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弟
【摘 要】隨著全面素質教育局面的逐漸打開,音樂教育的地位也日益提升,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背景下,教師則需要提升對音樂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善于借助音樂教育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初中音樂教學工作的有序展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欣賞能力、審美能力的有效提升,而教師則應當針對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性格特點等科學、合理地采取相關教學策略,以此加深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情感,最終凸顯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音樂教育價值。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育;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高效課堂
作為初中階段教育工作中的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音樂教育在學生的學習與成長過程中都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诋斍皩W科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則應當注重引導學生在音樂學習中形成屬于自主的音樂意識,掌握科學的音樂學習方法,從而有效地提升自身藝術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培養(yǎng)、發(fā)展初中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學生眼界,從而幫助其打開藝術世界的大門。由此可見,初中音樂教師應當將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視作音樂教育中的重要內(nèi)容,并且在具體的教學課堂上積極地采取科學教學策略,一方面為學生構建出一個高質量的音樂教育課堂,另一方面則有效提升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學習質量,促進其綜合素質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優(yōu)化課程導入,豐富課堂文化底蘊
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是學生開啟音樂之旅的重要一步,為了促使學生注意力都能夠聚焦于課堂,教師則可以對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相應的優(yōu)化,進而端正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學習態(tài)度。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則可以結合音樂課程的具體內(nèi)容來為學生搜集相關的文化素材,包括音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文化、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特色以及音樂價值等,以便于在課堂上為學生進行文化展示,為音樂教學課堂奠定深厚的文化基礎。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陽關三疊》這一曲目時,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則可以通過文化導入的方式來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首先,在引出《陽關三疊》之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講述伯牙與子期的“知音”故事,并且在課堂上為學生播放《流水》這一古琴曲,引導學生探析知音故事之下所蘊含的真切情感內(nèi)涵,借助“知音”文化故事開啟《陽關三疊》教學導入。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這一古詩詞,并指導學生將其與《陽光三疊》歌詞進行相對比,鼓勵其思考二者之間的關系、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不難發(fā)現(xiàn)《陽關三疊》正是以《送元二使安西》為詞,為了使得詩詞與琴曲融合的更加巧妙,在原詩句的基礎上對其中詩句進行了一定的增益變化,以此打開情感宣泄的出口,加強詞句中的依依惜別之情。前有伯牙子期的知音故事引入,后有《送元二使安西》與《陽光三疊》詞曲的鑒別賞析,學生在課堂上也能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對即將遠行友人的無限留戀的真摯情感。最后,教師在鼓勵學生進行跟唱練習時,還可以加強其對于《陽關三疊》這一曲目的創(chuàng)作風格關注,促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于歌曲中文化內(nèi)涵的理解認知。通過優(yōu)化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夠對歌曲內(nèi)容進行更好的分析,在課堂互動交流中,學生的文化知識儲備、音樂人文素養(yǎng)也會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
二、加強興趣引導,促進課堂效率提升
學生自身的興趣是決定他們能夠進行深度音樂教育的關鍵因素,常言道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也只有不斷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音樂教學活動才能夠有序的進行。由此可見,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加強學生對于音樂學習興趣的引導,是促進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提升的關鍵所在,同時也是落實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一步。從另一角度上說,加強興趣引導需要教師能夠充分地結合學習特征,科學組織課堂教學活動,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對音樂知識的學習保持長時間的、持續(xù)的積極態(tài)度。
