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 蘇州健雄職業(yè)技術學院
作為積極響應國家促進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的號召,高校團體操能夠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不僅是需要注重高校校園培養(yǎng)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主要陣地,更是需要培養(yǎng)學生健康發(fā)展。作為課余文化生活當中的重點內容,高校團體操能夠加強學生身體素質,并且加入排舞運動,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因此,本文將基于排舞運動在團體操中的推行優(yōu)勢進行分析,從而促使在高校團體操當中能夠廣泛應用排舞運動。
高校團體操具有一定的集體性,作為高校校園近年來發(fā)展體育運動的主要課余文化活動。在高校校園的特定環(huán)境當中,以學生與教師作為表演主體,主要是在團體操內突出校園文化精神的表演,促使學生在參加到高校團體操當中,通過集體性訓練,協(xié)調身體機能,提升身體素質,有利于身心同步健康發(fā)展,不僅放松學生的身心。同時,也能夠促使學生在集體活動當中,增強團隊意識與集體榮譽感。排舞運動最早源于美國鄉(xiāng)村舞蹈,發(fā)展起源相對較為完整,以多元化的舞蹈風格與舞蹈動作,并伴有音樂呈現出了較為多樣化的時尚大眾運動風格,排舞運動發(fā)展至今,超過3000多首舞曲都具有相配套的舞蹈動作,隸屬于有氧運動范圍,在練習過程當中,能夠改善身體形態(tài)并豐富業(yè)余活動,有利于提升運動審美與身心健康水平。
高校團體操不僅能夠作為體育文化風采的展現形式,促使學生的精神風貌得到體現,并在內容上豐富創(chuàng)新應用。獨一無二的排舞運動優(yōu)勢,既能夠豐富活動內容,也能夠促使學生以更加高昂的積極性投入到校園體操活動當中。作為隨著時代發(fā)展變化而形成的體育活動內容,高校團體操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多樣化的學生需求逐漸引用了更為新穎先進的活動內容,高校團體操其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在課余文化活動當中豐富學生的精神文明,并加強體質鍛煉,促使學生能夠實現綜合發(fā)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較強積極興趣之上[1]。因此,加強創(chuàng)新,融入新穎健康的活動元素,促使高校團體操能夠呈現出較大包容性,借助于排舞運動的青春活力,能夠更好的展現高校團體操的思想主題,構建更為輕松愉悅的活動氛圍,以排舞運動較高的藝術性豐富團體操的活動內容。
在相對較為集中的固定時間當中,由高校的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團體操的訓練,需要結合排舞運動,選擇較為簡單的動作,能夠有效促使學生感受到團體操的運動樂趣。在此基礎上,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前提,建設更為新奇優(yōu)美的活動。而排舞運動新鮮的舞曲,特定的節(jié)奏能夠按照既定規(guī)律重復展現風格魅力,促使學生在排舞運動當中融合了國際時尚元素。例如華爾茲、探戈等,或是現代流行歌曲進行簡單動作的重復練習,能夠達到在廣大學生當中普及的作用。促使學生更加喜愛排舞運動,在較短的高校團體操練習實踐當中,呈現出較為獨特,兼具時尚藝術性的表演效果,進一步促使高校團體操當中排舞運動具有較為良好的普及優(yōu)勢。
之所以在高校校園當中學生如此歡迎排舞運動,其中最為主要的原因則是由于多樣性的練習形式以及較為靈活機動的練習空間,促使排舞運動呈現出更多的運動可能性。發(fā)展至今,排舞運動已經成為多人參與且不需舞伴即可進行練習的獨立運動模式,促使在高校團體操當中,學生可以基于自身的運動需求以及天氣狀況等因素,選擇差異性的練習方式。并且基于沒有特定音樂伴奏要求的排舞運動,能夠避免使用大型音樂器材進行練習的情況,只需要在充足的練習空間當中,即能開展高校團體操的練習。因此,如若在遇到極端惡劣天氣或突發(fā)事件,占用場地的情況下,也能夠進行練習,僅需要選擇室內或其他小型練習場即可,能夠有效避免練習效果與進度受到影響?;谂盼柽\動具有較高的場地選擇便捷性以及高效利用空間的多樣練習性,深受高校團體操的認可與歡迎。
作為體育文化項目之一,高校團體操需要具有較高藝術標準,與排舞運動當中的趣味性較為重合,排舞運動不僅需要整齊劃一的步伐節(jié)拍,同樣需要較為優(yōu)美的音樂旋律默契配合[2]。基于這樣的運動特點,在練習排舞運動的過程當中,學生需要適當加之表情變化以及肢體動作,并逐漸增加難度,從而更好地展現運動魅力,彰顯出學生自身獨特的性格特點。這樣在無形當中則會促使學生通過體育活動感受到另一種藝術境界的存在,在練習過程當中不斷自我肯定收獲自信,增強成就感,極具教育性。不僅如此,排舞運動基于多元化的內容選擇,能夠符合學生的興趣愛好,促使學生在高校團體操當中感受到運動的樂趣。
