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愛國 趙銀飛 黃曉冬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qū)義橋實驗學校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其中要求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yǎng)全過程……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作為學校體育工作者要思考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用什么樣的載體讓學校體育與新時代勞動教育全方位融合育人。筆者在觀看2020年東京奧運會直播的時候,直接有了靈感和思維——用奧運元素行學校體育與新勞動教育融合育人。
新勞動教育實施的基本原則是把握育人導向、遵循教育規(guī)律、體現(xiàn)時代特征、強化綜合實施和堅持因地制宜?,F(xiàn)代奧運會元素對這五大基本原則有很高的契合度。
其一,現(xiàn)代奧運會一直以來崇尚的“更快、更高、更強”以及“團結、友誼、和平、進步”等理念和目標,是符合新勞動教育中尊重勞動,增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報效國家,奉獻社會的價值追求的。
其二,奧運會可以說是家喻戶曉,特別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以后,在中國是國人皆知,學生知曉度大,在學校體育教材和實際體育教學中利用奧運元素比比皆是,這吻合新勞動教育的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手腦并用,強化體驗等遵循教育規(guī)律的要求。
其三,奧運會歷史悠久,現(xiàn)在之所以稱為“現(xiàn)代奧運會”是其總是充滿時代感,如東京奧運會開幕式的無人機組成地球,動漫式機器人狀的吉祥物等元素正是當代人工智能勞動新樣態(tài)的生動體現(xiàn),體現(xiàn)新勞動教育的時代特征。
其四,奧運會是世界比賽項目最有影響力和最大規(guī)模的綜合性運動會。古代奧運會就是一個綜合性的盛會,賽會期間,除運動員競技外,哲學家、歷史學者、藝術家、詩人、商人、外交使節(jié)等均登場,活動豐富,規(guī)模盛大,熱鬧非凡。現(xiàn)代奧運會不僅繼承了這些綜合性活動,并更具有廣泛性。這些在體育競技基礎上衍生的廣泛而綜合性的活動,給政府、社會、家庭和學校提供了無限的對孩子勞動教育綜合實施的可能。
其五,奧運元素遍及五大洲數(shù)十個國家和城市,農(nóng)工商、文化、生態(tài)等地域性色彩非常濃烈,展示非常充分,這給勞動教育的因地制宜提供充足的學習借鑒的素材。如果幸運的話,有本土選手參與,更可以挖掘其本土成長經(jīng)歷中的勞動教育的素材,提供因地制宜教育的鮮活模板。
奧運會主打的是體育項目的競技活動,而體育項目本身就發(fā)源于勞動。20世紀50年代以來,體育起源學說的主流學說是勞動起源學說。該學說根據(jù)恩格斯關于“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的理論,即勞動創(chuàng)造了一切人類文明,其中包含了體育,這是從最初動力和主要源頭來看體育的起源。人類最初的勞動是采集和漁獵,要攀爬、泅水、追逐、投擲、射箭,以及團隊性的生活方式,這些本領得以讓人類生存,為此需要人類代代傳授經(jīng)驗,專業(yè)練習這些生存技能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這樣就逐漸形成了“專業(yè)性的人體活動”,即體育。離開了走、跑、跳、投、攀爬等在生產(chǎn)勞動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基本活動技能,人類的體育就不復存在了。
勞動是創(chuàng)造價值的根本性的標準,通常有人以體育不創(chuàng)造價值而僵化地割裂二者,這是錯誤的。
奧運會也涉及經(jīng)濟價值,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展現(xiàn)。除此之外的思想、精神、道德、文化、教育等價值也是顯而易見的。如在2008年北京奧運后,杜文、楊愛華和黃軍等人還合力撰文探討了奧運會的價值體系,如媒體覆蓋、奧運經(jīng)濟、民眾受益、體育產(chǎn)業(yè)、奧運遺產(chǎn)等幾大類奧運價值。為了成功舉辦奧運會,為實現(xiàn)如此全面且不斷延伸的奧運價值,舉辦國必定苦練“內功”,各國奧運會籌辦勞務工作龐大而復雜,而這恰恰為體育與勞動教育的價值融合提供真實體驗場。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作了“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講話,在這里首次將五育上升到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
2020年,教育部長陳寶生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在》一文中指出: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的同時,其他課程、其他活動也要結合學科特點、活動特征,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確保勞動教育全方位融入。
以上敘述,簡而言之就是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融合。奧運會是綜合性大型賽事,從其本身運動理念,還是運動員本身的成長,都是德智體美勞的集中體現(xiàn),這是體育與勞動教育融合政策實施的最佳點位。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論述勞動教育時,主張體育與勞動教育緊密結合,相互滲透、相互連接,有利于兒童身心全面發(fā)展。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的理念下提出“生活體育”,認為生活中的生產(chǎn)勞動都是體育運動,要求體育與生活勞動相結合,體育和勞動都是強身健體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北京奧運后,在《中國教師》期刊上出現(xiàn)了諸如王寶華、肖桂勇的《奧運促進人類和諧發(fā)展——論北京奧運會的教育價值》、艾巧珍的《論奧運與人的全面發(fā)展》等等文章,都談到了奧運對促進人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意義,這與勞動教育的意義追求是完全吻合,是完美的載體。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加強新時代勞動教育在》一文中指出:勞動教育要與體育等學科,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勞動的科學態(tài)度、規(guī)范意識、效率觀念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為學校體育和勞動教育融合育人指明了方向。
