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賀章,孫耀威
抑郁癥(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在世界范圍內MDD是發(fā)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礙疾病之一[1],大約5-13%的女性和2-8%的男性都會患上MDD[2]。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的數據,全球患有MDD的人群已超過3億并且數據也在逐年快速增長[3],MDD是一種以多種行為和情緒癥狀為特征的情緒障礙,如情緒低落、興趣降低、精神亢奮或嗜睡、悲觀、失眠、食欲減退、思維遲緩,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和行為[4],預計到2030年,傳統(tǒng)藥物治療的費用將達到910億美元[5]。聯(lián)合國勞工組織的調查報告認為,MDD等心理疾病將會成為21世紀全球性的健康問題[5-6]。目前抗抑郁藥物、心理治療是抑郁癥的主要治療方法[7],有研究表明二者的治療效果并不顯著[9-11],其中19%-34%的MDD患者對抗抑郁藥沒有反應,29-46%的MDD患者未能完全緩解,高達50%的患者復發(fā)[2,7]。MDD不僅對個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還對家庭、社會帶來不小的負擔。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加強,人們對體育鍛煉變得更加重視。尤其是在目前MDD患者治療效果不顯著的情況下,體育鍛煉對抑郁的影響逐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有研究表明體育運動可以改善MDD患者的癥狀,給患者生活和健康帶來積極的影響。本文綜述了國內外所發(fā)表的相關文獻并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為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參考依據。
青春期是指兒童向成人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期間青少年生理、心理等方面會發(fā)生重大變化,患有MDD的人數急劇升高,大多數MDD患者都始于青春期[8-9,12],抑郁是導致青少年自殺的第三大原因[10],因此對青少年MDD的預防和治療顯得尤為重要。Carter等人[13]對相關文獻進行綜述分析共計提取1449名13-17歲MDD青少年,所有實驗對象均分為體育鍛煉作為干預手段組(實驗組)和常規(guī)護理組(對照組),體育鍛煉包括有氧運動、抗阻運動及有氧聯(lián)合抗阻運動,干預時間6-40周不等。結果表明:體育鍛煉對治療MDD的青少年起著積極的作用,其他相關文獻也得到類似結果[8,9,14]。每周3次小強度或中等強度的鍛煉活動,持續(xù)鍛煉6至12周,可以改善MDD的青少年的癥狀[13]。但也有其他不同的結果,Helen等人[10]的研究結果表明運動訓練對青少年MDD患者的總體療效較小。Patricia等人[12]對文獻進行綜述分析認為不能證明運動訓練對MDD有其積極作用,主要原因是納入研究的文獻質量較低且數量不足。
青少年這一群體由于身心發(fā)展還沒有完全成熟,受外界事物影響較大,當面臨父母離異或去世、缺乏家庭關愛、失戀、人際關系不協(xié)調等狀況時容易誘發(fā)抑郁情緒。體育鍛煉作為治療MDD的一種手段,不僅沒有副作用也不需要太大成本,而且還能增強青少年身體素質促進身心發(fā)展,彰顯了很好的應用前景。
孕婦在孕期抑郁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6],產前患病率從6.5%到13%不等[15-16]。據報道,產前抑郁在所有孕婦中占比4%-39%[15]。產前MDD的婦女不僅對自己造成危害而且對胎兒也會產生不良的影響。根據研究表明,患有產前MDD的患者產后抑郁、早產、婚姻不滿等的風險增加[15-17],出生后胎兒體重、母嬰關系、兒童的生長發(fā)育、都會產生不良影響[15-17]??挂钟羲幬锿ㄟ^臍帶傳遞給正在發(fā)育的胎兒可能對其生長發(fā)育產生一定影響,心理療法需要較長的干預時間并且費用很高,因此體育鍛煉成為一個更好的選擇。Kyle[17]等人選取46名妊娠28周年齡18-45歲并且患有產后抑郁癥的孕婦,隨機分為每周75分鐘連續(xù)持續(xù)8周的瑜伽運動組和常規(guī)治療組。結果表明:產前瑜伽是一種可行且可接受的干預方法,對患者產前抑郁都產生了良好的臨床結果,沒有反饋出不良結果。瑜伽干預過程中孕婦抑郁和焦慮癥狀顯著減少,是一種非常受歡迎的體育運動。
