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蓉
(柳州市第二職業(yè)技術學校,廣西 柳州 545616)
在職業(yè)道德與法律教學課堂,教師要重視構建更加完善的教學機制,要全面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有效開展教學實踐與創(chuàng)新研究,從而全面加強學生職業(yè)道德與法律學習能力。本文分析了職業(yè)道德與法律教學特征,探索了有效教學措施,希望分析能進一步提高教學實踐水平。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中職院校對于學生的德育教學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德育教育十分重要?!堵殬I(yè)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開展德育教學的最為直接的教學方式,能夠直接地面對中職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并展開分析,進而更好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因此,《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職院校的學生畢業(yè)之后,走上社會和工作崗位必須嚴格遵守相關的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因此可以證明,《職業(yè)道德與法律》這門學科具備一定的科學性,主要能夠從以下兩個方面體現出來:《職業(yè)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具備相應的層次性,在展開教學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針對基礎道德內動展開講解,還需要引導學生針對未來自身在工作過程中需要遵守的相關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進行學習。對于法律方面,則需要通過學習相關的基礎法律內容,幫助學生了解未來走上社會后需要遵守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堵殬I(yè)道德與法律》課程需要按照層次進行展開。除此之外,《職業(yè)道德與法律》教學是將職業(yè)道德和法律進行了一定的結合,在保證中職院校對于德育教學需求的同時,也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進而為社會提供相應的人才[1]。
為了更好地開展職業(yè)道德與法律教學必須構建完善的教學機制。由于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主要是根據學生未來可能從事崗位的實際導向,幫助學生培養(yǎng)相應的職業(yè)道德,引導學生學習掌握在踏入社會后必須遵守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完善自身的法制觀念,進而更好地遵守法律,運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因此,職業(yè)道德與法律教學的教學主場不僅需要在課堂中進行展開,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學習,進入到日常生活當中。
對于中職院校而言,必須完善相關的德育教研室建設,引導教師積極參與到教研課改當中,進而更好地為職業(yè)道德和法律課程提供完善的教學體系和科學的理論觀念。中職院校必須提升自身投入力度,提升院校內部師資力量,進而更好地保證教學效果。除此之外,還需要完善學校實習基地建設,在實習基地中安排專人展開德育指導,幫助學生在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同時獲得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提升。中職院校需要針對教師展開定期培訓,進而更好地幫助教師更新自身觀念,構建終身學習意識,進而更好地提升自身專業(yè)知識水平儲備和實際教學能力。中職院校應當貫徹“走出去,引進來”的觀念,引導教師走出校園,到社會中觀察企業(yè)和崗位對于員工的實際需求,進而更好地將市場需求作為基礎展開教學,提升教學的針對性。與此同時,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做好學生榜樣,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獲得提升。
在進行教材選擇時,學校應當根據學生未來職業(yè)實際需求,選擇適當教材展開教學。具備條件的學校還可以組織學校內部教師進行教材編制,進而更好地優(yōu)化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身道德思維觀念。
教學方法的選擇對于教學效率而言十分重要。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如理論和實踐無法結合、教學沒有針對性、目的性等問題,教師應當將職業(yè)道德和法律課程結合實際的崗位需求,根據學生的實際展開教學,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獲得相應的提升。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運用項目驅動、小組合作學習等方式展開教學,進而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協(xié)作精神。
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取決于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教師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原因是教師的教學能力。中等職業(yè)院校應當定期組織教師展開培訓,通過引導教師進行深造的方式,更好地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中職院校應當構建完善的激勵機制,進而更好地鼓勵教師主動展開學習,通過學習不斷地完善自身,獲得提升,進而更好地在學習過程中積累經驗,獲得進步,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教學水平的提升[2]。
就目前而言,中職院校開展職業(yè)道德和法律課程所占課時較少,這是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展開大量的實訓和實習環(huán)節(jié),導致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展開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因此,中職院校應當在原有的課程制定中提升職業(yè)道德和法律課程所占的教學比重,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展開學習。除此之外,學校還應當在日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加入一系列的與職業(yè)道德和法律所相關的實踐內容,例如引導學生進行企業(yè)參觀、展開校園調查活動等。
1.創(chuàng)設情境
由于職業(yè)道德和法律這門課程中理論內容較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都會采用直接展開講述的方式進行這部分內容教學,這樣教學方法會導致學生認為職業(yè)道德和理論課程學習十分無聊,無法提升自身學習興趣,在課堂上也無法集中自身注意力展開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導致學生學習效果無法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采用一些較為直觀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好地幫助學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進而參與到課堂當中,根據教師所教學內容展開思考,更好地提升自身對于道德和法律觀念的重視程度和掌握程度。教師在進行情境創(chuàng)建的過程中,應當將這部分所學內容和學生職業(yè)方向相結合,更好地運用學生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yè)進行情境創(chuàng)建,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情景當中展開思考,解決相關問題。通過這樣方式展開教學更具備實際價值,也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這部分內容。因此,教師應當根據所學內容選擇一些與學生實際相聯系的內容進行情境創(chuàng)建,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對于目前這個信息傳播速度十分之快的互聯網世界而言,有許多案例能夠運用到課堂當中,因此,教師應當從法律和道德的角度針對這些案例展開分析,教師在得出結論之前首先需要向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展開思考,之后教師在根據學生討論得出的觀點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展開分析,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3]。
2.拓展內容認知實習:
就是引導學生展開現場參觀,參與專家講座等方式,通過進行實踐活動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增強學生對于本門課程的學習興趣。通過開展認知學習的方式也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明確自身未來發(fā)展目標。
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需要運用真實案例進行模擬并進行講解,進而更好地將教學過程轉變?yōu)槟M學習過程,通過模擬過程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深入掌握所學內容,進而獲得提升。
體驗式感悟:
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能夠通過體驗收獲一定的感悟。因此,教師也應當走出去,引進來,將自身學習和在企業(yè)中實踐所收獲的經驗和體會結合到課堂教學當中,進而更好地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也能夠更好地展開項目化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教師也能夠更為明確的了解企業(yè)對于實際崗位的需求,進而更好地展開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開展職業(yè)道德和法律課程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完善相關考核機制,不能再按照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單一的運用筆試的考核方式展開考核,而需要豐富考核方式和考核內容,加入實踐考核的模式,強調學生實際運用能力。在考核過程中還應當針對課堂討論、案例剖析、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的考核,根據學生的日常學習態(tài)度,平時表現以及期末考試成績等內容綜合對學生展開評價,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
總之,在職業(yè)道德與法律教學過程,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從而制定更加高效的教學課堂,進一步幫助學生加強實踐能力。通過以上分析,從多方面對教學對策進行了闡述,旨在全面提高職業(yè)道德與法律課程教學有效性,從而為學生日后綜合能力提高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