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珂
(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10)
2020年,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了“確保我國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發(fā)展目標,優(yōu)化國內產業(yè)結構和能源結構勢在必行。受風電行業(yè)補貼退坡的影響,2020年成為風電搶裝大年。截至2020年底,我國電源新增裝機容量為19 087萬千瓦,其中風電并網裝機容量達7 167萬千瓦,占比高達37.5%,風電累計裝機突破2.8億千瓦。其中,根據國家能源局2020年12月發(fā)布的全國電力工業(yè)統(tǒng)計數據,2020年前11個月全國新增風電并網裝機2 462萬千瓦。2020年12月,單元風電新增并網裝機容量高達4 705萬千瓦,超過2018年和2019年兩年新增并網裝機總和?,F階段,我國的風電發(fā)展模式主要是通過電力集團大規(guī)模建設風電場,對風能資源進行集中開發(fā),但受技術條件、地理條件的影響,風電項目成本一向較高。2019年,我國陸上風電度電成本約0.315~0.565元/KWh,平均度電成本0.393元/KWh。目前除了西北、東北地區(qū)外,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尚不能實現陸上風電發(fā)電測平價上網,這嚴重影響了風電在電力市場中的競爭力。在此背景下,如何優(yōu)化風電項目成本管理,凸顯風電成本優(yōu)勢,是我國各大電力企業(yè)亟須思考并解決的問題。
風電項目成本管理有狹義與廣義之分。狹義的風電項目成本管理一般指風電項目建設成本或實施成本管理,而廣義的風電項目成本管理則更加關注對項目全過程成本的管理。按照對現階段陸上風電項目的分解,風電項目全過程成本管理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投資設計階段、施工建設階段、運營維護階段和報廢回收階段。文章對風電項目成本管理的研究從廣義成本管理的角度出發(fā),著重探尋并解決我國風電項目以上四個階段成本管理活動中出現的問題[1]。
由于我國風電項目建設起步較晚,且風電項目建設具有前期資金投入巨大、運營維護成本高昂、投資回報年限較長的特點,因此從廣義項目成本管理角度來看,我國的風電項目成本管理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風電項目成本管理呈現事前控制的特征。風電項目在正式進入施工建設之前要經過風力資源評估、選址地質勘探、風機類型的確認等多項前期準備工作,項目建設前期一次性投入巨大,因此風電項目通常會在投資設計階段形成較為完整的成本控制方案,在后續(xù)施工建設過程中基本不會出現較大變動。
第二,風電項目成本管理呈現動態(tài)控制的特征。從全周期成本理論來看,風電項目在建設及后續(xù)運營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因為各種突發(fā)因素的影響,出現項目實際成本偏離最初預算方案的情況,因此在投資設計階段制定的成本管理方案需要根據項目實際情況進行動態(tài)調整,以便風電項目更好地完工投產[2]。
第三,風電項目成本管理具有明顯的全面控制特征。一方面,成本控制貫穿風電項目從投資設計階段到報廢回收階段的全生命周期;另一方面,風電項目成本管理是對項目綜合成本的控制,風電企業(yè)的財務部門不僅要對直接建設成本進行控制,而且要對后續(xù)運營過程中產生的人力成本、財務成本進行控制。風電項目成本管理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成效,需要風電企業(yè)各職能部門與全體職工的配合與參與。
通過對風電項目成本管理的四個階段,即投資設計階段、施工建設階段、運營維護階段和報廢回收階段進行分析,發(fā)現現階段我國風電項目成本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四個階段成本管理的成效。
目前,我國風電項目在投資設計階段的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風電項目投資表現出一定的盲目性。風電項目的投資具有資金投入大、回報周期長的特質。由于我國政府針對風電項目出臺了一系列優(yōu)厚的扶持政策,部分電力企業(yè)在投資風電項目時缺乏對具體項目的市場效益、資金成本、技術前景等影響因素的分析論證,在風電項目上無序擴張、盲目立項,容易使企業(yè)自身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第二,風電項目的設計水平不理想。當前我國風電項目在設計階段存在以下兩種極端情況,導致風電項目相關設備的設計水準缺乏穩(wěn)定性。一方面,由于部分核心風電設計技術不被我國掌握,或電力勘察設計院缺乏專業(yè)的技術人員,設計單位在開展風電項目的設計工作時存在“設計抄襲”的現象,這樣雖然將設計成本控制在了合理范圍內,但風電項目設計工作的技術指標往往不合格;另一方面,風電項目在設計技術需求和成本控制需求上嚴重脫節(jié),設計單位片面地追求技術指標,忽視設計階段的成本控制,導致風電項目設計階段的技術成本遠遠超出項目預算,給風電項目的順利運行造成一定的壓力[3]。
