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宇 江蘇省蘇州市高新區(qū)長江小學校
籃球跳起投籃在籃球比賽中十分常見,又被稱作“跳投”。由于籃球跳投技術在比賽中一般用于進攻,它的突然性強,對方很難防守,因此籃球跳投在比賽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很多學生在觀看籃球比賽時會被跳投技術所吸引,繼而開始練習籃球跳投技術。但是由于籃球跳投技術對腰腹力量、上肢力量以及下半身力量的要求都比較高,很多學生在練習時會出現(xiàn)很多狀況。在學習籃球跳投技術中,有很多常見的錯誤。以下對籃球跳投技術中常見的錯誤做出分析,并提出糾正方法。
在進行籃球跳投技術的訓練時,它的基本動作為先將球置于腰腹位置,接著向上跳起,要注意腿部的爆發(fā)能力,最后投出籃球。在此期間需要做到起跳快速、及時、突然。但是,很多學生在進行籃球急停跳投的時候都不知道如何獲得動能,會產(chǎn)生體力不足或者是核心力量不足的問題,不能做到蹬地向上,常常會犯蹬地向前的錯誤。一個主要問題是學生在做急停跳投時,很多學生是立刻停下,然后跳起投籃,這樣做是錯誤的。這種跳投方式會產(chǎn)生一個向前的趨勢,導致向上跳時不能垂直向上。因此,學生在急停跳投時一定要注意外側腳的發(fā)力,將向前的動能轉為向上的動能。在進攻時采用急停的方式跳投時,要注意腳前掌用力,而非整個腳。另一個問題更為廣泛,便是核心力量不足,出現(xiàn)跳起投籃的位置相對較低,容易被別人防守住的情況。一方面是由于學生不會利用上肢力量帶動下肢力量,另一方面是學生的下肢力量薄弱,彈跳高度不足。如果核心力量不足的話,很多同學會出現(xiàn)覺得自己在跳投時整個人感覺很飄,無法穩(wěn)住身體這種情況。這種在急停跳投時無法做到動能的轉化或者是在對抗比賽跳投時,容易被防守的情況都是由于核心力量不足所導致的。
因此,教師在進行糾正時可以通過讓學生先練習原地跳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動作。在原地跳投的過程中,可以先測試學生的彈跳力以及核心力量。如果學生核心力量較弱,那么在今后的練習中讓學生多多鍛煉。其次,教師在平常的訓練中可以先利用助跳板進行跳投教學。在進行跳投教學時,一定要在過程中強調起跳時整體的肢體是需要垂直向上的,避免學生在過程中只產(chǎn)生向前的動能,而忽略了向上動能的轉換。教師利用做跳板指導學生進行教學訓練時,可以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籃球跳投應該要保持的起跳高度,讓學生明白自己在今后的跳投練習中所需要做的準備。同時,利用助跳板讓學生掌握跳起投籃進行前、進行中以及進行后一種套的投籃訓練,可以保證學生跳起投籃動作的順利進行,讓學生掌握籃球跳投技術。
很多同學在練習籃球跳投時,只注重于技術,而忽略了自己本身體能上的不足,缺乏核心力量的訓練?;@球跳投需要強大的腿部爆發(fā)力以及腰腹力量,在此基礎上,學生提高自己的跳投技術,才能使自己的籃球技術得到良好的提升。很多學生對自己進行反思總結時,要認識到自己的基礎有沒有做好。教師在進行籃球跳投技術錯誤糾正時一定要讓學生要做好鍛煉,這才是根本。
在學生進行籃球跳投技術的訓練中,很多學生往往認為自己只要跳得夠高、在最高點投出就可以順利地完成跳投,這樣的認識往往是不正確的。很多同學在跳投時只關注下半身,而忽視了手臂的姿勢和手形問題。學生在投籃時常常會犯這兩種錯誤。一是頂肘問題,很多學生在跳投時不會頂肘容易出現(xiàn)肘關節(jié)下垂的情況,同時還常常出現(xiàn)手肘內(nèi)夾的問題。二是手型問題。一方面是引導手的位置問題,很多同學不知道引導手應該放在哪個位置,包括在投籃時控制不住手部力量,出現(xiàn)用引導手發(fā)力這一問題。同時還會出現(xiàn)拿球時手和球有縫隙這種錯誤。另一方面是壓腕撥指沒有力量。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籃球投出后的曲線和學生預判的曲線相差甚遠,進而影響投籃命中率。
為了糾正這兩類錯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進行專項練習,讓學生對著籃板單手投籃,并要求球碰板后空心入筐。同時在進行練習時,讓學生將球先向上舉,這是練習頂肘。在手臂接近打直時,手腕下壓,中指食指撥球,這是練習壓腕和撥指。這樣在練習頂肘和壓腕撥指的同時還能增強手指,手腕力量。要讓學生明白跳投不光講究力量的爆發(fā),出手時的手型和上肢力量決定了球的方向以及轉速。在進行專項練習時,教師可以選用負重型的籃球,讓學生練習上臂力量和手腕力量,平時進行投籃訓練時恢復正常的籃球,培養(yǎng)學生的手感。
因此,教師在進行訓練時一定要著重注意學生手臂和手部的訓練,不能讓學生忽視這兩個方面。這里細節(jié)較多,總結起來就是手肘要前伸,引導手不要發(fā)力,引導手的位置也要注意,拿球時手要貼住球。教師在訓練時要增強學生的頂肘和壓腕撥指訓練,同時也不能忽略了學生的投籃技術的訓練。這些綜合起來讓學生反復訓練,能夠有效地提高投籃的命中率,達到籃球跳投技術的提升。
