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夢韜
(江蘇國瑞律師事務所,江蘇 張家港 215600)
近些年來我國現代化、信息化水平逐漸提升,互聯網的發(fā)展,使得電子商務迅速崛起,這加劇了我國原本就嚴重的商標權侵權問題,盡管現在部分企業(yè)及個人已經形成商標權保護的意識,但在市場的各種經營活動中仍然存在著諸多不利因素,對于商標權的保護起到嚴重的阻礙作用,所以要詳細展開分析,以推動我國商標權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
現如今,在我國取得商標權的主要方式是通過注冊,指的是服務提供者或者是商品經營者在商標局進行正式的申請注冊之后,才可以獲取對于商標的專用權,而未注冊商標本身并不具備商標專用權,除非其屬于馳名商標,并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廣泛熟知。事實上商標注冊其實只是商標權存在的一種公示手段或者是行為方式,這并非是商標權產生至關重要、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市場經營者能夠通過商標對商品及其服務來源進行標示,但未注冊商標同樣具有這一作用,其作為一種能夠區(qū)別商品和服務來源的標志是重要的信息傳遞媒介之一,屬于企業(yè)本身所具有的無形財產權。未注冊商標同樣能夠作為商標存在,無論是何種法律、何人都不能否定這一重要事實,若是因為未注冊商標沒有通過注冊這一形式便失去了法律的保護,便嚴重同我國現代市場經濟最基本的公平原則相背離了。所以在當下我國建設以及完善商標法律制度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于未注冊商標保護的重視,著重加強對于未注冊商標權、注冊商標專用權以及重新厘清商標權等相關概念的認識與界定[1]。
近些年來我國社會飛速發(fā)展,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商標并不僅僅是作為傳統意義上商品或服務標記的存在,其更加是企業(yè)參與到市場競爭中的商戰(zhàn)利器,是商品及其品質和服務質量的標志,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企業(yè)的信譽和形象。在國家上,商標普遍被認為是企業(yè)所具有的重要無形資產以及知識產權,特別是對于某些廣為人知的名牌商標來說,更是有著極高的價值,諸多知名的企業(yè)和跨國公司都十分看重其商標,并用盡一切的手段對其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盡管現如今我國部分企業(yè)相比從前在對于商標權的保護意識方面已經有所提升,但絕大部分企業(yè)仍然沒有真正意識到加強商標品牌經營的重要意義,過分側重于日常的生產經營工作,在對企業(yè)商標權保護方面存在嚴重的意識欠缺問題,沒有從長遠的眼光入手進行科學合理的規(guī)劃。這樣一來便使得商標被他人搶注的問題層出不窮,相關企業(yè)面對這一問題經常需要支付比較昂貴的費用買回其手中的商標,或者是放棄已有商標,最終造成難以挽回的經濟損失。除此以外,當前,在我國部分企業(yè)中,特別是對于絕大部分的中小企業(yè)來說,沒有形成良好的商標權保護意識,再加上自身存在經濟實力較薄弱的問題,導致其未能建立健全相應的商標管理機制,對其日常經營活動的順利開展起到了一定的制約作用。
目前,我國商標權保護中存在著對于侵權行為處罰力度不足的問題,商標權侵權行為主要涉及到三方面內容上,分別為民事責任、行政責任以及刑事責任。
首先,在民事責任方面,主要指的是侵權行為人在民事上應當為其商標權侵權行為所承擔的法律責任,一般來說,其包含三種責任形式,分別為消除影響、賠償損失以及停止侵害。其次,在行政責任方面,我國《商標法》中對于商標權侵權行為所承擔的行政責任有明確規(guī)定,具體包括責令立即停止侵權行為,并將各種用于各種注冊商標標識以及應用制造侵權商品的工具進行沒收和銷毀處理,同時還要適當進行罰款[2]。最后,在刑事責任方面,我國《商標法》中規(guī)定,商標權侵權行為主要有三項罪名,包括非法制造和銷售非法制造注冊商標標識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以及假冒注冊商標罪。在深入研究我國《商標法》中的相關規(guī)定之后可以明確,在上述三種責任中,都沒有涉及到對于商標權侵權較為嚴格的處罰內容,在力度方面有所欠缺,尤其是在侵權賠償金額方面,不僅實際的金額數量相對較少,而且還有著兌現難的現象,難以充分發(fā)揮出其規(guī)范和約束作用,這樣一來便降低了商標權侵權行為的違法成本,導致各種商標權侵權行為屢禁不止、層出不窮。
