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
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閱讀相關(guān)聯(lián)的多篇文章,以開闊他們的視野,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目前,一些教師都在積極地開展群義閱讀教學活動,希望能在這個過程中總結(jié)方法、積累經(jīng)驗。筆者在實踐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下面就與大家分享。
一、確定議題,組合群文
“群文閱讀”中的“群文”是相對“單篇”而言的,但“群文”的“群”卻并非“單篇”的簡單疊加,而是“群義”的有機組合。也就是說,在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需以某一個有意義的點為核心,將各篇文章聯(lián)系在一起。這里提到的“有意義的點”就是議題。圍繞議題組合在一起的文本,都必須與議題相關(guān),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幫助他們讀懂一系列的文章。
教師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教什么”。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才能進一步思考“怎么教”。魯迅先生的作品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難點。高中語義教材一共選錄了魯迅先生的三篇義章,分別是小說《祝福》、雜文《拿來主義》和散文《記念劉和珍君》。如果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來講解,學生可能難以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蘊,也無法很好地感受魯迅先生的創(chuàng)作風格。
第十個學習任務群“中國現(xiàn)當代作家作品研習”中提到:“建議從體裁特征、題材內(nèi)容、文學發(fā)展階段等不同角度,組織現(xiàn)當代作家作品研習的專題內(nèi)容。”學生在小學和初中階段就已經(jīng)學習過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藤野先生》《阿長與<山海經(jīng)>》《孔乙己》等作品。尤其是在學習了《孔乙己》這篇小說后,他們對先生筆下的人物形象有了很深的印象。了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我們就可以將議題定為“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形象”,依托教材中的課文《祝福》,在立足教材的基礎(chǔ)上,選人《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小說,引導學生閱讀群文,讓他們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對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格有一個大致的印象。
二、設(shè)計目標,布置任務
“群文閱讀教學”是一種“結(jié)構(gòu)化”的閱讀教學模式。如果將“單篇閱讀教學”視為“一棵樹”,那么“群文閱讀教學”就是“一片茂密的森林”。作為語義教師,我們要讓學生在這片茂密的森林里“探險”,讓他們快樂地學習、快樂地成長。
確定了議題,組合了群義,我們就要設(shè)計教學目標。針對上面的義本,筆者設(shè)計了以下目標:
1.引導學生閱讀《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感受魯迅先生的創(chuàng)作風格。
2.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運用分析法、比較法等方法探究魯迅先生筆下不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點,感受作品的深意,對其作品形成個性化的認知。
3.帶領(lǐng)學生思考作品中各個人物形象的現(xiàn)實意義,感受作品中蘊含的批判精神,體會其中的愛國主義情感。
設(shè)計了上述目標,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各種各樣的任務,讓他們在閱讀群文、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審美能力。
任務一:搜集資料,知人論世
孟子是第一個明確提出“知人論世”的人?!爸苏撌馈笔侵溉绻胍x懂經(jīng)典作品,就必須對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高中語義教材選錄了魯迅先生的許多作品。但是,每位老師、每名同學對作品的解讀往往是不同的。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理解魯迅先生的作品,下面就請大家查閱資料,了解魯迅先生其人。
【設(shè)計意圖】先為學生解釋什么是“知人論世”,再說明為什么要“知人論世”,之后引導他們?nèi)ゲ殚嗁Y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經(jīng)歷,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解讀作品。
任務二:自主閱讀,篩選信息
(1)初讀《祝?!贰栋正傳》《狂人日記》,了解這些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
(2)篩選信息,找出各篇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及事件。
【設(shè)計意圖】引導學生快速了解各篇小說的主要內(nèi)容、主要人物形象,讓他們對各文本有一個大致的印象。
任務三:思考問題,加深印象
(1)《祝?!分械南榱稚┦且粋€怎樣的人?作者是如何描寫她的外貌的?
(2)《阿0正傳》中的阿Q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此文暴露出哪些社會問題?
(3)《狂人日記》中的“狂人”“大哥”“醫(yī)生”“小孩兒”分別象征什么?
[設(shè)計意圖]指導學生研讀各篇小說中的重點段落,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感受魯迅先生在行文過程中對自己筆下的人物流露出的特殊情感。
任務四:開展活動,豐富體驗
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嘗試還原各篇小說中的情節(jié),如孔乙己的喝酒片段、祥林嫂與作者對話的片段等。
[設(shè)計意圖]用表演的方式,幫助先生加深對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的印象,讓他們更好地把握各個人物的心理活動和性格特征。
任務五:交流討論,分享觀點
(1)讀完這四篇小說,你對當時的社會情況有怎樣的了解?
(2)學術(shù)界是如何評價魯迅先生的這四篇小說的?你讀完這些作品后有何感受?
[設(shè)計意圖]給學生表達觀點、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在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共同成長。
任務六:課后研討,以讀促寫
請你就這四篇小說中你最感興趣的一個問題進行研究,談一談自己的理解與認識,并寫一篇800字以上的論文。
[設(shè)計意圖]開展讀寫實踐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能力,達到“以讀促寫”的目的。
總而言之,在群義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確定議題,以“一”融“多”,將課文文本與課外文本聯(lián)系起來,結(jié)合教學目標設(shè)計出多種多樣的任務,幫助學生提高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泗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