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棟
(浙江省嵊州市嵊州中學,浙江 嵊州 312400)
高中合唱基礎訓練,需要進行統(tǒng)一的合唱訓練、找好合唱時身心狀態(tài)、做好合唱時站姿訓練以及掌握合唱的呼吸方法,這樣可以促使合唱者能夠準確把握合唱內容,使合唱優(yōu)美動聽。在合唱基礎訓練中,需要注重高中生對合唱基本能力的掌握成效,并基于有針對性的訓練來完成合唱任務。
高中合唱基礎訓練實踐中,教學方式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但目前很多高中音樂教學中,對于教學方式的理解和運用也呈現(xiàn)出較大的差異,部分教學方式存在問題,導致高中合唱基礎訓練實效性的降低。合唱基礎訓練的開展,需要基于高中學生的聲音特點來進行設計。高中學生聲音處于童聲和成年聲音之間,更趨向于成年聲音,但沒有成年人聲音的渾厚和穩(wěn)定。在高中合唱基礎訓練過程中,如果教學方式不對,學生的聲音控制能力就難以提高,在合唱中容易出現(xiàn)跑調或者斷續(xù)等情況,對合唱效果產生較大影響。由于高中學生聲音的穩(wěn)定性不夠成熟,在教學中就需要基于這種實際情況,選擇適合高中學生合唱的曲目和演唱形式等,在基礎訓練中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完成演唱。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并未充分地考慮到學生的聲音發(fā)育特點,在合唱時沒有重點對如何把握聲音和氣息等方面進行重點講解和訓練,只是根據(jù)合唱理論知識來指導學生演唱,使合唱訓練質量難以令人滿意。
高中合唱基礎訓練,對于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和演唱技能的完善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在合唱訓練中通過科學有效的指導,可以幫助學生運用聲音和演唱技能去完成歌曲演繹。合唱基礎訓練的最核心內容,就是要做到“基礎”,也就是從最基本的演唱技能著手,指導學生去鍛煉如何塑造演唱聲音、提高音準水平,有效跟隨節(jié)奏節(jié)拍,控制自己的演唱氣息等[1]。上述內容都是合唱基礎訓練的關鍵,也是音樂教育的重點。合唱基礎訓練中,還要重視對高中學生音樂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在合唱時是集體演唱同一首歌曲,這種合唱會營造出獨唱所不能實現(xiàn)的一種氣氛的營造,讓學生可以更加勇敢地開口去完成歌曲演繹,也能夠較好地激發(fā)出學生的合唱熱情。合唱是一種集體性的歌曲演繹活動,在合唱基礎訓練中,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集體意識,能夠感受到合唱帶來的內心滿足感和成就感。
1.音準訓練
音準訓練是高中合唱基礎訓練的重要方面,通過音準訓練可以讓學生更準確地把握歌曲的曲調,避免出現(xiàn)跑調現(xiàn)象。音準訓練包括了單音訓練、音程訓練和和弦訓練等內容。單音訓練就是讓學生可以在老師指導下,完成每個音符的聽覺訓練。在老師彈奏出一個音符后,學生不僅能夠準確地重復,也可以準確說出是哪個音符,這對于學生后期進行合唱演練來說是十分重要的[2]。單音訓練中,可以通過高低音的變化,讓學生熟悉每個音準。當學生熟悉后,音樂教師可以加快這種單音的變化速度,縮短學生的思考和反應時間,從而鍛煉出學生良好的辨音能力。音程訓練主要是針對聲音的音程,讓學生可以基于聲音的“度”來把握合唱要領。音程是前后兩個單音,在樂譜上的距離,也就是聲音變化的幅度。