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文惠
新媒體是一種計算機通信技術、廣播數據技術等新興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tài),通過互聯網、寬帶局域網、無線通信網、衛(wèi)星等渠道,以電腦、手機、數字電視等設備為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形態(tài)。隨著新媒體時代發(fā)展,檔案文化正以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融入社會和百姓生活,塑造著檔案館的時代形象,因此,研究新媒體環(huán)境中檔案文化傳播模式,成為新時代檔案部門必須關注的課題。
檔案的基本屬性決定了其在文化傳播過程中的特有功能。我國眾多的綜合檔案館和專業(yè)檔案館中很多都已經實現檔案信息資源數字化。例如,上海檔案館目前擁有超過1億的數字檔案信息資源。上海檔案信息網站首頁在“檔案政務”“檔案法規(guī)”“檔案指南”等基礎業(yè)務欄目的基礎上,還設立了“上海記憶”“網上調查”“上海歷史上的今天”“檔案影響dvd”等特色專欄,將枯燥的二維檔案資料轉化為有趣的三維文化資源,為檔案文化傳播創(chuàng)造了典范,訪問量達到2900余萬次。
檔案界積極嘗試應用手機媒體、網絡媒體、網絡電視等新媒體開展檔案文化傳播。2018年,漳州市檔案局官方抖音號“漳州檔案”重磅上線,并在該平臺上首發(fā)《漳州檔案知多少》視頻,在 10 分鐘內達到 8.9 萬點擊量,成為漳州市檔案局進行檔案文化新媒體傳播的創(chuàng)舉。近年來,漳州檔案局積極構建檔案文化傳播矩陣,全面進軍新媒體大平臺。在漳州電視臺、漳州新聞網開設“漳州檔案”專欄,重點推出“海峽記憶”“漳州檔案”微信公眾號、“漳州檔案”官方微博、“漳州檔案”APP 和漳州市檔案網。同時在直播領域率先破冰,申請同名官方賬號進行現場直播,獲得了一致認可。
新媒體時代,手機是鏈接生活與信息的第一手通道,因此檔案部門應該利用好這一渠道,積極開發(fā)以檔案為主題的手機APP。該APP可以按照主題、類型、受眾喜好等進行分類,比如就年份、形式等類目進行一次搜索,然后再依據需要展開檔案詳細信息的二次搜索,既方便快速查詢檔案內容,又確保檔案使用安全。
“抖音”“快手”“火山小視頻”等近年來已成為各大APP排行榜單的前列,追根溯源是因為其畫面生動形象、內容短小精煉。檔案部門可以借助其優(yōu)勢,加強與短視頻方的合作,將專業(yè)化的數字技術和獨特性的檔內容有效融合,推出具有人文內涵的短視頻節(jié)目,以檔案的獨特魅力占據短視頻領域的一席之地。同時,也可以在熱門短視頻門戶網站,增加檔案類廣告,進一步獲取網民們的青睞。
新媒體時代,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更能吸引年輕人的關注,檔案部門應積極開通官方微博和微信公眾號,通過實時動態(tài)發(fā)布、熱點話題參與、主題活動開展等形式拉近檔案文化與年輕人的距離。比如,開設檔案傳話廳、公民檔案專欄、說出你和檔案的故事等欄目,讓公眾參與到與檔案相關的活動中,在了解檔案的過程中傳播檔案文化。檔案館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中設置趣味活動,實行獎勵制度,激發(fā)市民參與的積極性。
在信息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人們不是在忙著整合傳播信息,就是在接受吸收信息,而利用乘坐交通工具的碎片時間填充信息成為很多人的首選。移動交通廣播電臺就是抓住這種碎片化時間進行文化輸出,既幫助人們打發(fā)了零散時間,又向人們傳輸了知識。檔案館可以加大與移動車載媒體的溝通合作,將檔案信息植入到移動媒體客戶端中,讓檔案文化隨時隨地地融入到人們的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