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腐爛病是北方果樹的重要病害之一,發(fā)病后樹勢衰弱,產量低,品質差,嚴重的死樹毀園。多年來,果農采取春季刮皮涂藥的辦法防治,卻很難阻止該病的發(fā)生和蔓延。通過推廣蘋果枝干腐爛病“冬病夏治”技術,防治效果不錯,現(xiàn)介紹如下。
蘋果腐爛病病原體自第2年立春起,隨著氣溫的回升,活躍性加強,從皮孔、傷口、蟲口、剪口等薄弱部位開始侵染果樹,以4—6月最為嚴重。當果園有一株蘋果樹發(fā)病時,病菌就會借助風力、雨水等擴散蔓延,感染其他樹,隨后導致大片樹染病。如果樹體強壯,能抵抗病菌的侵染,外觀就看不出明顯的癥狀,實際上病菌就潛伏在樹體中;如果樹體弱,抵抗力差,病菌侵染力強,外觀就發(fā)現(xiàn)病斑擴大。夏季病原體僅僅是侵染在果樹淺層,秋季逐漸深入皮層內部及木質部,經過冬季一個休眠期,春天爆發(fā)性發(fā)作。
防止病菌擴散蔓延,降低腐爛病病菌越冬基數是關鍵。有些果農在春天采取刮治的辦法,看到經刮治涂藥后,病斑愈合長出新皮,就認為刮治涂藥起作用了。其實僅僅看到表面,實際上刮掉了僅是看得見的病灶部分,深入內部的病菌是很難完全刮掉的;愈合是因為樹在長,但深層的病菌依然存活。這就是,有些果農刮治病斑后樹體病斑小了,但不久以后又發(fā)現(xiàn)腐爛病發(fā)生,并擴大蔓延。即一直以來,春季刮治涂藥不能解決的根本原因。夏季病菌侵染在果樹淺層,也就是在病菌侵染果樹初期我們肉眼看不見,一旦發(fā)現(xiàn)園內有一株樹出現(xiàn)病害,全園就要開始防治。這就是“冬病夏治”。
當果園發(fā)現(xiàn)枝干腐爛病時,不僅要對病樹采取刮治,更要注重夏季對全園的樹進行涂藥保護,防止病害蔓延。
6—8月,病菌潛伏在樹體表面,此時涂抹藥劑是殺死病菌最好時機,以戊唑醇和苯醚甲環(huán)唑最為有效。兩種藥要間隔使用,第1 次用戊唑醇,第2 次用苯醚甲環(huán)唑,間隔10 d 左右。涂藥倍數按照該藥劑標簽標注的噴灑倍數濃縮10 倍。對主干疏層形的果園,涂抹主干和大枝的基部,矮砧密植果園涂抹樹體的主干部位。面積小的果園可用刷子蘸藥涂抹; 面積大的果園為節(jié)省用工可采取噴淋的辦法,但要達到藥液流淌為止。注意不要把噴淋的藥液噴灑到葉片上。
經過連續(xù)2年涂藥防治的果園,基本上能杜絕蘋果樹枝干腐爛病的發(fā)生,同時對枝干輪紋病也有明顯的預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