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雅 鹽城師范學院
手機界面設計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主要包含產(chǎn)品本身的UI 設計和用戶體驗設計兩方面。其中,良好的用戶體驗是產(chǎn)品推廣的巨大推動力量。為了增強手機用戶的體驗感,我們可以采用一些技術手段挖掘用戶的個性化需求,以提升手機界面設計的價值[1]。
用戶體驗是一個相對寬泛的概念。用戶的感官特征有聽覺、視覺和觸覺,不同感官對外部刺激會做出不一樣的反應。各種感官對外部世界的刺激會有很直接的感受,并且在接受與獲取信息時十分敏銳[2]。因此,在設計手機界面時,設計師要特別注意考慮用戶的感官特征,確保手機界面圖像、色彩和文字結構的設計貼合用戶的感官特征,采取容易被用戶接受的設計方案,讓用戶在使用手機時更加便捷。
情感是人的主體意識對外部世界的一種態(tài)度體驗。情感運作可以大體上分為三個層面:本能、行為與反思[3]。為了讓用戶有更好的情感體驗,設計師要對這三個層面分別加以關注。同時,值得注意的是情感體驗有很強的主觀色彩,受個體性別、年齡、受教育水平、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個體的情感體驗差異會十分明顯。因此,在設計手機界面時,設計師要充分考慮這些因素。為了帶給用戶更好的情感體驗,其可以采取更具普世化的色彩,給予用戶更多關懷。同時,設計師還要考慮到一些特殊群體的情感需求,如兒童用戶和老年用戶在手機使用上需要獲得的情感體驗有很大差別,而有生理缺陷的用戶,如聽障人士或視障人士,在手機使用上也會有完全不一樣的需求,設計師需要充分考慮上述因素。
用戶對手機的認知評價同樣是設計師需要考慮的因素。比如,常見的手機操作模式是否輕松便捷,手機的維修是否方便,手機界面的設置是否符合人性化色彩,這些都會直接影響用戶對手機使用的感受和評價。用戶的評價是很重要的反饋信息,既能夠成為手機界面設計的參照,又是設計師優(yōu)化界面設計的依據(jù)[4]。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當前手機界面在外觀設計上已經(jīng)越來越精美細致,設計師可以嘗試在保障手機使用視覺效果的前提下,更好地發(fā)揮功能性,優(yōu)化用戶的操作體驗。這會讓用戶對界面設計有更積極的評價,也是當前手機界面設計需要關注的要點。
手機界面和用戶之間會有一些相應的交互方式,接觸最多的是一些常規(guī)的交互方式。目前手機市場中觸屏手機最為常見,這是一種控制方便、操作簡單的指點設備,用戶利用手指觸摸屏幕就可以完成各種常規(guī)的界面操作。這個界面操作過程會用到一些普遍的操作方法,比如點擊、滑動、拖拽、長按移動等,這些操作模式十分方便,能讓用戶即刻獲得觸感,并得到相應的信息反饋。智能手機用戶用手就能實現(xiàn)基本操作。但是,在輸入操作時,對操作精細度的提升會讓部分用戶感覺到一定難度。在進行界面設計時,設計師首先要充分滿足用戶的這些常規(guī)交互需求,設計更加人性化的操作方法,提升用戶的綜合使用體驗。
這里所說的復雜交互方式,主要建立在基本操作交互的方式上,是手機用戶較少使用的潛在功能,常依靠一些觸控技術和傳感技術來實現(xiàn),如復雜的手勢控制,用敲擊、兩個拇指點擊、指關節(jié)畫出相對應的字母和圖形等手勢來開啟的部分功能。鏡像投屏和多屏互動這樣的方式也是一種發(fā)展趨勢。復雜交互通常是基于用戶更深層次或者更個性化的使用需求,比如,要在手機上進行相應的繪圖,或者需要完成屏幕截圖、圖形編輯等流程。復雜交互是用戶更深入地應用手機設備,發(fā)揮其內(nèi)在潛能和實用價值的過程。進行手機界面設計時,除了要滿足用戶最為基本的交互需求外,設計師還應進一步了解用戶可能需要的各種復雜交互需求,并盡可能讓原本復雜的交互在操作上更加簡單快捷,遵循這樣的設計理念可以讓用戶有更佳的體驗感。
多路徑交互通常是基于視線跟蹤、表情識別、語音識別、手勢輸入、感覺反饋等新的交互技術,允許用戶利用自身的內(nèi)在感覺和認知技能,使用多個交互通道,以并行、非精確方式與計算機系統(tǒng)進行交互[5]。這種交互方式更加高效便捷,促進了手機界面設計的發(fā)展。目前市場上主流的手機品牌在界面設計上已經(jīng)相對成熟,都能較好地滿足用戶的各種簡單交互需求,在復雜交互的設計上也在不斷優(yōu)化。但是,多路徑交互在界面設計上難度更大,這也是體現(xiàn)手機界面設計水平的要點。隨著手機界面設計的不斷發(fā)展,設計師要在多路徑設計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上多下功夫。這是體現(xiàn)設計水平的決定因素,也能夠直接決定用戶的使用感和體驗感。
