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蔚
(廣東醫(yī)科大學,廣東 湛江 523808)
在中國的法律法規(guī)中對于公民私有財產保護有詳細規(guī)定,即公民的私有財產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任何人不得侵犯。公民的私有財產要得到有效保護,民商法依然是重要的依據(jù),但是落實到具體實踐中,就會發(fā)現(xiàn)有關私有財產保護的法律條例存在一些不足,這就需要對相關的內容不斷完善,以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全面保護,維護其安全,促使社會更加和諧穩(wěn)定地發(fā)展。
其一,私有財產是勞動人民通過合法勞動所獲得的合法經濟收入。經濟收入的形式有很多種,常規(guī)形式是雇傭者向勞動者定期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貨幣,也可以提供與勞動價值等同的物品。雇傭者向勞動者提供的物質權利也可視為經濟收入,諸如專利轉讓費、債券、稿酬以及股權利息等等。將房屋租賃給別人所獲得的收入以及土地使用權所獲得的收入都屬于私有財產范疇[1]。此外,財產轉讓或者中獎所獲得的經濟收入,個體通過合法經營所獲得的經濟利潤,也是私有財產。
其二,房屋建筑是公民的剛需,是生活中所必需的資料。能夠作為私有財產的房屋是指房屋建筑本身,其中不含有土地,因為土地所有權歸國家。即便是農村宅基地也不屬于私有財產,其為集體經濟組織共有。私人可以使用,對于房屋所占用的土地也只有使用權。
其三,屬于私有財產的生活用品包括每天出行使用的車輛,各種家用電器以家庭中使用的物品等等,其是基礎物質。
民商法保護私有財產需要遵循補償原則。如果私有財產沒有被合法占用,或者國家對私有財產集體征用,主體都會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損失,需要獲得相應的補償,使其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民商法中關于這方面補償?shù)膬热莶痪哂袘土P性質。當給予補償?shù)臅r候,需要嚴格按照合同法的內容執(zhí)行,賠付的時候也要以最高標準為準。這種補償在民商法中不具有權威性,但是要能夠做到公平公正[2]。
民商法中關乎私有財產保護需要堅持平等原則,科學合理地設計私有財產制度,不能差別對待任何的私有財產。落實到具體的實施中,需要按照平等保護理念進行,對法律制度不斷完善,保證制度的執(zhí)行平等。
民商法中有關于保護私有財產的規(guī)則,只有當私有財產被非法侵害的時候才被允許向法院提出訴求,法院按照民商法的有關規(guī)則提供保護,使被侵害者得到補償。民商法中保護私有財產的內容有很多,保護措施也有很多,諸如強制執(zhí)行合同,侵權人按照民商法規(guī)定給予侵害者必要的補償以及對產權歸屬予以明確,等等。
民商法不斷完善,私有財產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但是社會經濟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公民的私有財產數(shù)量多、種類也非常多,要發(fā)揮民商法的私有財產保護作用是存在一定的難度的。這就需要對有關的內容進行更新,完善涵蓋的內容范圍,并明確相應的保護形式,以便在公民的私有財產被非法侵犯的時候,能夠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避免公民遭到損失[3]。
比如,移動互聯(lián)網發(fā)展迅速,游戲產業(yè)蓬勃發(fā)展起來。在這樣的技術環(huán)境下,電子貨幣產生,還有一些虛擬的游戲裝備以及虛擬貨幣產生。公民在玩游戲的時候,要購買虛擬貨幣裝備,就需要使用虛擬貨幣,主要采用電子貨幣的方式支付。如果虛擬貨幣被盜用,公民就需要承受一定的經濟損失。在《民法總則(草案)》中對這方面的內容已經詳細描述,提出網絡虛擬財產是存在公民權利形式的,但是有效評估卻存在一定的難度,要采取哪一種方式評估虛擬財產是當前需要面臨的問題,對于保護措施沒有明確,這就導致民商法保護私有財產方面難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在民商法中雖然明文規(guī)定公共權力不能侵犯私有財產,但是,私有財產屬于私人,其本身就具有私有性質,需要國家的保護。但是,按照當前的民商法規(guī)定,對于公共職能監(jiān)督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不完善之處,應用于實踐當中,依然需要發(fā)揮國家政策的指導作用,民商法在保護私有財產方面被削弱,這就意味著,民商法保護私有財產方面還需要強化監(jiān)督管理[4]。
民商法保護私有財產所遵循的是不主動干預原則和平等原則。不主動干預,就意味著不主動保護,民商法對私有財產的有效保護,需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民眾的私有財產被侵犯是客觀事實;第二個條件,民眾私有財產遭遇非法侵犯之后,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法院能夠按照法律規(guī)定保護自己的私有財產,此時應用民商法,還要運用私有財產保護機制,才能獲得良好的保護效果。所以,民商法對保護私有財產要求很高,如果公民缺乏私有財產保護意識,被侵犯的可能性就比較大。
互聯(lián)網技術的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私有財產的形式更為多樣化,諸如電子貨幣、虛擬裝備等等。處于這樣的背景下,就需要適應當前的技術環(huán)境更新民商法中有關私有財產保護的內容,修訂民商法,以不斷地完善民商法立法體系。在此過程中,欲更好地發(fā)揮物權法對于私有財產的保護作用,就要提高認知力。按照現(xiàn)在物權法中的有關內容,保護私有財產同保護國家財產以及集體財產是一樣的,不能區(qū)別對待[5]。這就意味著物權法對民眾私有財產保護已經加大了力度。在保護民眾私有財產方面要更好地發(fā)揮民商法的作用,就需要對侵權行為的處罰內容予以完善,明確侵權的各種形式,對賠償?shù)臉藴视枰砸?guī)定,降低發(fā)生私有財產被蓄意侵犯問題的概率。
民商法是否將保護私有財產的內容落實需要通過運行法律監(jiān)管體系才能實現(xiàn)。這就需要由專門的監(jiān)督管理機構發(fā)揮作用,該機構要具有獨立性,而且具有權威性,能夠有效地打擊私有財產侵犯的行為。加強監(jiān)管國家機構持有公共權力的人員行使權力的行為,防止以權謀私,使私有財產得到有效保護,不會被公共權力所侵犯[6]。另外,還要運行法律援助體系,發(fā)揮法律援助的作用更好地保護公民私有財產,主體的維權工作也能夠全面展開,公民用法律保護私有財產的意識也會不斷加強。
私有財產形式多樣,一些公民由于沒有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或者不知如何保護私有財產,不知道自己具有保護的權利,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私有財產已經遭遇侵害,或者潛意識中對維權產生心理排斥感。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就要強化保護私有財產的宣傳工作,利用媒體在全社會范圍內宣傳普及法律知識,幫助公民提高私有財產保護意識。當公民的私有財產被侵犯的時候,能夠利用法律維護自身的權利,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如此,民商法的執(zhí)行才有較高的透明度,才能有效落實私有財產保護措施,避免民眾蒙受損失。
通過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確,對公民的私有財產實施保護,民商法是重要的法律依據(jù)。要使其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就要對私有財產保護理論深入理解,不斷改進其所存在的不足,有針對性地彌補其漏洞,司法執(zhí)行力不斷增強,使民商法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促進市場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社會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