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玥
眾所周知,貝多芬是聞名世界的德國作曲家以及鋼琴演奏家。他的鋼琴奏鳴曲在其音樂創(chuàng)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過選取其早期奏鳴曲代表作品op2.no.2第一樂章來論述一下他早期奏鳴曲音樂風格及其特點。為了更進一步理解貝多芬早期奏鳴曲音樂風格及其特點,文章將對op2.no.2 第一樂章音樂語言分析(調式調性、和聲曲式結構、旋律的戲劇性、聲音力度與節(jié)奏)進行分析,最后對貝多芬奏鳴曲op2.no.2 第一樂章演奏技巧與技術難點分析,以此來達到學習音樂的目的。
貝多芬生于1770 年12 月16 日。他的家鄉(xiāng)坐落在萊茵河畔的波恩城,同時,他也是世界知名的作曲家以及鋼琴演奏家。他所創(chuàng)作的鋼琴奏鳴曲在其音樂創(chuàng)作的道路上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后世將其稱為音樂中“新約”圣經(jīng)。他在創(chuàng)造性地繼承和發(fā)展前輩的優(yōu)秀成果的基礎上,比如他在繼承的基礎上吸收了亨德爾音樂的英雄性以及群眾性的特征,同時,他也借鑒了莫扎特深入人心的心理塑造與濃厚的抒情等等,從而逐漸形成并由此創(chuàng)立了屬于貝多芬獨特的音樂風格與音樂特點。在這風格與特點中包含了濃郁且鮮明的民族特征與貼切時政的時代感;與此同時,他的音樂也讓我們體會到音樂美感和真情流露的情感,故而人們稱貝多芬為連接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一座堅固的橋梁。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早期的創(chuàng)作在1792 年—1800 年期間,也就是貝多芬在維也納早年歲月。這個時期,影響歐洲最深的歷史事件是1789 年爆發(fā)血腥的法國大革命,各地燃起熊熊的戰(zhàn)火。金世界傾塌,人類思考和構建世界的方式所發(fā)生的變化同樣劇烈。貝多芬早期維也納風格的創(chuàng)作具有探索意義。他的早期鋼琴奏鳴曲主要包括1792 至1800 年創(chuàng)作的八首鋼琴奏鳴曲??v觀貝多芬早期的鋼琴奏鳴曲,可以很容易體會到他的音樂風格,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首先就是包含著傳統(tǒng)與時代的創(chuàng)新相融合的特征。他在繼承前輩音樂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了自己獨有的音樂風格,也就是包含著個人的平等、自由、民主、博愛等等啟蒙主義的精神。最后就是他早期的奏鳴曲風格也從側面反映了他深受海頓與莫扎特的古典主義的質樸和嚴謹作風影響,而且從他的音樂旋律上也可以窺探他承襲了前輩開創(chuàng)的動機開展手法以及深情的旋律,由此逐漸形成質樸簡潔、熱烈豪放的音樂特征。
貝多芬奏鳴曲op2.no.2 也可以稱為A 大調第二鋼琴鳴奏曲。它誕生背景源于歐洲的18 世紀中葉。那個時期的歐洲面臨著巨大的社會政治變革,因為當時的歐洲政治經(jīng)濟文化。伴隨著民主革命的到來,民主思想開始漸漸形成。生于1770 年的貝多芬依靠著自己的音樂天才細胞,同時也浸潤著前輩的優(yōu)秀的成果,他在藝術的道路上穩(wěn)步前行。他對共和思想深信不疑,熱烈擁護,并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充滿時代氣息的重要作品。貝多芬早期的鋼琴奏鳴曲,離不開古典樂派大師的音樂滋養(yǎng)。貝多芬一開始模仿海頓的主題發(fā)展和莫扎特的旋律的線條與豐滿,與他們的作品風格相似。貝多芬卻不止于此,貝多芬開頭四首都使用了四樂章。我們可以看出來貝多芬早期的鋼琴奏鳴曲的構思,結構,細節(jié)都是豐富宏偉的。與此同時,他也廣泛地采用了多種音樂體裁,從而明確地彰顯了鋼琴的表現(xiàn)力。鋼琴奏鳴曲op2.no.2 就是這一時期的重要代表作品。這部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貝多芬吸收了民主革命中先進的思想,創(chuàng)造性地將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思想融合,實現(xiàn)了個性解放。在孫祖洪和易希平《貝多芬〈第二鋼琴奏鳴曲〉藝術特色解析——以〈第二鋼琴奏鳴曲〉(作品2 之2)第三樂章為核心》一文中提到其32 首鋼琴奏鳴曲被譽為音樂史上的《新約全書》。