我國風電項目在施工建設階段的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第一,風電項目施工建設階段的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建設階段是我國風電項目成本管理的核心,急需成熟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來為這一階段的成本管理提供制度層面的約束與引導。但目前我國風電項目施工建設階段的相關管理制度多是照搬煤電、水電原有的管理制度體系,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風電項目施工建設的特點,導致我國風電項目的施工建設在費用分配、工程價款、人工成本計量等關鍵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A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的缺位使我國風電項目施工建設階段的成本管理無法取得良好的成效。
第二,風電項目在施工建設階段缺乏技術人員儲備。風電項目的施工建設是一項長期性、復雜性、綜合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專業(yè)技術人員對施工建設過程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進行嚴密把控。當前我國大部分電力企業(yè)尤其缺乏熟練掌握風電項目建設的技術人員,導致風電項目的施工建設過程中存在人員配備不齊或人員經驗不足的現象,同樣對風電項目施工建設階段的成本控制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我國風電項目在運營維護階段的成本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相對較少,主要表現為電力企業(yè)未能制定合理的設備維護制度、風電場設備檢修人員專業(yè)技能不達標以及利益相關方未能科學制定電價這三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導致風電項目運維成本高昂,無法順利實現成本收益最大化。具體來說,風電項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成本管理主要集中在對項目運維成本的有效控制。一方面,政府與電力企業(yè)等利益相關方在制定電價環(huán)節(jié)如果將電價制定過低,將直接影響風電項目的市場效益;另一方面,風電項目前期投入大、回報周期長,如果風電企業(yè)不能夠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運維制度保證風電設備的穩(wěn)定運行,高昂的運維成本將使風電項目運營維護階段的成本管理工作陷入僵局。
風電設備有一定的使用壽命,當具體項目中大部分風電設備的設計使用壽命到期后,該風電項目就進入報廢回收階段。在這一階段,我國風電項目成本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項目中的風電設備進入報廢周期后,一部分報廢的機組設備有存放不完善、回收不及時、部分核心組件丟失的問題。出現上述問題的主觀原因主要是風電企業(yè)對風電項目報廢回收的不重視,客觀原因則是我國電力企業(yè)針對風電項目的資產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在這一階段缺乏對報廢設備的監(jiān)督,導致該階段成本管理的成效不理想[4]。
上文主要從風電項目的四個階段入手分析了我國風電項目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以下對成本管理問題進行總結歸納,并針對性地提出風電項目成本管理的優(yōu)化策略。
針對我國風電項目投資設計階段投資盲目性過高的問題,風電企業(yè)要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
第一,風電企業(yè)首先要提升對風電項目投資的重視度,從組織層面牽頭成立專業(yè)的投資決策部門。風電企業(yè)的投資決策部門原則上全權負責具體風電項目的決策與投資工作,部門組成人員既要包括企業(yè)的主要領導,也要包括風電項目施工建設階段、運營維護階段及報廢回收階段各利益相關方的主要代表,力求保證投資決策部門的全面性和權威性。
第二,電力企業(yè)要針對具體風電項目做好投資可行性分析工作。在具體風電項目正式立項前,企業(yè)投資決策部門要對該風電項目的建設規(guī)模、資金規(guī)模、市場效益、技術前景等關鍵指標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嚴密的論證分析,提前確認好地質勘查情況、資金信貸渠道等風電項目施工建設的關鍵影響因素,做好風電項目投資設計階段的成本管理工作,并為風電項目全過程成本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礎。