在基礎訓練中,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在口腔中發(fā)出“啊……”的聲音,來感受這種音程變化的特點。一般來說,音程也會有不同區(qū)別,有的音程整體上都保持平穩(wěn),而有的音程則需要在最后一個單音的演唱中將聲音降下來。通過音程訓練可以顯著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把握能力,可以更好地處理各種曲調的變化。和弦訓練則是通過不同音高音符的結合,形成更具表現(xiàn)力和厚重性的樂曲效果,在合唱基礎訓練中應當開展和弦訓練,讓學生可以提高對聲音的敏感性,并可以感受到不同音高音符融合的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實踐演唱[3]。
2.節(jié)奏訓練
高中合唱基礎訓練中,對于音樂的節(jié)奏感悟和掌握也是至關重要的。節(jié)奏是音樂演繹的一種規(guī)律,也是演唱中的關鍵。把握音樂的旋律就必須進行節(jié)奏訓練。節(jié)奏也可以稱之為拍子,就是基于合唱樂曲的斷續(xù)關系,使合唱可以呈現(xiàn)出抑揚頓挫之感。在節(jié)奏訓練時,可以讓學生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跟隨樂曲進行打拍子,并同時念出:“噠噠……噠噠噠……”這樣的節(jié)奏。在節(jié)奏訓練中也可以讓學生結合聽覺訓練,將所聽到的樂曲的節(jié)奏記憶下來。音樂教師可以彈奏一小段簡單的節(jié)奏讓學生去感受節(jié)奏的特點,然后逐漸增加訓練的難度,鍛煉學生在合唱時對節(jié)奏的整體把控效果。
3.聲音訓練
聲音是合唱的靈魂,任何的合唱內容最終都要落實在聲音上。在聲音訓練過程中,要結合音準和節(jié)奏等相關內容,加強學生對聲音的運用和掌控能力。合唱基礎訓練中,對于聲音的要求較之獨唱有所不同,由于合唱是很多人聲音的一種結合,需要強調聲音的統(tǒng)一性,也就是所有合唱參與者,不僅要注重自己聲音的發(fā)出效果,也要將聲音融入合唱集體當中,避免個別聲音與眾不同造成的合唱效果降低[4]。聲音的表現(xiàn)上,要符合合唱曲目的演繹需求和特點,如激昂亢奮的合唱曲目中,聲音也要保持渾厚和高亢,而在是抒情曲目的合唱中,聲音要放柔和,使感情更為飽滿。合唱基礎訓練中,可以通過“哼鳴”訓練和強弱聲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聲音效果。哼鳴訓練是通過對學生口腔、鼻腔和嗓子等生理結構的訓練,使其能夠按照演唱者的意圖進行聲音的發(fā)出、調轉和收回等一系列的過程。在哼鳴訓練中,音樂教師要指導學生盡量放松自己的狀態(tài),讓聲音的發(fā)出更為流暢和自然。口腔應保持一個空間度,在哼鳴練習時,可以讓學生去感受自己鼻腔、口腔等部位的震顫情況,也就是肌肉在聲音發(fā)出時的一種不斷的收縮和放松的交替狀態(tài)。哼唱時也要做到一種身體上的共鳴,也就是聲音的氣息要由內而外發(fā)出,做多氣息與聲音的融合。強弱聲訓練,是通過對聲音強弱的把握,來完成合唱曲目。強弱聲與演唱者口腔打開的大小和快慢有直接的聯(lián)系。在聲音基礎訓練中,音樂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哼鳴的過程中去感受口腔發(fā)生變化帶來的聲音改變,并在訓練中要讓學生掌握如何將聲音的發(fā)出控制在口腔的不同部位,通過調整唇部張合來完成聲音強弱的控制。
