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斌
(甘肅省東鄉(xiāng)族自治縣趙家小學,甘肅 東鄉(xiāng)族自治縣 731400)
自新課改革教育的實施以來,人們開始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意識到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太過片面,不利于學生今后的人生發(fā)展。所以,當前時代對小學生的教育摒棄傳統(tǒng)教育觀念,逐漸以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思維水平、擁有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為主。小學語文教師也在結合自身專業(yè),不斷地學習創(chuàng)新,在教學中尊重學生主體,因材施教,力求為學生打造一個富有趣味性的語文課堂。
所謂“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論學習的是何科目,只要有了興趣,學習就會事半功倍。隨著新課改革教育的實施與深化,人們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要求也越來越高,那么,在課堂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十分重要,因此,快樂教學法就從一眾教學手法中脫穎而出。
所謂快樂教學法,就是為學生打造具有趣味性的教學課堂,利用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從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將知識真實吸收,從而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利用快樂教學法的優(yōu)勢在于,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所學到的知識會深刻的記憶,還能有效緩解學生學習壓力,讓學生從根本上理解知識、感受知識的本質,有助于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進步。學生在學習與生活中不免會遇到一些阻礙,這些阻礙可能會導致學生喪失對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快樂教學法能大大改善這一現(xiàn)象,通過快樂教學法,教導學生抱著樂觀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遇到困難勇敢克服。
一堂課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環(huán)就是課程導入,有效的課程導入對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十分有利。課程導入的時間多半在十分鐘以內,想要在有限的時間達成集中學生課堂注意力的目標,就需要語文教師結合自身專業(yè),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改善教學手法,利用快樂教學法提升課堂導入的趣味性,在短短十分鐘內最高限度的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首先,可以利用當前時代較為有效的多媒體教學方式,將課文中枯燥乏味的文字知識轉變?yōu)閳D片、視頻或是音頻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有利于學生理解接受。例如,在教學進行到《動物王國開大會》時,教師可以為學生通過多媒體觀看各種森林中動物的視頻及圖片,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生靈的魅力,對一些從未見過的動物有一定了解,拓展學生知識面,然后在學生有了興趣之后,導入本堂課程內容,能大大提升教學效果。
小學生正是喜歡聽故事的時期,對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有著濃厚的興趣,對此,教師可以結合小學生的這一特點,利用故事的形式導入課程。例如,在學習到《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講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由來的神話故事,比如端午節(jié)的屈原故事、中秋節(jié)的嫦娥奔月故事與后羿射日故事等等,激發(fā)學生對傳統(tǒng)節(jié)日深入學習的興趣,然后導入課堂教學內容,能使教學事半功倍[1]。
當前教育中,情景式教育是被運用范圍最廣,效率最出眾的教學手法之一。想要在小學語文中達成快樂教學的目標,利用好情境式教學是最佳途徑。所謂情境式教學手法,就是將課本中的文字轉化為情境,通過創(chuàng)設場景,讓學生直觀理解吸收知識。結合圖文,實景再現(xiàn)文中的對話與內涵。那么,想要完美實施情境式教學,就要從多個方面著手。一堂優(yōu)秀教學的基礎就是要完善教學目標,以教材內容《金色的草地》為例,教學目標應當簡明扼要,如:通過本堂課認識生字,并可以正確讀寫、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學習并理解課文內容、能夠流暢的朗讀全本,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深入學習,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養(yǎng)成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環(huán)境的意識[2]。
