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海 錢洋洋 張雨璇 賁恒桐 蔡旭
(江蘇理工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1)
在互聯(lián)網蓬勃發(fā)展的時代,人們獲取新聞的渠道越來越多,因此新聞宣傳工作也日漸受到重視。高校的新聞宣傳工作事關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是傳播黨的方針政策、建設高校文化、培育師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示學校形象、培養(yǎng)學生能力、推動學校與社會各界的交流合作的重要渠道和平臺。本文基于高校新聞宣傳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著力為高校新聞宣傳工作提供新路徑,力求實現(xiàn)高校新聞宣傳工作的有效傳播。
新聞宣傳是校園文化和輿論引導的一種重要方式,如何進行有效地新聞宣傳,成為了部分高校亟需解決的難題。在普遍高校中,均存在宣傳內容過于單調、政治色彩過于鮮艷、說教的口味偏重的現(xiàn)象。比如在某些校園網站,清一色地刊登著某某學?;驅W院的領導講話,相關會議報道,而像學生和教師真正在意的、社會和家長真正關心的校園生活、學校合作、教研活動等卻很難找到蹤跡。這種宣傳方式,很難引起校內和校外人的關注。久而久之,這也會導致學生對高校新聞宣傳工作內容的興趣度下降。
首先,高校新聞宣傳工作一般都伴隨著任務性,所以,大多數高校新聞宣傳工作往往都是在被動中進行的,都是來什么任務做什么任務、來什么活動做什么活動、來什么新聞稿就刊登什么新聞稿,缺少從新聞中提煉出經驗、教訓及總結的過程,長此以往,新聞宣傳工作就演變成了一項應付式任務,宣傳效果自然也隨之下降。
其次,新聞宣傳工作者的宣傳能力也是影響宣傳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新聞宣傳工作者中不乏非專業(yè)性老師和學生,部分新聞工作者不具有敏銳的宣傳嗅覺,不能把握住珍貴的宣傳時機,且所寫的新聞內容品質不夠高,品質是流量的來源,沒有優(yōu)質的內容,單靠敘事性宣傳是抓不住讀者眼球的。
最后,宣傳手段單一也是影響宣傳效果的一個主要方面。當下自媒體行業(yè)的崛起成了焦點,直播、短視頻、微博也成了新時代的寵兒。但有些高校,沒有選擇與時俱進,而這也直接導致了其宣傳內容瀏覽量少,宣傳成效大打折扣。
高校的新聞宣傳工作在現(xiàn)如今的形式下顯得格外重要。近日,河南暴雨讓全國人民揪心不已,不少高校在暴雨來臨后的24 小時內就通過微信公眾號發(fā)出對受災學生進行補助的通知。由此不難看出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新聞宣傳的重要性。目前,我國的高校大部分都會設置新聞宣傳部門,然而,隨著各個高校新聞宣傳的發(fā)展,一些潛在的問題逐漸浮現(xiàn)出來:為何高校的新聞宣傳逐漸“同質化”?為何看不到學生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另外,高校的新聞宣傳具有很強的規(guī)律性,高校官方賬號發(fā)布的各類新聞或推文,大都以科研成果、會議紀要、時政要聞居多,所以寫出的稿件難免“千篇一律”。
在高校的新聞宣傳工作者之中,高校大學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正亦如此,他們自身所具有的一些屬性則必然會給新聞宣傳工作造成一些影響,而影響也表現(xiàn)在積極性上。一方面,有些高校大學生在承擔工作時不積極,他們工作上被動接受,更有甚者找托辭逃避工作;部分學生在現(xiàn)場活動中不積極,他們難以具備專業(yè)新聞人的素養(yǎng),往往因怯場而羞于主動直面現(xiàn)場拍攝照片與活動視頻,從而獲取不了最佳現(xiàn)場的新聞信息;在履行任務過程中部分學生往往表現(xiàn)出“惰性”,時常出現(xiàn)完成任務拖拉、卡在截止時間完成、應付工作等情況。這樣缺乏積極性的行為必然會造成其宣傳質量的不佳。另一方面,高校新聞宣傳缺乏積極性也體現(xiàn)在新聞接收群眾身上。在當今“泛娛樂時代下”,高校師生對于信息的關注逐漸偏向于娛樂化、快餐化,諸如“飯圈文化”之類的新聞信息,往往能吸引大部分高校大學生的目光,他們便會投入更多的關注,自然校內關于教學、活動、課程等相關新聞的關注度就會下降。
當前,高校新聞宣傳工作普遍存在編輯、審核和發(fā)布制度不健全的情形,大部分的審核流于表面與形式,并沒有一套完整且標準的審核制度。首先,有權限發(fā)布新聞的管理人員過多且素質參差不齊,既不利于統(tǒng)一管理,也會使得新聞的整體質量以及權威性受到了巨大的威脅,時常發(fā)現(xiàn)同一件事情,多部門發(fā)布且新聞內容還不對稱的情況。其次,人員培訓和團隊管理制度不健全,相關培訓不成體系。大部分高校新聞宣傳工作者的專業(yè)知識有限,大部分都是以“老人”帶“新人”的方式進行培訓,可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為各人的掌握能力和學習能力不同,所以造成新聞宣傳團隊內部人員工作質量以及水平差異較大。最后,高校新聞宣傳工作在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方面也是不健全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高校新聞宣傳工作的主要照片以及視頻都是由學生創(chuàng)作,因此要保護高校大學生的知識產權不被侵犯。部分學校甚至出現(xiàn)了從其他渠道進行盜用圖片或視頻的情況,如果不加以把控,會對新聞的嚴謹性以及權威性造成威脅,嚴重的甚至會出現(xiàn)侵權現(xiàn)象。
