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的影響下,高中語文要求學生說真話、訴真情,學會表達真實情感;要通過閱讀積累,有話可說有材料可寫。寫作要具備個性與創(chuàng)意的表達,要根據(jù)個人興趣特長,通過學習與日常生活積累素材,做到有感而發(fā)。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寫作教學
從語文學科角度來說,閱讀是一個不斷積累接收的過程,而寫作則是個人理解見解表達輸出的過程。寫作一直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也是考試中從不會缺少的大分值題型。不可否認,寫作是許多語文老師覺得棘手的教學問題,甚至有許多老師根本沒有找到有效提升學生寫作的途徑,只能以課后作業(yè)、日記、周記的形式打發(fā)教學任務,導致許多學生寫作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寫作積極性也受到制約。
一、閱讀經(jīng)驗與寫作能力的轉換
閱讀的目的是從最初級的學習文字、理解作者表達的思想,到中級的對文字信息進行提取加工積累,再到高級的透過文字解讀文章深層含義并進行消化記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閱讀是寫作的輔助,寫作是閱讀的體現(xiàn)。我們在日常閱讀任務教學過程中,要規(guī)劃好學生之間的小組分工專題訓練,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教學目的。
二、新課改背景下寫作教學策略
(一)寫作要從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出發(fā)
要想有的寫有東西可寫,就需要學生能有豐富的閱讀積累,若是學生們對閱讀沒有興趣,何談積累一說?源遠流長的幾千年文明里,先輩們留下了無數(shù)思想的火花供后人欣賞,我們通過閱讀這些文化瑰寶去感知過去、解讀現(xiàn)在、暢想未來。我們可以借助文章的情境,引導學生幻想若自己是作者,會用怎樣的角度怎樣的思想來解讀事物,用帶入感、認同感、體驗感,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新課改探究理解提升自主閱讀寫作思路的第一步。學生通過閱讀,感受作者的心境與寫作文字的魅力,也會幻想什么時候自己也能夠揮筆潑墨,達到意境與思想妙筆生花的表達。閱讀是積累的過程,但不可盲目,要有選擇性的閱讀,對于文章的閱讀來說,學生們只存在對文章的理解深與淺,不存在接受的程度,所以說老師要為學生們挑選一些與社會現(xiàn)實相關的題材,或者課本中摘取的原著通讀,讓閱讀的積累更有價值和教學意義。
(二)字、詞、句法的訓練
有許多學者認為字詞句法的訓練,是對學生思維的禁錮,對于寫作來說,優(yōu)美的詞句死背有害無益。但筆者認為,這樣的論述太過片面,學生本就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知識學習積累過程,沒有學習借鑒何談創(chuàng)新認知。所以說中國文化不可忽視的語言美,是我們應該讓學生們多學習多借鑒的,它對學生字、詞、句法的訓練,就是一種積累的過程,更是提升學生閱讀理解的一大前提,并且還能夠在學生將來寫作時,提升可閱讀性。
(三)新課改下的邏輯思維培養(yǎng)
一個好作家一定是具有清晰的邏輯能力,這是不爭的事實。邏輯思維對寫作的重要性無可厚非。許多學生之所以文筆不夠清晰,表達能力不夠突出,很大程度上來自于邏輯思維的缺乏?!皩W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向我們很好的闡述了這一理念,學生不僅要認知事物的能力,還要具備改造事物的本領。
1.多讀。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時常進行閱讀,尤其是在信息時代高速發(fā)展的當下,閱讀也變的沒有距離和高效快捷,我們可以讓學生通過手機或者電腦,接收最新的國家資訊,熱點新聞,它的涵蓋面很廣泛,要讓學生們有自主選擇的讀些積極向上的內(nèi)容。通過新聞閱讀的形式,讓他們時刻關注社會動態(tài),潮流資訊,熱點新聞話題,讓他們能夠從自己的角度來解讀社會現(xiàn)象,讓他們看到偏遠山區(qū)支教老師的艱辛;農(nóng)民工地鐵上有座不坐的社會現(xiàn)象;一帶一路的中國偉大構想……人生不止一桌一本,更何況信息時代讓我們與世界聯(lián)系更緊密,社會這一大學校,要比單單從課本中品讀文章收獲更大,也可以讓學生們的眼界與思想更開闊。
2.多想。通過各類新聞資訊的閱讀,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網(wǎng)友的留言與評論,當然我們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獨特的自主思想,我們可以借助一些熱門話題,引導學生用自己的理解來解讀這一問題,從而體現(xiàn)其不同的社會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法律觀。
3.多說。通過熱點資訊,我們讓學生對某一觀點展開拓展,然后就要組織學生課上一起討論這些熱門話題,為了體現(xiàn)出讓大家都能參與其中,但又考慮到課時有限的問題,筆者采用隨機點名的方式,讓學生明白自己隨時都有可能被叫到。熱門話題并沒有準確定性的答案,我們要培養(yǎng)的是學生理解能力與敘述能力等綜合能力,通過大家各抒己見,老師著重點評和夸贊被點名的同學,并歸納總結學生們的敘述與思路的優(yōu)缺點,同時也讓所有學生掌握敘述的要領,潛移默化中影響他們的寫作能力。
4.多寫。有了前三步的基礎,我們就可以通過對某一熱點話題進行具有自我解讀的寫作,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借助思維導圖的方式,將各自的中心論述觀點表明,而后從幾個角度來分析,每個角度又可細分為多個線索,通過這樣的條理清晰化,學生就可以在相當于有了文章大綱的框架下,隨意發(fā)揮想象力,提升自我的寫作能力。
總結:總之,閱讀與寫作是相輔相成的,還需要老師耐心、科學、合理的從基礎抓起,循序漸進,借助現(xiàn)代化設備,不局限于課本教學,讓學生們的積累更加生活化;也可借助這樣的形式讓學生感覺到寫作并不枯燥,發(fā)揮各自的特長,進行有目的有價值的閱讀積累;然后再通過自主的理解,多多練習寫作,最終達到寫作能力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謝小紅.新課改理念下的高中作文教學策略[J].文教資料.2016 (06)
[2]楊明.高中語文新課改背景下的語言文字教學研究[J].揚州大學.2017 (11)
云南省保山市第三中學 何樹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