然后,教師進行愉快的課堂導入,圍繞著文章內容構建情境,拋出問題讓學生聯(lián)想大自然中的草地,花朵,和煦的風。利用多媒體播放悠揚的音樂,讓學生閉眼傾聽,仿佛真實身處在大自然中。隨后進入本堂課的主題:金色的草地。讓學生自主閱讀文章,在學生閱讀中教師不多加干涉,突出學生主體地位,落實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然后引導學生將不認識的生字和生詞記錄下來,之后由教師統(tǒng)一講解。在學生閱讀完成第一遍后,教師鼓勵學生積極舉手發(fā)言說一說自己在文中感受到了什么,然后教師為學生布置問題,讓學生帶著教師的問題進行第二遍更有針對性的閱讀,比如:文中的草地出現(xiàn)在哪里?為什么叫金色的草地?草地為什么會變顏色等。給予學生自由談論的時間,讓學生之間探討問題,互相學習。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出總結與補充,得出草地在鄉(xiāng)下,當草地上長滿了蒲公英時,在陽光的照射下,草地就變成了金色。早晨是綠色的草地、中午太陽正盛時,草地是金色的、傍晚太陽下山了,草地就又變成了綠色的了。文中的寫作手法生動,很容易能讓閱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通過愉快又調皮的語氣,刻畫了文中孩子獨有的天真感,也抒發(fā)了作者對蒲公英的喜愛之情。為了能讓學生深入理解文中內容,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來到戶外,體會文中描述的草地與美麗的蒲公英,這樣不僅能為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深刻記憶,還能有效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達成高效課堂的構建,落實快樂教學的理念。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直以來各科教學的主要運用形式,一直存在并受到一致好評是有著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的,其目的是讓學生通過交流與合作養(yǎng)成團隊精神,形成獨立的人格,并可以自主學習,提高教學質量。
在小學語文中,想要基于快樂教學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首先就要構建科學的學習小組,以往傳統(tǒng)的小組構建往往是以方便為主,進行前后左右桌劃分,這樣的分配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茖W的小組成員劃分是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性格與學習能力,然后以此為依據(jù),為小組合理地分配學生。小組成員的分工也要明確,選擇出小組組長,在教學活動中也要注重小組每名學生的參與感,于此,小組的成員不宜過多,最好控制在六名學生以內,便于全部學生都能學到知識,共同進步。
然后最關鍵的就是小組成立之后的學習活動,為了使教學課堂更具有趣味性,教師在小組學習活動與任務布置上要下一番功夫,既要滿足小學生的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又要高效的達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吸收理解知識[3]。
例如,在學習到課本中《肥皂泡》時,教師可以在教學內容完成的基礎上,帶領學生學習肥皂泡的制作,為了使肥皂泡更加結實,教師可以適當在制作工藝中添加一些現(xiàn)代元素,如膠水、糖和甘油,然后讓學生小組內部自己做肥皂泡,引導學生分工明確,有負責接水的,有負責倒材料的,還有負責攪拌的,給予學生自由參與的時間與空間,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參與進去,發(fā)自內心地體會到知識。
小組學習的其中一個優(yōu)點就是能集所有學生之長,幫助學生互相學習對方的長處,彌補自身的短處,也能將淺顯的語文知識變得更加深化,有效開闊學生眼界。例如,在學習到教材內容《將相和》時,考慮到此文涉及的歷史與知識較為復雜難懂,小學生單獨學習無法深入理解,教師可以圍繞文章內容為學生小組設立問題供學生思考解答。如:廉頗為什么對藺相如出言不遜?如果你是藺相如,是否會原諒廉頗等,學生在激烈的討論中能學習到與自身想法不同的其他意見,并收為己用,大大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眼界。
語文作為一門注重思維邏輯與交流溝通能力的語言類科目,是需要學生實踐操作并不斷互動溝通的,于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將游戲化教學搬進小學語文課堂,引導學生在游戲中體會到語文的魅力,切身感受語文知識的力量。
在游戲化的教學模式中,一直秉持著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的理念,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這也正好迎合了新課改革的教育方針,一舉多得。游戲教學中最為有效新穎的當屬角色扮演游戲,此游戲形式主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在游戲中扮演各種類型的書中或影視中的角色,通過扮演體會角色的性格與感受,以此來更深入地學習知識。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當前所學習到的教學內容開展角色扮演游戲活動。例如,最近的教學剛好以“童話”為主,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各類型的童話書籍,讓學生小組商量選擇自己喜歡的,如:小紅帽、丑小鴨等。在學生小組意見統(tǒng)一后,就可以分配角色開始排練。在游戲活動準備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要過多的束縛學生,應讓學生認真閱讀書籍,自由發(fā)揮,了解角色扮演游戲的本質意義。引導學生在游戲中放飛自我,甚至可以根據(jù)角色需要隨意編制臺詞,激發(fā)學生的反應能力與創(chuàng)造力。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教師負責利用視頻或照片的形式記錄下學生的精彩瞬間,在游戲結束后制作成文件發(fā)送給學生,提升本堂課的內涵,這也將會成為小學生今后寶貴的回憶[4]。
結論:綜上所述,主要說明了快樂式教學理念在教學中的重要意義,這也是我國一直以來的教育基礎。為了落實當前時代新課改革的教育方針,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學生的目標,就要求小學語文教師不斷學習,提升專業(yè)水平,摒棄傳統(tǒng)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并在此基礎上選擇最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新穎有趣的教學手法,盡可能地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到知識,以興趣為基礎,樂于自主的深入學習。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也要不斷鼓勵學生思考,積極在實踐中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培養(yǎng)其思維能力、動手能力與創(chuàng)新能力,有助于今后學生的知識學習與社會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