產后抑郁癥是分娩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美國婦產科學院建議所有孕婦一周盡可能多的參加30分鐘/天的中等強度體力活動[18],研究表明[18-21],患有產后抑郁癥的婦女也會對自己、孩子、家庭帶來負面影響。Semiha等人[19]對65名產后婦女進行運動干預的實驗表明:4周的體育鍛煉是一種可以減輕產后抑郁癥狀的有效方法。有研究證明產后抑郁的婦女在水中運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María等人[20]對129名婦女隨機分為水中運動組和常規(guī)護理組,運動組進行每周3天,每次1小時中等強度的體育鍛煉。結果顯示:在水環(huán)境中進行適度體育鍛煉的女性患產后抑郁癥的風險更低,是一種有效改善產后抑郁癥的方法。Raquel等人[18]通過文獻的綜述分析也證明了懷孕和產后期間進行體育鍛煉不僅是一種安全的策略,還可以減少產后抑郁癥狀,促進身心健康。但是也有一些相反的研究報道[22],產前和產后進行低強度伸展運動和呼吸練習對產后抑郁和疲勞的無積極作用。雖然運動對產后抑郁的影響報道不一,其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但是從近些年的研究成果來看總體顯示出其積極的趨勢。體育鍛煉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優(yōu)勢,是藥物和其他心理治療所不能比擬的,尤其是那些擔憂藥物會給胎兒帶來不好影響的孕婦,體育鍛煉更是一項不錯的選擇。
MDD在老年人中很常見[23]。有研究表明[24],6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患MDD的風險比年輕人要高。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更不愿意同他人一起討論自己的精神健康和尋求必要的臨床治療。MDD是導致老年人殘疾的重要原因[25],老年人通過體育鍛煉可以有效地減輕抑郁的癥狀。Noora等人[23]認為,體育鍛煉可能在短期內有效地減輕患有MDD老年人的癥狀,長期的效果只有通過持續(xù)的鍛煉才能取得。Kyle等人[24]認為有氧運動、抗阻運動可以減輕老年人臨床抑郁癥狀,前者好于后者,他們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他們喜歡的運動類型。James等人[25]將156名患有MDD的老年人隨機分配到有氧運動組、抗抑郁藥物(鹽酸舍曲林)組、運動和藥物治療組,經過16周的治療發(fā)現單獨接受藥物治療組效果最為顯著,但也發(fā)現有氧運動訓練在減輕MDD患者抑郁方面也同樣有效。Felipe等人[26]對文獻的綜述分析顯示以前的研究低估了體育鍛煉對MDD老人所帶來的好處,運動對老年人有很大且顯著的抗抑郁作用,其中中等強度的有氧結合抗組運動最為有效。孫延林等人[27]研究也有力地支持體育鍛煉能夠治療老年人抑郁的效果。
用體育鍛煉來治療老年人的抑郁癥狀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其中有氧運動似乎具有更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慢性病患者中同時患有MDD也是十分常見的[28],慢性病患者患上MDD很容易導致病人自殺、消極治療等行為,影響病人的治療及降低生活質量。Matthew等人[28]的綜述分析可以看出體育鍛煉可以減輕心血管心臟代謝類疾病、纖維肌痛等慢性疼痛、癌癥、多發(fā)性硬化癥、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病患者的抑郁癥狀,提高患者的精神狀況,但整體平均的治療效果不顯著,但體育鍛煉可以起到藥物治療纖維肌痛患者的效果。Mélanie等人[29]認為每周平均126分鐘的有氧運動對緩解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癌癥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癥狀有益且十分安全的。Karl等人[30]的研究可以證明居家普拉提運動能夠改善患有輕度多發(fā)性硬化癥女性患者的焦慮、抑郁和疲勞癥狀。這也證明普拉提是一種可行的、安全的鍛煉方式。
綜上所述,體育鍛煉可作為一種低風險、輔助藥物等方法治療慢性病患者可能出現抑郁癥狀的手段,對于輕度或中度慢性病抑郁癥患者來說體育鍛煉更應該得到重視,未來的研究也應該更加關注有氧運動對慢性病抑郁癥患者的影響。
體育鍛煉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抑郁癥的方法,尤其是低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很有可能能夠有效改善MDD患者的抑郁狀況,這給那些不喜歡藥物干預的人帶來了希望。從上述文獻來看絕大多數研究都證明了體育鍛煉能夠改善MDD患者的抑郁癥狀。然而運動是復雜多樣的,不同患者的既往經歷、自我效能感、感知運動的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如何能夠準確地針對不同人群開出具體的運動處方還得進一步研究。何種運動類型、運動強度、訓練時間最能改善MDD患者的癥狀還得需要大量的臨床試驗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