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墩利 周國棟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1-5042-3830
摘? 要:微課在高職教學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如何合理看待微課的作用以及如何制作優(yōu)質微課,是急需解決的問題。該文針對如何制作適合高職微課的問題,從選題、設計和制作這3個環(huán)節(jié)分別進行了介紹。首先給出了選題的原則和常用方向,然后總結了微課設計的切題、思路和常用結構,最后介紹了微課制作的相關環(huán)節(jié)、工具和經驗。針對微課在高職教學應用的問題,從正確看待微課的教學用途,以及利用教學平臺發(fā)揮微課教學效能兩個方面進行了分析討論。以期為高職微課的制作提供思路和開發(fā)經驗。
關鍵詞:高職? ?線上教學? ?微課? ?制作?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1)08(a)-0127-03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ANG Dunli? ZHOU Guodong*
(College of Network Technology, Hunan Open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410004 China)
Abstract: Micro-courses are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higher vocational teaching. How to treat the role of micro-classes reasonably and how to make high-quality micro-classes are urgent problems to be solve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how to make problems suitable for higher vocational micro-courses from the three links of topic selection, design and production. First, the principles and common directions of topic selection are given. And then the relevant topics, ideas and common structures of micro-course design are summarized. Finally, the relevant links, tools and experience of micro-course production are introduced. In view of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clas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use of micro-classes in teaching and the use of teaching platforms to play the effectiveness of micro-classes. It hopes to provide ideas and development experien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micro-class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line teaching; Micro-course; Make; Teaching model
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的到來,以互聯(lián)網為傳播載體的新教學形式——微課也隨之蓬勃發(fā)展。它具有簡單、短小、精致、目標明確、易操作,富含聲音、圖像、視頻等特點。能幫助學生針對課程或者知識學習的疑點、重點、難點,突破傳統(tǒng)教學時間空間的限制,而進行個性化學習,培養(yǎng)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微課也給教師提供了有別于傳統(tǒng)的研修方式,使教師可以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對學生而言,微課不僅能提供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更好地滿足學習需要,也實現了自主選擇學習資源。它是拓展學生課外知識的良好載體,是線下學習的重要補充,可有效地提高高職學生的學業(yè)水平。
微課是一種以視頻為主的課程教學形式。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形式,微課知識點更小而精,微課知識體系更碎片化,附加和擴散內容更少,教學目標更明確,教學內容也更集中,知識點則更清晰[1]。目前,高職的微課教學一般采用同步方式,也就是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利用微課將課堂知識點教學前移,學生在線上完成微課學習和響應練習,具備一定的知識基礎后,在線下進行細致的答疑解惑、擴展補充,提高教學效率[2]。利用微課的翻轉式教學模式使得教師和學生不用再受空間和時間的束縛,能大大提升學習的有效性[3]。
目前,我國高職教育提出以“創(chuàng)新型、發(fā)展型、復合型”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培養(yǎng)目標。面向這個目標,課堂教學改革成為主要的突破口。而微課便是實現課堂教學改革、加強復合型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有效途徑[4]。
微課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沒有很好的選題,將沒必要的教學內容做成微課,不僅起不到提升教學效果的作用,反而造成教學資源浪費,加重教師和學生負擔。沒有好的設計,不能將微課的技術優(yōu)勢和教學優(yōu)勢體現出來,只是傳統(tǒng)教學的搬家上網,結局只能是事倍功半[5]。
該文會從高職微課的選題、設計和制作來介紹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對微課的教學應用進行分析總結,給出相應的經驗方法。
1? 高職微課的制作
1.1 選題
微課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有其優(yōu)點也有其缺點,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用微課來表現。如何正確地選取微課的內容,是微課成功的第一步。一般來說,微課的選題需要考慮以下幾條原則。
首先是完整性原則。也就是必須選擇一個完整的知識點或解決方案。一次微課應該要把相關的知識點或者操作技能講完整,如果待講述的知識或技能過于復雜,就應該考慮將其拆分為更多更小的微課單元。
其次是聚焦性原則。聚焦學生、聚焦場景、聚焦問題。一次微課只針對一個或者幾個知識點或者技能講解,并且這些知識和技能都是針對解決同一個問題或任務,具有明確的目標。而不是很多零散的知識點拼湊起來[6]。
最后是有效性原則。盡量讓學生可以即學即用,以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微課,幫助他們解決疑難問題或完成任務。
