
譯文:The Taiwan authorities chose to play up its so-called participation in WHO events and return to the WHA at this moment.The timing reveals its true motive,which is to use the current outbreak to seek “Taiwan independence”.It is out-and-out political manipulation.
例2 截至2019年年底,在新疆教培中心參加“三學一去”培訓的學員已全部結(jié)業(yè),并實現(xiàn)了穩(wěn)定就業(yè),過上了安寧生活。
譯文:By the end of 2019,all trainees who received trainings including standard spoken and written Chinese,understanding of the law,vocational skills,and deradicalization had completed their courses,secured employment,and started a life of tranquility.
例3 堅定支持多邊主義,堅定捍衛(wèi)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維護以聯(lián)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chǔ)的國際秩序。
譯文:We must champion multilateralism,safeguard the purpos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UN Charter,defend the UN-centered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der underpinned by international law.
縮略語是指漢語里為了方便使用,把較長的詞語或短句縮短省略而成的詞語??s略語在政治性話語中十分常見,如果譯者只是單純地按照縮略后的形式進行直譯,會讓目的語受眾一頭霧水,造成理解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譯者有必要對縮略的漢語詞匯進行拓展解釋,把縮略語所表達的意思具體化,讓受眾清楚地了解源語的含義。例1中的“以疫謀獨”指的是臺灣當局在新冠病毒暴發(fā)期間所做出的一系列舉動,目的是想要利用疫情去謀取“臺灣獨立”。譯者在翻譯過程中對縮略詞進行補充,“疫”譯成“the current outbreak”,指當前疫情的暴發(fā),“獨”譯成“Taiwan independence”指“臺灣獨立”,譯文把“以疫謀獨”展開說明,清晰明了。同樣的,例2中“三學一去”如果簡單地譯成“three studies,one remove”,受眾會不明白是哪“三學”,“一去”去除的是什么。譯者在翻譯時從語言維進行轉(zhuǎn)換,具體解釋了“三學一去”是“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律知識、職業(yè)技能和去極端化”,讓目的語受眾真正明白我國的方針政策。例3是一個典型的漢語無主句,指的是漢語中沒有主語的句子。中英兩種語言差異較大,無主句在漢語中是非常普遍的現(xiàn)象,但英語注重形合,通常會使用完整的句子。譯者從語言維的層面充分考慮,采用了補充主語“We”的翻譯策略,符合英語的表達方式,順利地完成了語言維的轉(zhuǎn)換。
文化維度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要求譯者在翻譯過程中要注意雙語之間所傳遞的文化內(nèi)涵差別,不可用一種語言的文化直接對另一種語言進行解讀。在翻譯過程中,只注重語言維度上的轉(zhuǎn)換是遠遠不夠的,還要考慮整體的文化系統(tǒng),意識到文化之間的差異,提高跨文化意識,呈現(xiàn)出源語真正的文化內(nèi)涵。
例4 中方贊賞歐盟與有關(guān)國家積極響應世界衛(wèi)生組織倡議發(fā)起此次國際認捐大會。我們認為,會議充分體現(xiàn)了國際社會有關(guān)各方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團結(jié)精神。
譯文:China appreciates the EU and relevant countries’ holding of this pledging conference which answers the call of the WHO.We believe that the conference has fully demonstrated the spirit of solidarity among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overcoming difficulties.
例5 任何破壞、阻撓全國人大就涉港國家安全立法的行動都是螳臂當車,注定失敗。
譯文:Any act to undermine or obstruct the NPC’s Hong Kong-related legislation is doomed to fail like kicking against the pricks.
例6 美國拿中國說事,在履行應向世衛(wèi)組織承擔的國際義務問題上推卸責任、討價還價,是打錯了算盤、找錯了對象。
譯文:Picking on China while shirking and bargaining over its own international obligations to WHO,the US has obviously miscalculated the situation and made a mistargeted move.
