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醫(y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在中醫(yī)藥學的各門課程中,“中醫(yī)基礎理論”是所有中醫(yī)相關課程的入門課。同時,管理專業(yè)是每個中醫(yī)藥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從管理學和中醫(yī)學的相似之處探討中醫(yī)學課的教學方式,主要從家國情懷方面、個人品格方面和科學觀方面進行設計。
[關鍵詞] 中醫(yī)學;思想政治;家國情懷;個人品格;科學觀
[基金項目] 2021年度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新教師啟動基金“結合現代心理學探究中醫(yī)學生命觀及生命優(yōu)化的調控”(2332021XJSJJ016)
[作者簡介] 章道寧(1990—),女,江西南昌人,醫(yī)學博士,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基于中醫(yī)基礎理論探究生命優(yōu)化狀態(tài)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1)42-0129-04? ? [收稿日期] 2021-04-29
“課程思政”是指高校教師在傳授課程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內在德行,轉化為自己精神系統(tǒng)的有機構成,轉化為自己的一種素質或能力,成為個體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1]。“中醫(yī)基礎理論”是所有中醫(yī)相關課程的入門課。同時,管理專業(yè)是每個中醫(yī)藥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醫(yī)藥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因此,在管理學專業(yè)中,如何結合管理學專業(yè)的特點,進行中醫(yī)基礎理論思想政治理論課堂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團隊以前期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基礎,結合管理學專業(yè)和中醫(yī)學的相似性,擬從家國情懷,個人品格和科學觀三個方面進行中醫(yī)基礎理論課程的思想政治設計。
一、從家國情懷的方面進行思想政治設計
家國情懷主要包括黨和國家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優(yōu)秀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和堅持等。家國情懷教育就是要教育學生要有責任與擔當。而意識、價值觀、精神、認同都與一個人的認知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心理學中,認知過程指人腦通過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形式反映客觀對象的性質及對象間關系的過程。因此,每個人對事物的看法受其認知思維的影響,而我們的認識思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往往在不自覺中,會陷于固有化和僵化,從而影響我們對事物的全面分析和判斷。
認知管理是管理學中的重要內容,是內部與外部認知管理的整合,因此,在管理學專業(yè)中,培養(yǎng)全面的,不受過往經驗束縛的思維認知非常重要。
首先,在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上,以當今新冠疫情為例,除了有精湛醫(yī)術和崇高醫(yī)德的醫(yī)護人員的奉獻,還有醫(yī)學相關管理人員作出的努力,使得中國能較為快速而及時地控制疫情,保證人民生活的正常進行和社會的安穩(wěn),為全世界防疫抗疫樹立了榜樣,作出了重要貢獻。可見,我們的醫(yī)療管理并不是落后于國外,也不是處處需要向國外學習。其實,縱觀中國古代衛(wèi)生管理,歷代都非常嚴格。譬如,在唐宋明時期衛(wèi)生管理制度已經十分完備,城市和鄉(xiāng)村垃圾處理非常順暢。有專門人員負責在城市回收垃圾糞便,然后運到鄉(xiāng)村出售,各種生活垃圾都有專門的人回收。這些行為和意識,讓很多傳教士和老外們,來到中國后都大開眼界,于是用生動的筆墨記錄了明代城市的垃圾回收。再比如,對疫病的衛(wèi)生管理,早至《周禮》就記載了周王室定期舉行“以索室驅疫”的活動及負責“四時變國火,以救時疫”的官員。湖北云夢出土的秦簡,記載了秦代對患麻風的犯人進行安置的機構。而漢代則有在瘟疫流行時收容和醫(yī)治平民的機構。
其次,在對待中醫(yī)學的科學性上,多數人因為僵化而不全面的思維認知,產生了中醫(yī)不科學的認知。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中醫(yī)學很古老,有兩千多年的悠久歷史。人們在認知思維過程中不自覺地就把古老等同于落伍與不科學,這就是認知思維固化的典型體現。然而,客觀事實卻是:中醫(yī)學是一門有兩千多年發(fā)展歷史的學科,雖古老卻也彰顯著獨特的科學魅力。譬如,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們通過實驗[2],發(fā)現肺具有造血的功能,并將這一成果攥寫成論文發(fā)表在Nature期刊上。這與中醫(yī)學早在兩千多年前提出的“肺朝百脈”的生理功能論述相符。類似的例子還有,西醫(yī)在兩年前,宣稱發(fā)現了一種全新的人體器官組織,并將這一發(fā)現發(fā)表在Nature期刊旗下的Science reports雜志上[3]。而根據其描述,這個全新的器官組織極其類似于中醫(yī)學中人體器官“三焦”。所以,正如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所指出的“中醫(yī)學和現代科學發(fā)展最前沿的研究緊密聯系在一起”,可見中醫(yī)學不僅不落伍,還很現代化。第二,人們認為中醫(yī)學的不科學性在于選定了參照體系后的思維認知固化。當今在中國的醫(yī)療情況是中西醫(yī)并存的局面,人們在接受了西醫(yī)是科學后,以西醫(yī)為科學的參照物,會不自覺地把中醫(yī)和西醫(yī)對立起來,認為和西醫(yī)相比,中醫(yī)少有科學性,這就是選定了參照體系后思維認知固化。其實,中醫(yī)和西醫(yī),都是醫(yī)學的分支,只是從不同思維認知方法來認識人體生命活動規(guī)律。