《第二鋼琴奏鳴曲》創(chuàng)作在1795 年,是(奏鳴曲op2.no.2)貝多芬早期鳴奏曲代表作品之一。在這部作品中集中地體現(xiàn)了其音樂作品中的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思想相融合的典型特征。我們可以通過對音樂作品的學習中可以感悟到《第二鋼琴奏鳴曲》的調式調性、和聲曲式結構以及旋律中所包含的濃厚的戲劇性特征還有最后在這首鋼琴鳴奏曲的所體現(xiàn)的聲音的力度以及節(jié)奏的快感等等。所以,我們可以總結為以上的變化都可以為貝多芬藝術觀的轉變奠定了基礎,也就是在金英《淺析貝多芬〈第二鋼琴奏鳴曲〉》一文中所提及的“在傳統(tǒng)基礎上的突破、創(chuàng)新、發(fā)展,進一步創(chuàng)造和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痹谛蕾p整首音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明顯體會并感受到這部作品中所要傳達出來的明朗的聲音。與此同時,在整首音樂作品中還貫穿交織著青春律動以及率性的鋼琴,其中也透露出新一代年輕人心中所懷揣對未來滿滿的憧憬與希望。文章選取《第二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這一樂章是活潑的快板,由奏鳴曲式的手法寫出來。
《第二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憑借著主題的豐富性和規(guī)模的宏大性為我們展示出了貝多芬深入生活的喜悅以及內心深處的熾熱的情感。樂章在調式調性方面,首先從主題方面來說,整個樂章屬于活潑的快板,屬于A 大調,2/4 拍。接下來慢慢進入到了帶有微微哀愁感的副主題中,這樣就使得原有的E 大調被其e 小調所取替,從而進入到了不穩(wěn)定的轉調中去。這時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此樂章的躁動不安。這樣就與單純快樂的主要主題形成強烈的反差與對比。繼而整首音樂作品就進入到了展開部中。在這一部分其調式調性就充滿了力度感。通過這樣對音樂作品的層層分析,我們可以體會并感受到整部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機智趣味性以及快活充滿活力,律動感。從而讓我們體會到音樂中所具有的那種男性所爆發(fā)出的氣概和決斷力。
整個樂章包含了主題、連接部、副題、結束部、展開部、再現(xiàn)部這幾個部分。首先從主題部說起。在主題之前包含著8 小節(jié)的引子。這些引子通過細碎的片段連接起來為我們呈現(xiàn)出愉快的主題。而引子一是包含速度型的引子。在這個引子中通過采用動機的抑揚以及運用快速音符來做到呼應。這時就需要鋼琴演奏者雙手齊奏一個下降旋律。這樣就會讓結構明確且堅定,與此同時也不乏活潑氣質。這種引子我們可以體會到其帶有的好似號角響起的聲音的特質。接下來就進入了連接部。連接部通過材料的鮮明的對比從而起到承上啟下,首尾應和的作用。通過前期的不斷醞釀,然后將進入到副題部分。這一部分主要包括連續(xù)的轉調二形成的開放性的樂句。這樣進一步就使音樂具有浪漫性的和聲語言。在副主題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稍帶苦惱與憂愁的情緒。在這種情緒中,我們可以明顯地體會到情緒的跌宕起伏以及不確定性。而后就進入到了結束部。在這一部分中包含三個主題因素。而且這種主題因素呈現(xiàn)出不斷減弱的趨勢的特征。在第一主題因素中通過采用八度技巧來表現(xiàn)出強烈的情緒。在第二主題因素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第二主題因素又回到了第一主題因素中的活潑情感中。接下來就是最后一個主題因素。在這一主題因素中,音樂慢慢變得安靜起來。在結束部這一部分總我們可以體會到一種穩(wěn)定感,從而奠定了E 大調的調式調性。然后就慢慢進入了展開部。在這一部分中,通過采用引子進而獲得了強有力的戲劇性效果。最后就進入了再現(xiàn)部。在這一部分中由和弦引出,從而悠揚婉轉。
通過以上對《第二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調式調性以及和聲曲式結構這兩方面分析,我們可以明顯地體會到音樂中所蘊含的旋律的戲劇性。這些戲劇性的呈現(xiàn)就是從主題、連接部、副題、結束部、展開部、再現(xiàn)部所采用的引子、轉調以及和弦這些方面體現(xiàn)出來,我們明顯地感覺到音樂從浪漫活潑到悠揚婉轉,可以體會到音樂中蘊含的戲劇性效果。