《普通高中體育與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將“體育品德”列為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一。內涵是在體育運動中應當遵循的行為規(guī)范以及形成的價值追求和精神風范,包含精神、道德、品格三個方面。具體包括自尊自信、相互尊重;遵守規(guī)則、誠信自律;公平正義、正確勝負觀;勇敢頑強、積極進?。晃拿鞫Y貌、社會責任;團隊合作、超越自我等等。
體育品德素養(yǎng)對應勞動素養(yǎng)也有很多是一致的,如馬克思主義勞動觀里勞動不分貴賤、尊重普通勞動者;誠實勞動、取財有道;熱愛勞動、實干興邦;平等團結、力爭上游等等。
以上兩種必備品格素養(yǎng)無疑在奧運元素里是應有盡有的,關鍵是學校在落實體育與勞動教育融合育人時,要以奧運元素為載體,創(chuàng)設育人情境,以勞樹德。比如從里約奧運到東京奧運,近兩屆奧運代表團組建“難民代表團”,而且都在奧運發(fā)源地希臘之后第二個出場,和平與尊重不予言表。體育教學中很容易設計,比如模擬奧運入場儀式。而勞動教育活動可以設計“我是奧運志愿者”的角色表演,讓學生討論設計如何熱情周到為“難民代表團”服務,從中體會民族尊重,平等參與等體育和勞動的精神品德追求,祝愿和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汗水和本領展示民族精神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
以勞增智,一者是能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生活技能,二者更重要的是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融合到體育教學中,常規(guī)有讓學生搬運器械,充當記錄員、做做小教練,自制小教具等。但枯燥深奧的工序會讓學生減少勞動的樂趣,沒有自由想象的空間會消磨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熱情,以勞增智貴在“樂新”。
引入奧運元素往往會給孩子們帶來新奇的樂趣和動手的欲望。比如歷屆奧運火炬、吉祥物和獎牌的設計是人們關注最多的奧運話題之一。日本作為世界上著名的節(jié)能型國家,這次東京奧運會在“三大件”設計中,為了集經(jīng)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tài)效益于一體,可謂是動足腦筋。嚴格的工序是勞動規(guī)范嚴謹?shù)谋憩F(xiàn),形式之美是工匠們的創(chuàng)造,機器人是人工智能的勞動新樣態(tài)的體現(xiàn),回收材料是勞動中的生態(tài)效益和節(jié)能意識,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讓同學們來揣摩,甚至模擬制作奧運“三大件”,有勞動樂趣、勞動規(guī)范,更有勞動創(chuàng)造,即以勞增智。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提倡體育應與勞動教育相結合,認為“體育是勞動教育最基本和初步的階段,如果沒有各種體力的發(fā)展,勞動習慣、技能的培養(yǎng)和訓練就談不上。”學校體育教育中要克服勞動教育等同于“勞動鍛煉”的僵化思想,改變適當勞動視為體育教師懲戒學生的手段。
歷屆奧運會中的中國運動員所展現(xiàn)的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和正能量,正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紐帶之一,用競技體育的突破帶動全民健身的發(fā)展,有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體質,提高人民的勞動價值。
現(xiàn)在體育項目被列入中考范圍,同學們盡可以吸收奧運精神,出力流汗,勤學苦練,增強體質,獲得佳績。實踐證明,堅持參加體育鍛煉對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有明顯的作用,而且在充沛的體力中能增強學習效率,也能為今后進入社會參加勞動打下堅實的身體素質基礎。
以勞育美含義是勞動創(chuàng)造了美,有外在的勞動成果之美,有內心勞動收獲的幸福之美。結合體育運動既有出力流汗的敬業(yè)之美,也有內心自豪的欣賞之美。
在欣賞之美上,奧運元素里不乏有體育界以勞育美的大范兒。如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名單中,共有四名現(xiàn)役國家隊運動員入選先進工作者,分別是朱婷、許昕、孟蘇平和切陽什姐。再看202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名單中,王躍賢、曹棉英等奧運金牌運動員的教練們也赫然在列。這是對體育運動也是一種勞動的直接表述,對體育運動是一種能為社會、為人民創(chuàng)造直接價值的一種社會活動的認可。
在敬業(yè)之美上,除卻同學們自己在賽場上拼搏,在鍛煉中持之以恒,做自己帥氣的范兒,哪怕在電視機前為奧運健兒助威和感動,也是一種崇高的敬業(yè)。當看到東京奧運會平衡木冠軍管晨辰在比賽時,在自己受傷膝蓋上貼著的膠布上寫著“中國加油”四個字的時候,16歲的同齡人和在校學子,就是身邊超級棒的范兒。
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采擷奧運元素行學校體育與新勞動教育融合育人,是立德樹人下五育并舉的創(chuàng)新之舉,但奧運會不是年年有,而體育和勞動教育則是天天在,因此,本課題的實踐研究還有更多的路等著我們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