手機界面設計有一些常見要素,設計師首先需要關注的便是手機的視覺設計,常見的視覺屬性有顏色、形狀、大小、位置等,通常以設計這些屬性來體現(xiàn)不同的視覺效果。視覺屬于感官感知層面,設計師要遵循圖案、顏色和低層特征分析機制,使用戶看到的界面易于操作,重要信息容易被識別,減少視覺干擾并防止視覺疲勞。同時,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師還要考慮情感因素,傳達整個設計的情感和理念,設計出符合用戶體驗的手機界面。
近年來,手機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手機屏幕的尺寸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并有越來越大的發(fā)展趨勢。觸摸屏手機從早期最為常見的4~5.5 英寸逐漸發(fā)展為當前的6 英寸;同時,屏幕比例也在不斷提升,甚至出現(xiàn)了一些極為個性化的產(chǎn)品。這些硬件的更新和優(yōu)化對界面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在界面設計上達到更好的視覺效果,滿足手機屏幕的尺寸和屏幕比例,手機界面設計需要不斷有新的形式和理念產(chǎn)生。這樣才能夠不斷優(yōu)化用戶體驗,讓手機從外觀到性能得到改善,讓用戶的使用感更強。
除了要滿足用戶的視覺感受,設計師還要考慮用戶的交互體驗。傳統(tǒng)的二維交互模式使用戶的可操作范圍受到限制。隨著手機在人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手機用戶也在逐漸被手機“訓練”,對基本的操作手法、每個按鍵的功能等越來越熟練。這樣的背景下,用戶的交互體驗會更傾向于有意識體驗的產(chǎn)生,即使用中能否產(chǎn)生某種“愉悅感”。
全屏幕識別技術在2019 年問世后快速占領市場,這一技術的產(chǎn)生讓用戶在手機使用上更加便捷高效,使用感也更好。這些新技術的不斷產(chǎn)生對優(yōu)化手機交互設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想要更好地實現(xiàn)對用戶的引導,提升用戶的使用感受,設計師可以更多地融入無意識體驗的設計。比如,設計師應確保設計加入不突兀,使用過程流暢自然,讓用戶第一次體驗就能夠快速地理解它的操作方式,并讓界面呈現(xiàn)用戶所需內(nèi)容,這就是較為合適的界面設計。此外,設計師還要強調(diào)界面設計的實用性和易用性。隨后,設計師可以根據(jù)用戶長期體驗的反饋,采納其中有用的信息,及時進行優(yōu)化和再設計。
情感體驗是相對主觀的,會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優(yōu)化手機界面設計,提升用戶的情感體驗時,設計師需要從多方面考量。想要提升用戶的情感體驗,設計師需要讓用戶在使用設備時產(chǎn)生某種愉悅感。這需要手機界面在層次上進行優(yōu)化,能夠彰顯用戶的自我形象,讓用戶實現(xiàn)某種個人滿足,留下良好的使用印象。由于情感的主觀性導致設計無法滿足每個人,所以設計師必須要確定目標用戶。在此基礎上,了解用戶的需求和目標就變得十分重要。用戶的目標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長期的目標更是難以把控,用戶的需求也存在個體差異性,且基數(shù)龐大,這就讓手機界面設計方法的可操作性受到時間、預算和任務規(guī)模的限制。此外,在落實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理念時,有些設計師會走得過遠,過于強調(diào)用戶的使用感受,而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人對新技術的適應能力和探索興趣。好的手機界面設計要綜合考慮這些要點,滿足用戶最為核心的情感需求;同時,利用對設計的優(yōu)化革新,實現(xiàn)對用戶的引導,使用戶形成良好的使用感,從而發(fā)揮用戶的主觀能動性[6]。
優(yōu)質的界面設計會讓設備使用更加方便快捷,能夠滿足用戶的各種基本需求。所以,設計師在優(yōu)化手機界面時,要以用戶的體驗作為參照和藍本,明確基本需求要點。設計師既要在視覺設計上更加美觀,帶給用戶使用上的愉悅感;又要能夠通過合理的設計提升用戶的交互體驗。此外,設計師要考慮用戶的情感體驗,滿足用戶最為核心的情感需求,同時,通過設計的優(yōu)化革新實現(xiàn)對用戶的引導。這也是以用戶體驗為出發(fā)點展開手機界面設計應達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