在籃球的跳投技術中,強調起跳突然有力,把握出手時機,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球出手這一步。很多人在學習籃球跳投技術時都知道需要在身體起跳達到最高點的時候將球投出。但是學生按照這個說法去理解時常常會出現(xiàn)一些錯誤。我們要求的是身體達到最高點,球出手。但當同學們讓自己的身體達到最高點,球再出手的時,往往會出現(xiàn)這樣一種情況,就是當他的身體已經(jīng)達到最高點,準備出手時,他的身體已經(jīng)開始往下回落了。這樣球出手的瞬間,身體是開始往下落的。這個時候球出手就會導致學生對球預估不準。同時,很多學生會經(jīng)常觀看籃球比賽,在比賽過程中往往出現(xiàn)專業(yè)的NBA選手在籃球跳投時會在空中滯空一段時間,雖然只有短短的幾秒,但是在視頻中出現(xiàn)的角度比較多,時間拉距也比較長,很多學生覺得這樣的姿勢很帥氣。就會有意識地學習這種方式。由于現(xiàn)實生活中學生沒有受過專業(yè)的訓練,無法像NBA專業(yè)的籃球手一樣,一般都達不到長時間滯空。所以這種方式也會導致出手時間慢,進而錯過最佳的最高點投球的機會。
因此在籃球跳投技術的實際訓練中,教練首先應該要讓學生明白,最高點出手的真正含義并不意味著身體達到最高點才要出手,而是說在你的身體和球即將達到最高點的時候,已經(jīng)要準備出手了。那么球出手的瞬間剛好是身體和球達到最高點,要讓學生把握這個時機。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自己的身體素質達不到一段時間的滯空狀態(tài),在空中不要猶豫,要學會及時出手。同時在跳投過程中要讓學生對自己的身體曲線做出預設,控制好自己身體的重心,估計自身運動的行為軌跡?,F(xiàn)實生活中比賽節(jié)奏很緊張,出手的時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對一對抗練習,讓學生自己親身體會最佳的跳投時機。
所以在訓練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不要過于追求滯空時間,避免下墜跳投情況的出現(xiàn),糾正學生在籃球跳投時間上的錯誤,更好的在實戰(zhàn)中把握跳投的時機。
很多學生在學習籃球跳投技術時,會經(jīng)??淳W(wǎng)上的視頻進行學習,很多NBA的球星,他們的跳投方式都不太相同,學生可能會參考不同的跳投方式或者跳投姿勢。但是對于剛剛接觸籃球跳投技術就開始嘗試其他難度的跳投技術的學生來說,常常會出現(xiàn)整體不協(xié)調的情況。很多學生會刻意地模仿后仰跳投,在練習跳投技術時會出現(xiàn)身體過于后仰的情況。其實在比賽過程中最常出現(xiàn)的是急停跳投。對于學生來說,不要盲目的求快,應該先訓練常見的12步跳投。之后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其他跳投方式的訓練。跳投屬于兩段式發(fā)力,起跳再出手。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手腳不協(xié)調的情況,常常變跳投為墊投。教師在訓練過程中,要對學生的姿勢進行及時地糾正。
例如,先找一個大約15cm左右的墊子,將墊子放得遠一些,雙手持球起跳,雙腳落在墊子上后,再通過上肢發(fā)力做投籃動作,強化起跳與投籃之間的協(xié)調性。地面的高度差可以使學生更專注的去發(fā)力起跳,在空中時,雙腿要充分伸直再跳到墊子上去投籃,切勿在起跳后通過屈膝去跳上墊子。這樣可以強化起跳以及發(fā)力投籃的能力。很多同學在練習籃球跳投技術時,雙腳處于一條直線,這時主關節(jié)很難與身體在一條線上,容易造成發(fā)力不均。因此可以選擇前后腳站位,這樣能夠更好地協(xié)調身體,使跳投更流暢。還有很多學生在實戰(zhàn)訓練中無法控制自己的重心下降。教師在訓練中可以讓學生起跳雙腳呈內(nèi)八字,膝蓋向內(nèi)收緊。同時要讓學生注意,如果急停越快,重心就要降得越低,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跳投。同時,在平時訓練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上身挺直下蹲,球觸地后起跳投籃。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全身肌肉更好的協(xié)調發(fā)力。
教師一定要注意訓練學生整體的協(xié)調能力。跳投是一個連貫性的動作,很多同學會出現(xiàn)在跳投時連續(xù)性和流暢度都不足的情況,這與學生整體的協(xié)調能力密不可分。因此在訓練中一定要多多糾正學生的錯誤,提高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
跳投在籃球比賽中運用較多,它不僅對學生的整體的核心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同時也要求要具有較高的反應力和靈敏度。因此教師一定要在平時的訓練中糾正學生的錯誤,并組織小型的隊內(nèi)練習,慢慢由消極的對抗訓練轉為激烈對抗,在實戰(zhàn)訓練中讓學生的籃球跳投技術得到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