制度建設是風電項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內容,也是風電項目施工建設階段和運營維護階段成本管理工作必須完善的內容。
一方面,電力企業(yè)應當在風電項目施工建設階段不斷完善基礎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確保風電項目的施工建設工作順利進行。具體來說,基礎管理制度的完善主要是確保風電項目施工建設維持基本秩序,財務制度的完善則應該重點強化資產管理及成本管理制度,如《固定資產管理辦法》《重點低值易耗品管理辦法》《資產清查管理辦法》《資產評估管理辦法》《計提資產減值管理辦法》《基建項目竣工決算管理辦法》《保險管理辦法》等,使風電項目成本管理人員在施工建設階段具備基本的數據收集和成本分析能力,能夠及時完成風電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
另一方面,制度建設也是風電項目運營維護階段成本管理必須重視的工作。電力企業(yè)必須根據風電場的實際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設備現場維護制度,定期、定員、定向對風電設備進行日常維護、故障排除和技術升級,以此提升風電項目的成本收益。
要確保風電項目全過程成本管理工作如期高效完成,就必須重視對專業(yè)人員的引進與培養(yǎng)。詳細來說,專業(yè)人才儲備問題主要表現在風電項目的投資設計階段、施工建設階段和運營維護階段。
第一,電力企業(yè)和風電設備設計單位要強化對設計人員專業(yè)素質和成本管理意識的培訓與考核,在不斷引進專業(yè)技術過硬的設計人員的同時,設計單位要在設計過程中采取限額設計等多種管理辦法將設計成本始終保持在合理的項目預算范圍內,保證設計單位在風電項目投資設計階段實現技術指標和成本控制的完美結合。
第二,風電項目在施工建設階段也要重視對風電場建設工作中成本管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保證在場的成本管理人員一方面人員配給合理,另一方面熟悉風電項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內容,對施工建設項目的直接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第三,風電項目的運營維護階段同樣要加強對設備運維人員的培訓與教育,在確定工作人員基本資質的前提下,電力企業(yè)要定期對上述人員進行電機維修等專業(yè)知識技能的培訓。
風電企業(yè)要重視對風電項目合同風險的管理與控制。合同風險貫穿于風電項目成本管理的四個階段,按照風電項目成本管理事前控制的特征,風電企業(yè)要盡可能在設計投資階段制定完備的合約方案。具體來說,風電企業(yè)應當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風電企業(yè)相關職能部門針對項目建設及后續(xù)運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合同風險要制定完備的合約方案。風電企業(yè)在合約方案中應當注明己方與合作方項目工期、項目施工質量、工程款結算方式與給付期限等關鍵問題的權責范圍,力求雙方在風電項目投資設計階段達成一致,減少因合同變更或違約產生的財務風險。
第二,風電企業(yè)要加強制度建設,加強風險識別預警,完善風險應對措施。當風電項目建設過程中合同約定事項發(fā)生必要變更時,風電企業(yè)要做好變更與索賠管理工作,將因合約變更而發(fā)生的項目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詳細地說,當風電項目合同預定事項發(fā)生變更時,風電企業(yè)要對工程造價進行全面的分析評估,確保該項變更不會對風電項目造成不利影響。
第三,風電企業(yè)要制定并嚴格履行變更審批程序,在合約雙方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再行確認。
第四,風電企業(yè)財務部門或成本控制中心對于已接受的變更要及時建立臺賬,編制預算并按合同約定辦理結算,從而達到降低項目成本的目的。
我國電力企業(yè)面對風力發(fā)電這個行業(yè)風口,在風電項目發(fā)展建設過程中必須重視成本管理工作。電力企業(yè)應當從風電項目全過程成本管理這一角度出發(fā),將風電項目的成本管理工作按照工程流程細分為投資設計階段、施工建設階段、運營維護階段和報廢回收階段,并仔細分析目前風電項目成本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地優(yōu)化風電項目成本管理的措施,力爭降低我國風電項目成本,提升我國風電項目在世界風電市場的競爭力,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同時為我國創(chuàng)造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