高中合唱基礎訓練中,需要音樂教師引導學生找好合唱時的身心狀態(tài)。身心狀態(tài)不是一種技巧聯(lián)系,而是基于合唱需求,將演唱者的身體、情緒等調整到最佳,從而可以在合唱時更好地發(fā)揮出演唱中的各種要素,如音色、音調、節(jié)奏、強弱等內容。良好的合唱狀態(tài),可以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合唱演繹中,并能夠準確地展示各種合唱技巧。身心狀態(tài)越是放松和自然,就越能夠增強合唱效果。合唱是對于演唱者肌肉組織、心理和情緒等多方面的一種綜合性的要求,需要身心可以形成一種和諧統(tǒng)一的形態(tài),而合唱就是在這樣一種狀態(tài)下,將曲目演繹出來[5]。合唱時,學生要保持身體和情緒處于一種積極興奮的情況下,這樣有助于更好地調動各個身體器官配合合唱時的發(fā)聲、氣息運用等。在全身心投入狀態(tài)下,聲音仿佛不再是口腔、鼻腔等組織部位的專屬,而是成為整個身體共同機能的一種發(fā)揮,就如眼睛也可以成為聲音呈現(xiàn)的重要媒介,讓整個合唱都由內而外地散發(fā)出來。合唱時的狀態(tài),也是學生真正將歌曲融入生命的一種渠道,在氣息運用上可以仿佛置身于花?;蛘吲艿乐?,通過呼吸來完成,這樣的一種融于自然的狀態(tài),讓合唱充滿著生機與活力。
高中合唱基礎訓練中,保持良好的站姿,有助于提高合唱效果。站立是每個人都會的一種基本能力,但對于合唱而言,與合唱站姿是不同的概念。合唱站姿需要保持一種身體的協(xié)調性,合唱者的頭部、胸、脊背、腹部、臀部等,都是合唱時發(fā)力的關鍵部位。如果站姿不正確,將會直接影響到合唱的效果。合唱是聲音與氣息從身體中凝聚并發(fā)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身體姿勢會與合唱形成一種力量上的沖突,也就是基于身體的姿勢才能夠保證聲音與氣息的穩(wěn)定和準確[6]。在合唱中,每個人都會感受到身體各個部位的緊張,以及在合唱過程中,腹部、胸腔等部位出現(xiàn)的用力和變化。在合唱吐氣和吸氣中,最明顯的就是腹部也會呈現(xiàn)一種收緊和凸出,胸腔也會擴張和緊縮。合唱站姿會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身體各個部位來完成對合唱的呈現(xiàn)和控制。站姿會形成一種重要的身體支撐,使合唱過程中,演唱者的用力更加均勻,從而可以更好地發(fā)出聲音、跟隨節(jié)奏、調整氣息,使合唱效果更好。
高質量的合唱可以帶給聽眾良好的聽覺體驗,這種體驗與合唱者呼吸的掌握和運用密切相關。呼吸本身是一種人類生存本能,但在合唱過程中,需要基于合唱需要來進行呼吸調整,這就涉及呼吸方法的掌握和運用。呼吸會影響到合唱者的聲音連貫性、音色呈現(xiàn)、節(jié)奏準確等多個層面。呼吸方法掌握不恰當,會導致合唱無法流暢完成的情況。呼吸是合唱聲音發(fā)出的重要基礎,發(fā)聲就是伴隨著呼吸進行的。在合唱中,音樂教師要指導學生,通過對呼吸力度、節(jié)奏等方面的把握,來使呼吸成為合唱的重要基礎。呼吸依賴的是肺部和腰腹部活動,也就是肺部張合過程中,對聲音進行輔助,使合唱的聲音可以融入呼吸過程中去進行呈現(xiàn),也就是在合唱過程中所感受到的聲音氣力狀態(tài)。其中,吸氣和吐氣運用方面也要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比如吸氣盡量避免抬肩,感受腰腹部的脹感;吐氣不放松腹部力量,過程中學會吸氣狀態(tài)的保持,從而能夠全面提高學生對氣息的掌控能力。
高中合唱基礎訓練的實踐,要基于現(xiàn)在高中合唱教育中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并從合唱基礎技能角度去進行完善。高中合唱屬于一種集體性的演唱過程,這就對每個演唱者對合唱的把握情況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需要高中學生可以通過基礎訓練進行有效掌握和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