綜上,人們對中國醫(yī)療管理落后的印象和中醫(yī)學不科學的印象,主要是由人們依照不成熟的思維定式進行認知,在心理學上又被稱為不成熟的認知承諾,導致人們僵化處理認知信息??梢姡芾韺W和中醫(yī)學的相似體現在:無論是掌握管理學專業(yè)基本技能,還是正確認識我國的醫(yī)療衛(wèi)生管理及中醫(yī)的科學性都必須樹立全面的思維認知。因此,在中基的課程中,若能讓學生意識到這一點,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對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管理和中醫(yī)學科學性的自信感,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從個人品格方面進行思想政治設計
個人品格,包括道德情操、健全人格、智力等,個人品格教育就是要教給學生如何做人。其中,道德情操通常指道德怙感和操守的結合,是構成道德品質的重要因素,不同社會和時代有不同的內容和要求。無產階級的道德情操批判地繼承了歷史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無產階級的道德情感和革命堅定性的結合,表現為堅定的無產階級立場、深厚的無產階級情感和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不惜犧牲、堅強不屈的奮斗精神。道德情操是在社會實踐中培養(yǎng)起來的,培養(yǎng)無產階級的道德情操,要與私有觀念、個人主義思想徹底決裂,要有堅強的革命毅力,要有豐厚的群眾、勞動人民的感情。還應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陶冶思想品質,樹立共產主義的崇高理想。道德情操是一種重要的精神力量,它對人的道德行為起著支持作用。
在中醫(yī)的經典典籍《黃帝內經》中,就把人體的五臟比喻為古代不同的官職(即管理者),以闡明五臟的不同功能特性?!包S帝問曰:愿聞十二臟之相使,貴賤何如?岐伯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jié)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古人還有云“不為良相,便為良醫(yī)”,醫(yī)生治病救人,保全人們的身心健康,而相可視作國家的管理人員,輔佐帝王,治理國家,造福天下,使百姓受惠??梢?,醫(yī)生和管理者有天然的共通性。中國歷代行為高尚,胸懷大志的儒者,把從醫(yī)作為僅次于致仕的人生選擇。元代戴良說:“醫(yī)以活人為務,與吾儒道最切近”。其中,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而中國歷史上的歷代圣賢帝王便主要是以仁治天下。中國的圣賢周公的“一沐三捉發(fā),一飯三吐哺”的千古佳話也是圍繞著勤政愛民的管理思想,而勤政愛民的思想基礎是仁。西方學者彼得·德魯克,被稱為“現代管理學之父”,他同時更是“當代最經久不衰的管理思想家”,一生著述頗豐。他提出了管理的本質就是激發(fā)人的善意,所以管理行為背后的價值觀和信念十分重要,而激發(fā)善意最有效的方法是上行下效,因此領導者自身具備強大信念的善意十分重要??梢姳说谩さ卖斂怂岢龅倪@種具備信念感的善意與古代圣賢所提倡的以仁治天下是相似的。
同時,中國古代也一直提倡醫(yī)者仁心。東漢末年,名醫(yī)張仲景的傳世著作《傷寒雜病論》就是在瘟疫中寫成的。當時,張仲景宗族原本有200多人,10年間死亡了2/3,其中因“傷寒”這種疫病死去的占七成。張仲景在傷心哀痛之余,積極救疫,后來寫成了《傷寒雜病論》。全書細致地辨別傷寒患者不同階段的癥狀變化,提出相應治法,成為中醫(yī)辨證論治的典范之作。更激勵后人的是,他強調醫(yī)生要有“上以濟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的大醫(yī)仁愛精神。唐代孫思邈的名篇《大醫(yī)精誠》,樹立了中醫(yī)的醫(yī)德規(guī)范,其中要求醫(yī)生要“先發(fā)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在救治病人時“不得瞻前顧后,自慮吉兇,護惜生命”。他本人躬行實踐,收治被社會歧視的慢性傳染病麻風患者600多人。其醫(yī)德醫(yī)術為后世敬仰,有“藥王”之稱。
同樣,在這次抗擊新冠疫情中,無數醫(yī)護人員艱苦卓絕的奮斗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就是當今時代“醫(yī)者仁心”最生動的體現?!皣形ky時,醫(yī)生即戰(zhàn)士。寧負自己,不負人民!”例如,年過古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和鐘南山,17年前,抗擊非典,他們挺身而出;而今庚子新春,迎戰(zhàn)新冠,他們逆向而行,分別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和“共和國勛章”。
由此可見,仁心是管理者和醫(yī)者當共同擁有的道德情操。那么如何培育這樣的道德情操呢?有沒有一種管理者和醫(yī)生可以共同使用的方法呢?中國古人修身養(yǎng)性的打坐、太極、氣功等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國外多項研究已證明,通過meditation(冥想)這種同時調節(jié)心身的方式,能夠使人更具同情心和包容心,這對于管理者來說是大有益處的。例如,哈佛大學的一系列相關實驗證明,管理者在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打坐培訓后,不僅身體更加健康,頭腦更加清明,而且由于增強了同情心和包容心,使得共情能力提高了,這些都促使管理者作出更加智慧的管理決策[4,5]。
三、從科學觀進思想政治設計