成語是中國古人留給后代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作為特殊的語言現(xiàn)象之一,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和含義。外交話語中,發(fā)言人經(jīng)常會引用成語來陳述立場和觀點。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中英在語言方面會存在文化空缺,翻譯時較難找到完全對應的“英語成語”,因此“字對字”的翻譯策略行不通。在這種情況下,譯者應充分理解成語的歷史背景和意思,才能夠采取相應的翻譯策略形成優(yōu)秀的譯文。例4中“同舟共濟”源自《孫子·九地》,本意是同乘一條船渡河,比喻齊心協(xié)力、團結(jié)協(xié)作共同戰(zhàn)勝困難。譯者沒有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翻譯,而是充分考慮到文化維的因素,對成語進行了意譯,表達出“團結(jié)”和“克服困難”的意思。例5中“螳臂當車”出自《莊子·人間世》,原意指螳螂舉起前肢企圖阻擋車子前進,比喻自不量力,做力量之外的事必定失敗。如果按照字面意思直譯,可能會造成受眾的理解困難。譯者在這里套用了一句類似意思的英文俗語“kick against the pricks”,表示以卵擊石,徒勞的抵抗,形象地表達出源語的意思,有助于目的語受眾的理解。例6中“打錯了算盤”是漢語中常見的一句俗語,意思為打錯了主意,達不到目的,枉費心機。如果把“算盤”這個詞原原本本譯成“abacus”,受眾會覺得莫名其妙,不理解美國推卸責任和“算盤”有何關(guān)系。譯文采用“miscalculated”,既表達出“判斷錯誤”的意思,又體現(xiàn)了“算計”的含義,譯文忠實貼切。
外交話語的交際作用十分突出,交際維的適應性選擇轉(zhuǎn)換要求譯者重視翻譯的交際意圖,把翻譯的重點放在交際層面。除了在語言形式和文化形式上進行選擇轉(zhuǎn)換,還要把源語的交際目的在譯文中體現(xiàn)出來。
例7 美方泛化國家安全概念,以莫須有的罪名出臺措施限制中國留學人員赴美簽證,嚴重侵犯中國留學人員正當權(quán)益,完全違背中美兩國人民包括青年一代開展友好交流的共同愿望,這是開歷史倒車,只會損人害己。
譯文:The latest visa restriction on Chinese students and researchers was imposed by the US side under an abused concept of national security and flimsy excuses.It severely undermines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runs counter to the common aspiration for friendly people-to-people,especially youth-to-youth exchange.Taking a backward step like that will only bring harm to oneself and others.
例8 針對中國搞“小圈子”不得人心,也不符合有關(guān)國家利益。
譯文:Seeking a clique targeting China is not a popular move,and it doesn’t serve the interests of countries concerned.
例9 美國一路毀約“退群”,甚至制裁國際組織工作人員。
譯文:The US has pulled out of a string of international treaties and organizations and even sanctioned staff of a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外交指的是一個國家對外交往的活動,而翻譯在促成國家間的交往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因此,譯者在處理外交話語翻譯時要格外注意源語的交際意圖是否得以體現(xiàn)。例7中“開歷史倒車”指的是美方重蹈覆轍,再次犯曾經(jīng)犯過的錯誤。如果按照字面譯成“backing a historical car”,受眾無法理解“倒車”和美方的所作所為有何關(guān)聯(lián),中方提醒、勸告美方的交際意圖自然就無法體現(xiàn)。譯者把“開歷史倒車”翻譯成“Taking a backward step like that”,解釋了美方“開倒車”就是在退步,覆車繼軌,很好地完成了交際維的轉(zhuǎn)換,傳達了中方對美方的勸告。例8中的“小圈子”在中文里指為個人利益而互相拉攏、互相利用的小集團。譯者把“小圈子”譯成“Seeking a clique”,正確地傳達了拉幫結(jié)派的意思,體現(xiàn)出中國對存有非分之念國家的譴責,達到了交際的目的。例9中“退群”本意指退出某個社交平臺上的交流小組,后來含義引申,使用范圍擴大,也指退出某一群體。這里的“退群”翻譯成“pulled out of a string of international treaties”,既體現(xiàn)了美國不遵守約定,又準確地表達出美國接連退出好幾個國際協(xié)議或者組織的意思,呈現(xiàn)了源語的交際目的。
作為新興的研究領(lǐng)域,生態(tài)翻譯學強調(diào)以譯者為中心,注意翻譯整體的協(xié)調(diào)性?!叭S轉(zhuǎn)換”翻譯原則作為生態(tài)翻譯學中最有代表性的指導原則,為翻譯領(lǐng)域提供了許多研究新思路。外交話語傳遞了國家的聲音,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和立場。在翻譯外交話語時,要注重整體的“翻譯生態(tài)環(huán)境”,從語言維、文化維和交際維三個維度去考慮譯文,使譯文真正融入目的語的文化環(huán)境,讓世界了解真正的中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