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賀飛,于保軍,賈志遠,于浩
(1.長春工業(yè)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長春 130012;2.吉林江機特種工業(yè)有限公司,吉林 吉林 132000)
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因其優(yōu)異的性能而在各種工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促使研究人員對聚合物復合材料進行了廣泛的研究[1]。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具有比強度、比模量高、功能性強、加工性能好、抗振性好等優(yōu)點[2],被應用在隔離材料、航空航天零部件、電子工業(yè)、生物醫(yī)學、汽車、運輸、家庭常用品,此外也應用于特殊部件(飛機機翼、渦輪葉片等)[3],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有非常大的發(fā)展前景。
顆粒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Particle Reinforced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簡稱PRPMCs)是一種新型高分子復合材料,是指在聚合物基體中添加金屬氧化物、金屬粉末、陶瓷、非金屬氧化物或天然填料等增強顆粒,比如二氧化硅、二氧化鈦、礦物顆粒、氧化鋁或氧化鋅等[4]。
聚乙烯(Polyethylene,簡稱PE)是乙烯經過聚合反應合成的一種熱塑性材料,成本低、易加工、耐化學腐蝕,是樹脂材料中產量最多的一種聚合物,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三種廣泛使用的塑料。高密度聚乙烯(HDPE)是聚乙烯材料中的一種,具有易于成型、成本低、密度高、硬度高等特點[5],密度通常在0.942~0.965 g/cm3之間[6],通常應用于制造機械包裝、剛性容器、管道及汽車工業(yè)等。
SiO2是一種無定形材料,化學性質穩(wěn)定,它以硅酸聚合物的形式存在,應用廣泛,通常來看,無機材料SiO2相比于聚合物具有較高的力學強度,因此可以作為增強顆粒填料應用于復合材料中,用于提高材料的剛度、屈服強度、斷裂韌性,改善不同聚合物的力學性能。SiO2與聚合物能夠產生協(xié)同效應,賦予復合材料新的性能,因而在多功能材料的方向具有巨大的潛力[7]。
SiO2/HDPE復合材料因其具有優(yōu)異的力學、熱學及電學等性能,已經受到廣泛的關注[8],增強顆粒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力學性能,但是會使得材料的可加工性降低,因此研究其切削加工性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復合材料切削加工經歷復雜的變形過程,成本高、周期漫長。隨著有限元仿真技術在切削加工模擬中應用越來越廣泛,在材料切削加工、優(yōu)化切削加工參數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9]。本文采用ABAQUS有限元仿真軟件對SiO2/HDPE復合材料進行二維正交切削仿真,使用Python算法建立隨機顆粒分布,并進行材料切削加工試驗,觀察其加工性能。
材料在切削加工過程中會出現彈塑性變形,涉及到溫度、應變率、摩擦熱等。Johnson-Cook本構模型可以完美描述材料在切削加工過程中材料的變形過程,其表達式如下:
式中:σ為等效應力;A為材料在室溫和參考應變率下的屈服應力;B為硬化模量;n為硬化指數;C為應變率強化常數;ε.為等效塑性應變率;ε.0為材料參考應變率(取0.001 s-1);Troom、Tmelt分別為室溫(取20 ℃)和材料熔化溫度(取130 ℃);m為熱軟化常數。
通過高密度聚乙烯準靜態(tài)壓縮和霍普金森壓桿試驗得到材料力學數據,經過擬合得到高密度聚乙烯材料Johnson-Cook本構模型參數,如表1所示。
表1 J-C本構方程參數表
SiO2被認為是各向同性材料,且加工過程中不考慮其斷裂,刀具選用CW硬質合金刀具。其切削仿真中所用材料基本參數如表2所示。
表2 切削仿真中所用材料基本參數
工件仿真采用mm單位制,工件尺寸為10 mm×6 mm,顆粒直徑為0.2 mm,刀具前后角均為10°,刀尖圓弧半徑為0.2 mm,工件設置切削區(qū)域和非切削區(qū)域,且只在切削區(qū)域內生成隨機顆粒,這樣可以減少網格的數量,大大降低仿真所需要的時間,提高仿真效率。裝配時,需要在刀具與工件間設置一定間隙,防止切削過程中產生干涉,影響仿真效果,裝配及網格模型、接觸約束及加載設置如圖1所示。
圖1 隨機顆粒切削裝配模型
圖2為SiO2/HDPE 復合材料在ap=0.4 mm、v=60 m/min 下的切削仿真中切削力的變化過 程。 在t =0.36 ms時,刀具剛剛切入工件,切削力主要集中在第一變形區(qū);刀具繼續(xù)切削,當遇到顆粒時,切削力增大,顆粒被擠壓,最大應力出現在顆粒附近;在t=3.786 ms時,切削路徑上方的顆粒在拉壓應力的作用下被剝離,切屑發(fā)生斷裂;在t=9.21 ms時,切削路徑上的顆粒在刀具的作用下被剝離出基體,在已加工表面留下空穴。
圖2 復合材料切削過程
圖3為在不同切削深度下切削力和切削溫度隨切削速度的變化曲線,從圖3上可以看出,切削力隨著切削速度的增大呈現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且切削深度越大,切削力越大,主要因為切削速度的增大導致單位時間內刀具切除的切屑體積更大,與刀具的摩擦加劇,溫度升高。當切削速度增加到一定值時,切削溫度更高,使得聚乙烯基體發(fā)生軟化,材料剪切強度降低,所以切削力減小。由圖3(b)可以看到,切削溫度隨切削速度增大而增大,主要因為切削速度的升高導致刀具與切屑的摩擦加劇,而且聚乙烯基體熱傳導系數較低,熱量來不及傳導,最終切削溫度升高。
圖3 切削力和切削溫度隨速度的變化
本次試驗采用銑床對SiO2/HDPE 進行切削試驗,試驗中切削深度ap為2 mm,切削速度v為60、90、120、150 m/min,使用AMETEK 旗下ZYGO 的3D 光 學輪廓儀測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測量結果如圖4 所示。從中可以看出,在其他加工參數一定的情況下,表面粗糙度隨著切削速度的增加而降低,即SiO2/HDPE 復合材料切削表面質量隨著切削速度的增加而逐漸變好,切削速度可以提高其表面質量。
圖4 切削加工表面粗糙度
1)使用Johnson-Cook本構建立SiO2/HDPE復合材料二維隨機顆粒切削模型,模擬了切削過程,分析切削過程中切削力的變化。
2)研究發(fā)現,切削力隨切削速度的增大而呈現先增大、后降低的趨勢,切削溫度隨切削速度的增加而出現升高的趨勢。
3)通過對復合材料進行加工試驗,測量已加工表面質量,發(fā)現切削速度可以改善復合材料加工表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