具體來說,高職微課的選擇可以從以下4個方向進行考慮:第一個方向是課內知識,原則上所有重難點環(huán)節(jié)都可以制作微課,但考慮到老師和學生精力及時間問題,應選擇入門和提升階段的重難點和易錯點知識,便于學生反復觀看、加強理解,利于學生快速提高。第二個選題方向為習題講解,好的習題一般都來自典型任務,這也是一個好的切入點。但是要注意如何把講解和知識應用結合到一起。第三個方向為綜合技能應用,綜合應用由于涉及到知識體系的梳理,因此對于多數學生來說,是很有好處的,也可以讓其反復觀看,不斷揣摩。第四個方向為演示實驗,鑒于技術限制、時間限制和安全限制等考慮,有些實驗和實訓難以讓學生近距離、充分觀看,通過3D虛擬場景錄制成微課,即可為學生提供學習和體驗機會。第五個方向為角色情境代入,指需要結合具體角色,讓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情境中感知和真正理解操作流程和相關知識,這種微課往往表現為“數字故事”的形式。
總體而言,高職微課的選題應該選取線下難以表達的、必須借助輔助場景和道具的、枯燥乏味的、知識點相對獨立的,適合用微課的形式表達教學內容。而需要進行綜合性分析與應用的如聯(lián)調操作的、團隊合作的則選擇線下教學較為合適。
1.2 設計
由于微課時間短少,因此在設計微課時要注意切入課題的方法、途徑力求新穎、迅速而且要與題目關聯(lián)緊湊,以把更多的時間分配給內容的講授。在微課教學設計中,通??梢圆捎靡韵聨追N方式切題。設置一個題目、懸念、疑問引入課題;從以前的內容引入課題;從生活現象、實際問題引入課題;開門見山進入課題。
在微課的設計中,務必只有一條線,在這條線上劃分重難點內容,安排講解步驟和順序。案例應精挑細選,必須做到充分、準確,不會引發(fā)新的疑問。在設計微課時要注意巧妙啟發(fā)、積極引導,力爭在有限的時間內,圓滿完成微課所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三小”研究:關注小現象、開發(fā)小策略、積累小故事。微課程更有故事感,需要靈活的教學策略。
在微課的設計中,小結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內容要點的歸納。好的微課小結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可以加深學生所學內容的印象,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在微課的小結中,因為前面重點內容的講授占用了較多的時間,因此微課小結不在于長而在于精,小結的方法要科學、快捷。
1.3 制作
微課的制作過程可以分為圖片素材準備、動畫制作、教師出鏡錄制和后期剪輯幾個過程。
圖片展示是微課內容的一種主要表達方式,圖片的準確和精致是優(yōu)質微課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圖片的來源有很多渠道,可以自己手繪,也可以來自互聯(lián)網,并進行相應的處理,來自互聯(lián)網的圖片一定要加上來源注解,以免產生版權糾紛。選擇圖片時,盡量選擇前景清晰明亮、背景純色的圖,便于后期處理。
動畫是提升微課生動性和趣味性的關鍵技術。簡單的動畫可以借助PPT等課件制作工具來實現,但是這樣的動畫形式往往比較單調,缺少新意。如果要制作比較新穎的動畫,則可以使用比較新的課件軟件,比如focusky、prezi等。有多媒體技術基礎的老師,則可以使用專業(yè)軟件自己設計和制作。
教師出鏡講解可以提升微課的親切感,讓學生能更專注和放松。由于微課內容豐富,教師長時間出鏡會加大學生的視覺負擔,所以應該選擇在導入、分析和總結階段進行出鏡講解。知識點學習部分,則完全用圖片和動畫進行講解。
完成前面各個部分的制作和準備,最后的便是后期剪輯合成。這一階段工作可以使用專業(yè)的視頻編輯軟件進行,比如AE、premiere、camtasia等。
剪輯合成時,要注意前期準備的圖片、動畫視頻、出境視頻等,都最好有相同的大小、長寬比和分辨率,否則容易出現變形、模糊等不匹配的問題,影響微課的質量。
2? 高職微課的教學應用
有了好的微課,還需要在教學中正確應用,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2.1 正確看待微課的教學用途
高職教育是以職業(yè)能力教育為主的教學類型,實際操作才是評價教學效果的最終形式。因此,這就決定了微課在高職教育中只能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忽視或者夸大微課的用途,都不能正確將微課進行教學應用。
微課能以動態(tài)直觀的方式展現理論或者原理性知識,能解決線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難以表達清楚的知識點。并且微課的教學形式生動,趣味性很強,更容易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對高職學生的學習效果更佳。
但是微課的本質只是視頻,并不具備和學生之間的交互性,就算借助教學平臺的輔助交互功能,也只能實現簡單的選擇、判斷、連線等交互。而對于高職教學中的實訓操作環(huán)節(jié),微課及其平臺輔助目前無法實現線上交互。因此,實驗實訓環(huán)節(jié)依然要通過線下教學來實現。除此之外,方案討論、小組合作等教學環(huán)節(jié)也無法通過微課來代替。
作者在教學實踐中,利用微課在課前預習,教學過程中難點解析,以及課后作業(yè)解答中,較多地使用微課進行教學。利用微課,學生課前預習的比例大幅增加,效果也得到普遍提升,為高職翻轉式教學的實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正確看待微課的用途,合理地嵌入微課教學資源,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2 借助教學平臺,更好發(fā)揮微課效能
微課視頻只是解決了教學體系中“教”的部分問題,必須將微課嵌入到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形成教學整體,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學效能。
一般來說,微課還會結合習題、文本輔導資料、學習討論、學習評價等其他教學環(huán)節(jié)進行混合教學。而這些環(huán)節(jié)往往都可以通過教學平臺來實現。因此,好的微課,還應該借助于大的教學平臺來發(fā)揮效能。比如超星學習平臺、騰訊課堂、網易云教室等,都提供了較好的教學服務支持功能。
3? 結語
微課是信息化時代下一種新的教學方式,能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具有直觀、生動、趣味性強等優(yōu)點,能顯著提升教學效果,是提升高職教學質量的一種途徑。
好的微課需要具有好的選題、設計和制作過程,并且在應用時,也有其不同的教學應用模式。
該文所提出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只是根據部分課程的特點所總結而來,在具體應用時,應該以教學效果最大化為原則,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進行靈活調整。
參考文獻
[1] 趙彩虹.高職微課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南昌:東華理工大學,2019.
[2] 曾煒梅.高職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深圳:深圳大學,2018.
[3] 李博文.面向高職生的“App全棧開發(fā)”微課設計與應用[D].南昌:江西農業(yè)大學,2018.
[4] 肖啟艷,李國太,郭陽明.基于SPOC的項目驅動式教學模式研究——以高職“建筑BIM技術與應用”課程為例[J].職業(yè)技術教育,2020,41(32):52-57.
[5] 張妮,潘細妹.微課視角下高職院校教學現狀及策略探究[J].南方農機,2020,51(19):149-151.
[6] 李靜.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的高職課程改革探索與實踐[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1,20(4):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