從目前來看,我國《商標法》的保護主要是對注冊商標進行提供,但在未注冊商標方面所提供的保護卻是有限的。這樣一來便時常會出現注冊商標遭到冒用或者是惡意搶注卻未能得到法律保護的現象,這嚴重同法律保護公民合法權利的原則相背離,與此同時,還會增加商標權人的經濟損失。但未注冊商標同樣是商標的重要類型之一,在經過長時間的使用之后,其同樣也能具有一定的“識別”功能,這說明法律應當保護商標權人的正當法益與合法權益?;诖?,在未來應當大力開展對于未注冊商標的法律保護工作,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商標法》中商標專用權的概念范圍進行擴大,并在法律規(guī)范中明確好未注冊商標的內容,進而實現對于未注冊商標有效保護,形成“使用在先為主、申請在先為輔”的商標注冊原則,以保障在特定時期內未注冊商標所有人能夠擁有相應的“商標權”。應當對《反不正當競爭法》展開深入了解,對其中有關未注冊商標保護的功能以及定位進行明確,在此基礎上彌補《商標法》在未注冊商標保護方面上內容的欠缺,同時還應當形成良好的未注冊商標信息管理系統,以便于推動后續(xù)未注冊商標頂級備案制度的優(yōu)化完善,并為下一設計環(huán)節(jié)的高效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現如今,在我國廣泛存在著企業(yè)沒有形成良好商標權保護意識的問題,所以應當大力開展商標注冊工作,并在原有的基礎上形成更加切實可行的商標管理機制,這對于企業(yè)在市場競爭中成功與否有著重要影響。
其主要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內容著手采取優(yōu)化措施。
首先,在商標注冊工作的開展方面,商標獲得注冊本身能夠為企業(yè)帶來諸多優(yōu)勢,尤其是對于在市場上得到使用的商標來說,所以企業(yè)務必要在適當的情況下積極尋求商標主管部門對商標進行注冊,這樣一來便能夠讓其從法律層面為自己的商標權進行持續(xù)穩(wěn)定的保護,并保障其商標所代表的商業(yè)信譽。
其次,相關企業(yè)應當構建起更加科學、完善的商標管理機制,應當在企業(yè)內部完成對于專門商標管理部門以及管理工作人員的設置,以此實現企業(yè)商標管理工作開展實際效率與質量的提升,切實保障商標管理的延續(xù)性、穩(wěn)定性以及專業(yè)性。
最后,企業(yè)應當大力開展對于企業(yè)商標管理制度的完善工作,并且還要將其落實在具體的各項工作中,充分發(fā)揮出其應有的規(guī)范和約束作用,強化管理商標的提出、注冊申請以及使用等環(huán)節(jié),帶動企業(yè)全體員工參與到商標權的保護工作中,對宣傳載體進行豐富,提升宣傳效率與質量,盡可能實現對于企業(yè)合法權益的維護[3]。
從目前來看,在我國的商標權保護領域,對于商標權侵犯行為處罰力度不足是較為嚴重的問題,這便使得侵權行為違法成本較低,助長了商標權侵權行為的頻繁出現。對于商標權保護工作來說,其本身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存在著系統性和復雜性較強的特點,基于此,應當從當前我國的實際國情出發(fā),在完善商標立法的同時,大力開展對于商標權侵權行為的處罰,具體可以采取提升商標權侵權行為賠償數額以及法定賠償額上限的措施,與此同時,還應當對原本商標權侵權行為刑事責任的立案標準進行降低,采用“嚴刑峻法”對故意侵權行為人進行處罰,嚴重的情況下還可以對其刑事責任進行追究,從根本上杜絕商標權侵權現象的頻繁發(fā)生。
綜上所述,加強對商標權的保護能夠有效保護企業(yè)的合法權益,同時還可以為我國整體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奠定堅實的法律基礎,這對于我國未來持續(xù)平穩(wěn)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要加強對于商標權保護的重視,并綜合考慮各方面影響因素,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優(yōu)化措施,進而起到對商標權侵權行為的有效遏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