例如,教師在開展《我正在城樓觀山景》音樂鑒賞活動時,則可以先在課堂上引入學生有可能感興趣的事物,以此有效地調(diào)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接著再指導學生進行音樂作品欣賞。在正式進行音樂欣賞教學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指出,這一音樂作品是京劇中的一段唱段,這一曲目也是電視劇《三國演義》的主題曲。為了加深學生對于音樂曲目的了解程度,體會歌曲深遠意境當中的歷史滄桑感,教師也可以結合課前所查詢到的資料來對音樂曲目進行作品簡介。而為了將三國故事與音樂曲目之間的聯(lián)系變得更加清晰,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舉例說出自己所了解的三國故事、三國人物,跟三國有關的成語、歇后語等。通過這樣的教學引導形式,學生的注意力也能夠被很好地集中起來,并且,在教師的提示、啟發(fā)下,學生對于歌曲內(nèi)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與認識。由此可見,加強對學生的音樂興趣引導,不僅能夠為接下來的音樂欣賞教學奠定良好的教學基礎,還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音樂曲目中所表述的內(nèi)容與情感,有助于進一步促進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三、開展合作探究,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活動是初中階段教學工作中較常采用的一種教學形式,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小組合作探究也依然是凸顯出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最佳教學手段。通過合作探究,學生可以形成屬于自己的獨立思考學習習慣,而與同伴、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又能夠積極吸取他人的學習經(jīng)驗,逐步促進自身學習能力的提升。在當前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教師則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適時開展合作探究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教學《大漠之夜》音樂曲目時,除了指導學生了解音樂旋律、節(jié)奏等音樂樂理知識之外,還可以借助歌曲來引導學生深入地感受音樂中蘊含的情緒,借助音樂來了解相應的音樂故事、歷史故事等。此時,教師則可以對班級中的學生進行分組,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音樂水平等為其分好相應的學習小組。其次,為學生設計、布置好具體的合作探究任務,在清晰學習任務的指引下正確地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比如:利用課外時間查找《大漠之夜》作者的生平事跡,并且羅列出他最具代表性的幾部作品;查閱有關資料,進一步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大漠之夜》的背景,分析其創(chuàng)作目的與創(chuàng)作意義;指導學生對《大漠之夜》進行仔細聆聽,并且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鼓勵其分享自身在聆聽歌曲時腦海中所聯(lián)想到的場景……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合作學習任務,在其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作的過程中,他們也會對這一曲目產(chǎn)生更為深刻的理解。在小組合作探究中,學生會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不僅能夠高效地促使學生達成音樂教學目標,在其主觀能動性的驅動之下,還有助于提升自身鑒賞能力。
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加強音樂影響力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教學工作中也越來越多地應用到多媒體教學技術,為了加強音樂教學的影響力,教師也應當做到與時俱進,積極地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一來彌補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不足,二來則能夠促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魅力,促進其音樂學習能力與藝術綜合素養(yǎng)的雙重提升。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在那遙遠的地方》這一音樂曲目時,教師可以先充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在課堂上為學生放映與青海、西藏相關的風光視頻,初步為學生建立起對于“那遙遠的地方”的印象。接著,教師也可以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為學生搜集與歌曲相關的紀錄片,通過播放視頻來在一定程度上調(diào)動起學生對于音樂曲目的了解與學習興趣,提升音樂課堂的整體趣味程度。《在那遙遠的地方》是作者王洛賓先生為青海人民、世界人民所奉獻的一份珍貴文化遺產(chǎn),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一歌曲的文化價值,教師也可以積極地采用故事法來為學生講述歌曲的創(chuàng)作故事。王洛賓在青海金銀灘草原結識了時年17歲的薩耶卓瑪,工作結束之后,王洛賓被迫離開,卓瑪為其送行,坐在返程駱駝背上的王洛賓突然想起卓瑪所演唱過的哈薩克族民歌 《羊群里躺著想念你的人》,腦海中的美妙旋律與卓瑪姑娘的美麗形象交織起來令他產(chǎn)生了濃烈的歌曲創(chuàng)作欲望,于是,在耗時三個夜晚之后,這首融合了哈薩克族民歌《羊群里躺著想念你的人》、藏族民歌《亞拉蘇》以及維吾爾族歌曲《牧羊人之歌》的《在那遙遠的地方》由此誕生。在輕快活潑的詞曲中,王洛賓與卓瑪?shù)膼矍楣适碌玫搅松A,歌曲中美妙的旋律更是穿越了時空的阻礙宛如天籟之音一般深深地感染了所有人。通過解讀歌曲背后的故事,音樂感染力、影響力也會大幅度提升,在音樂魅力的熏陶下,學生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培養(yǎng)無疑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動與促進。
五、結束語
培養(yǎng)學生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其基本前提是要提升學生自身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同時,注重在教學過程中凸顯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只有這樣才能夠真切保障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為學生音樂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奠定堅實的良好基礎。為了進一步推動音樂教育發(fā)展,教師則可以多關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豐富課堂文化底蘊,并且通過加強興趣引導來有效促進音樂教學課堂效率的提升。最后,教師還應當做到與時俱進,善于采用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并積極積累、借鑒優(yōu)秀的教學經(jīng)驗,多管齊下,促使學生更好地感受音樂世界的魅力,促進其藝術綜合素養(yǎng)、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提升。
【參考文獻】
[1]吳秉旭,馬云鵬.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策略影響因素分析[J].藝術教育,2021(01):53-56.
[2]周鳳梅.多媒體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20(12):153-154+188.
[3]馮園園.運用“以人為本”理念,實現(xiàn)初中音樂高效教學[J].北方音樂,2019,39(19):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