科學觀包括認識論和方法論,求真務實,開拓進取,鉆研,毅力,勤奮,視野,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學術誠信等。科學觀教育就是要教給學生如何做事。在這之中,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格局,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中醫(yī)院校管理學專業(yè)的學生,應當意識到管理學和中醫(yī)學看似相差很大的學科,實則具備相似性和聯系。例如,中醫(yī)經典古籍《黃帝內經》開篇云:“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乃問于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岐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食飲有節(jié),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于生樂,起居無節(jié),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由此段論述,可以發(fā)現想要保全性命以長壽的方法其實十分簡單,但是又是現代人難以做到的:養(yǎng)成良好的起居飲食習慣和保持心情的恬淡虛無??梢?,長壽不是依靠外界吃藥打針或者手術,而是依靠個人內在主觀能動性的調控。因此,中醫(yī)學實際上也是一門管理課程,只不過是“向內”管理,和現代管理學一樣,發(fā)揮人內在主觀能動性,有意識管理和調控好自己的日常習慣和情緒狀態(tài),使得生命有序化。
綜上,管理學是通過實施有效的管理政策,使得社會運作有序化,這和中醫(yī)學注重向內管理,使得生命有序化是類似的。若能給學生說明這點,使其認識到二者本質的相似性,必然能夠為他們樹立良好的科學觀奠定基礎。
四、結語
中醫(yī)學和管理學的這些相似性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涵和外延都是吻合的,因此通過結合二者的相似性,思考在管理專業(yè)中,中醫(yī)基礎理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設計是行之有效的辦法。從教學效果的質與量的評價而言,可以分為量化評價 (對學生的“道德”本身和程度進行“量化評價”)及質性評價(很實用的評價技術,但必需的技術性環(huán)節(jié)必須注意,如行為學觀察與描述、研究和評價學生的心得體會、問卷和量表調查等),通過這些測量和反饋手段可以有效保證中醫(yī)基礎理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實施與健康運行[6]。
參考文獻
[1]邱偉光.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與生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7,33(7):10-12.
[2]Lefrancais E, Ortiz-Muri G, Caudrillier A, et al. The lung is a site of platelet biogenesis and a reservoir for haematopoietic progenitors[J].Nature,2017,544(7648):105
-109.
[3]Petros C. Benias, Rebecca G. Wells, Bridget Sackey-Aboagye, et al.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an unrecognized interstitium in human tissues[J].scientific reports,2018,8(1):4947.
[4]Nigel Benson, Joannah Ginsburg, Voula Grand, et al.The Psychology Book[M].London,DK Publishing,2012:5-7.
[5]Ellen J. Langer. Mindfulness[M].Boston,Records Books,1990:77-80.
[6]馬淑然,張保春,王彤,等.中醫(yī)基礎理論教學融入課程思政教育的理論探討[J].中國中醫(y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9,17(8):17-20.
Desig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Similarity of Management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NG Dao-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not only the treasure of ancient Chinese science, but also the key to open the treasure hou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mong the cours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course of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s the introductory course. At the same time, the major of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very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talent guarantee for the medical and health management in China and the worl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urses from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management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extens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o the national feelings of a family, the extens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o personal character, and the extens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o scientific view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amily and country feelings; personal character; scientific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