面對高校新聞宣傳工作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我們必須主動反省并制定相應的對策,讓高校新聞宣傳工作更加完善,充分發(fā)揮其在高校中的作用。
第一,要想提高宣傳力度,就需要先將校園資源充分利用起來,將那些師生真正在意的、社會真正關心的東西展現(xiàn)出來。加強校園文化與新聞宣傳工作的聯(lián)系和互動,在兩者結合的條件下繼續(xù)探索,發(fā)現(xiàn)更多有利于新聞宣傳工作的道路,這樣不僅能擴大新聞宣傳工作的優(yōu)勢,還能引起學生教師以及社會的關注。第二,由于高校新聞宣傳工作者流動性很強,對于剛加入新聞團隊的新人,應制定相應的培訓考核方案,通過實踐以及年度總結對成員進行全面考核,及時發(fā)現(xiàn)成員對專業(yè)知識的欠缺,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培訓指導。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新聞工作者的專業(yè)性,從而保證團隊的基本水準,進而提高高校新聞宣傳工作的質量。第三,高校新聞宣傳部門負責人應針對本學期的基本工作內容構建一個時間框架結構,對臨時性和階段性的重要活動做好明確規(guī)劃,確保每項工作結束后后續(xù)事項及時完成。第四,新聞宣傳工作者要善于從每次宣傳過程中汲取經驗,爭取在下一次工作中做到精益求精,這樣才能使高校新聞宣傳部門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動力的部門,也能成為一個鍛煉師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平臺。
高校的新聞宣傳部門應在保證新聞宣傳的及時性與真實性的同時,制作有創(chuàng)意的封面、文案或者標語,并把圖片、視頻、音樂等和文字結合起來,最大可能地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讓新聞更容易被傳播。例如,在本屆東京奧運會上,當楊倩奪得首金后,大多數公眾號清一色采用“楊倩摘得東京奧運首金”的標題,而人民日報官方公眾號卻另辟蹊徑,采用“東京奧運會奏響的第一首國歌,是中國的!”為標題進行報道,讓人眼前一亮,大大提高了閱讀量。這樣以適當創(chuàng)新新聞標題的方式,更能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高校新聞宣傳部門也需要不斷地去更新和發(fā)展,所以不僅要繼續(xù)發(fā)展學校官網,更要讓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抖音等數字媒體平臺齊頭并進,將各類資源進行整合,多方式、多平臺進行宣傳報道,不僅可以滿足高校學生對信息的需求,還能將高校的聲音放大到社會,讓新聞內容得到最大程度的傳播。如高校新聞宣傳部門可以利用現(xiàn)在火熱的短視頻作為校園宣傳環(huán)節(jié)的一部分,比如拍攝短視頻定格校園風光、記錄校園生活,這樣不僅吸引了校內學生的目光,同時也會引起社會外界的關注。
一方面,要對高校師生進行相關新聞宣傳理念的教育,提升其對高校內有關教學、活動等新聞的關注度。另一方面,對于從事新聞宣傳工作的高校師生的教育,可結合當下較為主流的多媒體運營號的實例——如微信公眾號“共青團中央”、抖音的“人民日報”官方賬號等,如此不僅僅能培養(yǎng)對于新聞宣傳工作的興趣,同時可以在理論學習時指導其借鑒其新聞宣傳的方法,以此調動人員的積極性。
加強新聞理論教育的同時,也應注重把握新聞宣傳工作者職業(yè)思想與素質的培養(yǎng),作為新聞一名新聞宣傳工作者,要時刻謹記職業(yè)素養(yǎng),對新聞工作加以強烈認同,拒絕因消極工作造成新聞傳播延遲或有違真實的現(xiàn)象。只有擁有這份工作的職業(yè)認同感,才能更加重視新聞工作,進而更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最后,高??蛇m當設置一些關于新聞宣傳工作的獎勵措施,提高新聞宣傳工作者的積極性,讓師生有激情、有活力地工作,讓高校新聞宣傳工作開啟團隊合作模式,最大限度活躍學生的思維,發(fā)揮學生的潛力。
綜上,高校的新聞宣傳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且復雜的活動,高校中負責新聞宣傳工作的相關人員亟需與時俱進,不斷加強宣傳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力、提高積極性、完善制度管理體系已刻不容緩,這樣才能讓新聞宣傳工作更好地服務于高校、有助于師生,反饋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