聲音的力度以及節(jié)奏也可以通過分析樂章的調式調性、和聲曲式結構以及旋律的戲劇性。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在這一樂章中,聲音的力度是具有明朗的聲音。與此同時,在整首音樂作品中還貫穿交織著青春律動以及率性的鋼琴,其中也透露出新一代年輕人心中所懷揣對未來滿滿的憧憬與希望。文章選取《第二鋼琴奏鳴曲》的第一樂章,這一樂章是活潑的快板,由奏鳴曲式的手法寫出來。在這一樂章中所體現(xiàn)的是青春的活力,彰顯著貝多芬獨有著個性解放的特征,為年輕人追求未來的希望奠定了情感基調。這首作品體現(xiàn)著躁動不安,追求自由與解放。
說到對貝多芬奏鳴曲op2.no.2 第一樂章演奏技巧與技術難點分析,筆者認為要想很好地演奏這一樂章就必須做到在慢練中不斷提升自己演奏技巧。在演奏op2.no2 第一樂章前10 小節(jié)時首先要把握好整體速度,音符與休止符之間時值節(jié)奏準確,十六分音符的下行跑動要顆粒清晰,不要粘在一起,下行八度的觸鍵要有彈性,引子這幾小節(jié)要把這個作品青春向上、激揚的氣息表達出來,要很好地演奏好引子以及在轉調的過程中,從而很好闡釋音樂作品。
在呈示段的主題句部分(11-31 小節(jié)),一個為三聲部的片段,當我們在彈奏的時候要做到把主題旋律突顯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旋律先是由右手的外聲部轉換到左手進行再轉換到右手外聲部。這時右手的雙聲部演奏過程中是考驗三四五指的獨立性的時候,我們在練習過程中先把旋律聲部拿出來進行練習,其次把單手彈奏雙聲部的地方分成雙手演奏,把每個聲部走向彈清楚,依次加入其他聲部,耳朵要聽和聲走向,左右手的相互交織呼應,旋律聲部的線條感都要清晰明了,旋律下鍵一定要夠快速,手腕靈活,力量通過身體和胳膊往前輸送,才能讓旋律更明顯,歌唱性更強。
在呈示段連接部分其中一小段(32-38 小節(jié)),這一段的技術難點在于它全是左右手交替上行三連音跑動,對演奏者來說是一個難點,首先我們要使用正確的指法和正確的節(jié)拍進行演奏,其次在訓練過程中手指跑動換指時動作要迅速,可以進行慢速度快下鍵訓練,感受到指尖的瞬間爆發(fā)力,感受到力量通過指尖在進行傳遞,使每個音的顆粒性很強,胳膊和手臂一定放松,胳膊要主動移動,手指主動去找下一個音符這樣力量都集中在手指間,跑動的速度就會更快更清晰。
在呈示段的副主題和展開段的調性展開部分,左右手都出現(xiàn)了同樣的技術難點。這個難點的左手都是伴奏部分,如何做到左手伴奏部分不蓋住右手旋律部分,讓左右手的聲音比例聽著協(xié)調很重要。伴奏部分演奏能一直保持節(jié)奏上的均勻和綿延不絕是考驗演奏者內功的關鍵。右手的旋律聲音觸鍵要深,要有內在的精神而不單單只是吧旋律彈得大聲就好,左手在練習時手型稍微收攏些,胳膊可以放松帶動起來,有利于力量更好集中于手指上。右手在練習過程中做到慢速慢觸鍵連奏,手指在琴鍵上停留久一點。左右手一起彈奏時聲音一定要控制好比例。
筆者認為這個樂章最難的地方在于展開段的延伸(191-198 小節(jié)),速度,節(jié)奏感,律動性較強,在下面練習時節(jié)奏感一定要準確,一開始是一組十六分音符的三連音加上八度裝飾音組成的。因為距離較遠,彈奏時很容易碰錯音,聲音很飄,沒時間觸鍵下去,手腕和胳膊緊等情況出現(xiàn)。我們在下面訓練中慢練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速度一點點加上去切記不能經(jīng)常快速練習,彈奏時胳膊手腕放松,手掌收攏,手指換指時速度要快,要做到來得及發(fā)來的及拖來得及傳,這樣保證了聲音的質量。其次,在彈十六分音符的三連音時,頭音的聲音必須彈出來,這樣節(jié)奏感更容易把握住。在202-209 小節(jié)處,右手要彈出帶有力度對比了和弦跳音,這里的旋律聲部就是這個和弦的外音,我們要做到和弦清晰彈奏時五指的旋律聲部要明顯,在練習過程中多把123 指貼鍵彈,45 指多快速下鍵,然后聽旋律走向,控制每個和弦的聲音。
上述幾點是對貝多芬奏鳴曲OP2.NO2 第一樂章的演奏技巧和技術難點分析,筆者認為這幾點是這一樂章的難點與重點練習部分,在下面練習時要花一定的時間慢練。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這樣類似的問題,我們要學會舉一反三,為了在演奏作品精神內涵上有更大的幫助。
文章通過對op2.no.2 第一樂章音樂語言分析(調式調性、和聲曲式結構、旋律的戲劇性、聲音力度與節(jié)奏)進行分析,最后對貝多芬奏鳴曲op2.no.2 第一樂章演奏技巧與技術難點分析從而很好地達到了理解貝多芬早期奏鳴曲音樂風格及其特點。為后續(xù)學習欣賞貝多芬中期和晚期奏鳴曲打下了一定基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