通過高校團體操向學生展示運動文化中的魅力樂趣,能夠幫助學生在運動過程當中提升審美水平,并且不斷練習團體操的過程當中,同樣也能夠感受到運動所呈現出的藝術性,從而促使學生提高理解鑒賞藝術美的能力。排舞運動與高校團體操之間具有著較高的相似之處,基于簡單統(tǒng)一的舞蹈動作,在符合基礎運動規(guī)律的條件下,通過不斷變化間距隊形,加之音樂故事情節(jié)能夠充分展現高校團體操當中的主題思想。二者相輔相成,在高校團體操當中,應用排舞運動能夠呈現出更為獨特的視覺效果,從而斬獲新穎的審美享受。
各高校團體操在推行排舞運動前,應明確該表演主題?;谂盼柽\動的內在優(yōu)勢,各高校管理人員需將排舞運動與團體操進行有效結合,而在開展團體操時,由于其參與的人數較多,若沒能確認主題,則會給其整體表演效果造成較大影響,因而相關管理人員或教師在進行團隊操時,應精準確認該排舞運動的實踐主題。在正常的排舞運動中,其蘊含較豐富的舞蹈內容,教師需在課堂或日常生活中加強該類內容的傳授,幫助學生合理找尋舞蹈主題,由于此類舞蹈帶有極強的運動性、藝術性,在開展此類舞蹈練習時可適時感受其藝術性特征,并利用該類特點來確認表演主題。由于團體操與排舞運動的內在聯系性較強,在進行實踐時要充分借助團體操的實踐優(yōu)勢來推行排舞運動,有效改善高校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增強其集體性。此外,高校管理者還要定期設置團隊操或排舞運動的比賽,在該類班級比賽中不但能提升學生的勝負欲,激發(fā)其在日常生活中更為刻苦的練習,還能有效改善其各項技術動作,增加比賽動作的標準度。在排舞運動或團隊操比賽的過程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即利用良好的表演水平與合理的態(tài)度來改善排舞比賽結果,在產生比賽結果后,要利用該結果找出自身存在的優(yōu)勢與不足,在保持優(yōu)勢的前提下,縮減自身的不足,科學明確每場舞蹈的主題,從而加強舞蹈訓練的專業(yè)性。
各高校在明確排舞運動與團體操的主題后,在進行該類活動的推廣實踐時,還應適時保持其內部的藝術性。具體來看,無論是排舞運動還是團體操,其除了帶有一定的體育性外,還有著較強的藝術性,即該類活動中的道具、背景、服裝與音樂都展現者藝術性特征,高校學生需在該類活動中體會到其藝術性內涵,為其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比如,某高校在開展排舞運動的推廣活動時,管理人員在該項活動開設前,適時找尋了與該排舞活動相關的道具與服裝,在技術人員的專業(yè)指導下實行了合適的服裝搭配,在合適的色彩搭配下提升了該排舞活動的藝術性,再加上帶有動感節(jié)奏的音樂,適時加強了排舞運動內部藝術元素的多元性,全面改善了該項運動的有效性。此外,無論是團體操還是排舞運動,在開展此項活動的過程中,由于其參與人數較多,為加強各高校學生的參與度,該類活動的感染力就顯得較為重要,管理者或教師應利用該項活動的藝術性特征精準強化其感染力,提升各類學生的參與興趣。
由于每項排舞運動都帶有一項特殊主題,該類活動在開展時還會帶有些許的獨特性。具體來看,各高校在表演團體操或排舞運動時,每個班級都會精準確認一個主題,教師也會為該類團體布置對應的任務,學生需達到特定的表演標準,若該舞蹈的思想內容與其展現方式出現不一致現象時,可適時證明該類舞蹈活動的設計不合理,因此,排舞運動的獨特性就顯得較為重要。在進行排舞運動設計的初期,教師可與班級內部的學生商議,共同確認表演主題,在完成主題內容的確認后,在教師的適宜引導下,各學生可共同設計排舞動作,使該項動作與其設計的主題相吻合,利用該項舉措來增加排舞運動的獨特性,并將該類舞蹈完整的呈現在學校其他班級的面前。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每名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其對舞蹈的理解、身體協(xié)調度也不盡相同,因而在設計舞蹈動作時,該類動作的難度需與多數學生的身體條件相符,若舞蹈動作的設計難度較高,不僅會影響該舞蹈整體的呈現形式,還會降低其該類運動的動態(tài)性、美感度,無助于學生各項素養(yǎng)的改進。
在強化高校團體操與排舞運動的過程中,由于該類活動帶有極強的藝術性,可幫助學生提升其審美能力。首先,在創(chuàng)建排舞運動前,教師與學生可共同擬制該類活動的主題,而在確認題目期間,學生需搜尋大量與排舞運動、團體操相關的資料,適時了解與掌握團體操、排舞運動的關聯,其設計出的排舞主題也更帶有動態(tài)性、藝術性,其審美能力在該階段得到適宜提升。其次,在開展排舞運動或團體操時,受各項要素影響,該類活動內帶有大量藝術性特征,如服裝、道具與色彩等,在該類藝術氛圍下,學生對舞蹈活動的理解會逐步加深,該類運動的各項內涵也會進入到學生腦中,在該類教育活動的影響下,其審美素養(yǎng)將得到較大變化。最后,在完成排舞運動的日常訓練或比賽后,教師應引導學生實行較專業(yè)的總結,及時總結出該類舞蹈表演的優(yōu)勢與不足,利用正確的引導來幫助學生改進此前的藝術理念,透過該項理念的改善,其藝術素養(yǎng)與審美能力將得到切實發(fā)展,適時達成了排舞運動在高校團體操內推廣的初衷。
作為創(chuàng)建校園文明的重要體現形式,高校團體操秉持著促進學生體育終身發(fā)展的理念,融入排舞運動能夠豐富活動內容,增加表現形式,以獨特的優(yōu)勢展現出更高水平的校園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