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洋
(沈陽市裝備制造工程學校,遼寧 沈陽 110024)
針對中職學生文化成績相對較低、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問題,教師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認知,促使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找到切入點,明確學習的任務和目標,充分挖掘物理學科的學習方法和技巧,并且還要注重結合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物理、將物理應用到生活中,進而增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成為專業(yè)性技術人才。
在中職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學科方向、學習規(guī)劃、就業(yè)方向等因素,幫助學生通過具體的物理學科學習鍛煉實踐能力,保證中職學生在具體學習過程中,可以提升學習興趣、增強物理意識,認識到物理學科的學習價值和作用,并且以物理學科的知識為基礎,開展高效學習活動,促使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到發(fā)展與提升,進而幫助學生成為高精尖人才,更好地服務于企業(yè)、社會、國家[1]。在中職物理學科中,物理知識范圍主要包括:電學、力學、熱學、磁學等幾個大板塊,針對不同的中職技能型專業(yè),會用到不同的物理學科知識,因此,在中職階段進行物理學科教學活動,具有十分必要的價值和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也是開展高效學習的重要前提。要想學好物理學科知識,良好地應用物理學科內容,教師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意識,增強物理認知,充分鍛煉中職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幫助學生以最優(yōu)的物理技能走向工作崗位。
在具體教學活動中,由于中職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影響,在開展物理教學時,過于注重對物理學科理論知識的教學,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動力難以提升、建立。物理學科本身就是一門邏輯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物理的實驗是體現(xiàn)物理知識的重要手段,而實踐是進行物理實驗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單純地讓學生以背誦、記憶的方法學習物理知識,并不會取得良好的成績,也不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學習的自信心、對課堂學習缺乏積極性,導致優(yōu)秀專業(yè)人才無法得到科學培養(yǎng)[2]。
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具備多元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促使教師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為學生呈現(xiàn)出多元化、多樣性的教學資源,促使學生的物理學習體驗得到豐富。但是在實際的中職物理教學過程中,課堂教學氛圍過于沉悶、固化,不能激發(fā)起中職學生的學習和探究興趣;無法幫助學生進行新穎、獨特的學習活動,導致中職物理課堂教學缺乏生機,從而影響中職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成效,不能為學生深入學習其他學科打下基礎。
中職院校的課程教學安排存在不合理性,最重要的原因是:對人才培養(yǎng)工作過于重視,而導致“病態(tài)”教育理念的出現(xiàn)[3]。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不能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導致學生的學習得不到良好規(guī)劃,在對物理學科教學課程安排上也處于混亂狀態(tài),不能幫助中職學生合理規(guī)劃學習物理學科的時間。在課程安排上也存在不合理,教師只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完成教學任務,在具體課程教學中,不能引導學生充分運用物理知識,不能將物理知識與其他學科進行銜接,導致中職學生物理學習能力相對較弱。
物理概念是開啟物理實踐學習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綜合認知等,為學生設計出詳細的物理概念學習方案。物理概念具有抽象性和理論性特點,中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覺得枯燥、乏味,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為了幫助中職學生可以通過學習物理概念,奠定好學習的基礎,通過鍛煉中職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來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知識掌握能力。教師可以采用“比較法”來鍛煉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通過具體的實驗比較過程,幫助學生分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知識。另外,教師還可以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為學生提供合作學習與討論的平臺,讓學生在集體的力量下,深入學習物理學科知識、掌握物理學科概念,有效提高中職學生對物理學概念應用的效率[4]。
例如:在學習“電學”物理相關知識時,教師通過運用“比較法”,可以提高電子技術專業(yè)中職學生的物理水平,促使學生的本專業(yè)學科知識在物理知識的促進下,得到夯實與鍛煉,幫助中職學生提升物理學科綜合水平。另外,中職學生一旦掌握了物理理論知識,就可以充分調動學科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運用物理思維,理解和探究其他學科知識,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科意識。
中職院校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主要陣地,要結合當前教育教學的形勢,以及社會、企業(yè)對專業(yè)技術型人才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優(yōu)秀的高精尖人才[5]。因此,在實踐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實踐學習機會,增加實踐練習次數(shù),促使學習活動得到有效優(yōu)化,幫助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積累經(jīng)驗、應用知識、鍛煉技能,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物理綜合能力。首先,教師要逐步滲透實踐理念,要引導學生自主投入到實踐學習中,幫助學生掌握實踐學習所具備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興趣。其次,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學習物理學科知識后,可以有“用武之地”,促使學生在實驗應用過程中,找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進行及時地改正和提升。最后,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實踐能力提升平臺,讓學生可以在具體的實踐學習平臺上,進行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討論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科實踐能力。
例如:中職汽修專業(yè)的學生在學習“電路”相關知識時,對于汽車電路學習存在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對開關控制電源和串聯(lián)、并聯(lián)電路進行深入學習和實踐訓練,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使學生在具體的實踐訓練中,提高物理知識實踐應用能力。
中職物理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組織力和指導力,通過組織開展實踐教學活動,鍛煉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促使中職院校學生可以以物理學科為突破口,提高物理學科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水平,進而促進中職學生在學習本專業(yè)其他學科時,起到互相促進的作用,從而提高中職學生的總體能力[6]。教師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進而激發(fā)中職學生的實踐探究意識,有效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與此同時,作為物理知識傳授者,教師要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認識到實踐能力的鍛煉,可以依靠學生自身來完成,并且可以取得良好的學習成果,進而增強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教師要保證學生在進行物理知識學習時,可以得到最大的“利益”,幫助中職學生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得到人格和德行的充分培養(yǎng),以增強中職學生的核心競爭力。
例如:在學習物理學科的“力學——重力”知識時,為了幫助學生可以保持精力開展學習,教師運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播放相關的教學視頻,并進行問題設置:1.石頭向山下滾落;2.瀑布向低處流淌;3.雨水從空中降下,這些都是什么原理呢?在解答這些問題時,中職學生既可以對重力學概念進行學習,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意識、實踐能力,幫助學生在具體探究過程中,掌握重力的本質和特性[7]。特別是對于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更可以利用物理“重力”知識,來幫助學生牢固學習本專業(yè)知識,促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和提升,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在我國就業(yè)形勢日趨激烈的情況下,中職院校在開展具體教學時,要遵循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突破人才培養(yǎng)瓶頸,鼓勵學生在具體學習中,提高自身綜合技能,特別是在學習物理知識時,教師要注重鍛煉和提升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將中職學生培養(yǎng)成為技能型優(yōu)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