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軍立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在中職學校教育體系內,其受重視程度很低,算是一塊“硬傷”。隨著現代化思想逐漸開放,信息化、數字化領域不斷發(fā)展,信息傳播渠道越來越寬廣,當代中職學生的教育需求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關鍵詞】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教學內容
引言:
目前,很多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學卻仍舊停留在傳統模式下,課程思政理念教育仍舊未落實,重理論傳授,忽略實踐,且“普理式”的膚淺教育很難讓學生感興趣,課程思政教育理念落實效果不佳。
一、當前中職學校課程思政教育的現狀
從思政教育的本質來看,這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師全體參與,持之以恒的努力的一個常態(tài)化教學任務。但是目前,中職英語教學的課程思政存在較多問題,例如英語教師只關注本學科教學,缺乏課程思政的意識;還有如英語教師缺乏思政認知或者課程思政經驗不夠,難以支撐課程思政教育,對“課程思政”意義、目標等理解不夠深刻,課程思政手段掌握不足,導致教學結合出現空洞、不緊密等的問題。
二、中職學校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在教學目標中體現思政理念。
在中職英語教學目標的設計中,除了一般的針對英語語言的“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之外,還有素質教育理念以及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前提二者結合下,對英語教學提出的更高的目標,即強調在英語語言等教學內容中所蘊含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注重對學生的道德、情感等的培養(yǎng)。對于此目標的實現,英語教師要首先從自身保證自己的教學素養(yǎng)、專業(yè)水平等需要不斷提高,并強化自己的專業(yè)能力與素養(yǎng),不斷學習提升自我,在教育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優(yōu)化,努力開拓創(chuàng)新,深入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現代化科技理念、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科學發(fā)展觀、新課程標準、素質教育、減負提質、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中,充分結合教學內容,善于挖掘課程中隱含的一些文化元素、德育素材和育人基因,并將其合理轉化,巧妙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英語語言教學中將道德品質教育、理想新建引導等融入進來,對學生的思政理念等進行精神指導,一點一滴進行層層滲透,最終達到課程思政的教育目標,落實教育德育目標,實現文化教育與的德育教育的雙重并舉目的。
2、在教學內容中融入思政元素。
英語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需要充分的的對整本書的總體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每一課的教學目標等全面掌握,在此前提下對每篇文章、每個單元元、每個主題有清晰詳細的掌握,然后結合新課改、素質教育理念等對教材內容進行科學規(guī)劃,合理設計,為學生呈現一堂堂更加精妙絕倫的課堂教學。另外,英語教師的教學并不是與政治等割裂開的,反而,英語教師還需要充分聯合黨的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十九大報告、十四五發(fā)展規(guī)劃、線上教育等等新理念、新思想,充分挖掘目前中職英語教材中思政教育元素,開展課程思政教育。那么,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滲透課程思政理念呢?首先,在課前,英語教師可以通過借助信息化教育平臺發(fā)布教學任務,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搜索相關教育資源,自主完成相關教學任務。對于教師所發(fā)布的教學任務,學生可以自主使用網絡、瀏覽器等來檢索相關內容素材,并自主了解,感悟故事案例等其中中的德育思想,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式教學,或者就某一個教育觀念、思政理念發(fā)展規(guī)劃點等組織學生開展辯論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讓學生在參與中逐漸潛移默化的形成課程思政的基本思想,落實引導學生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四個自信”。既確保了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鍛煉發(fā)展,又能確保學生的科學、端正的思想觀念的樹立。
3、在教學活動中感悟思政效果。
中職英語課程思政并不是說英語教師需要專門從思政方面去設計教學,或者說英語教師不敢正事,去做了思政教師該做的教學工作。其實不然,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是指英語教師要在英語教學中,滲透課程思政的理念,潛移默化的通過一些細節(jié)等去實現思政理念的貫徹教學。并且從英語課程思政的形式上來看,其課程思政等的感知等都是不需要教師去講,去描述,去強調的,而是要靠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的點低滲透中,去感悟到的,去反思產生的認知,在潛移默化中領悟到的。對此,英語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設計時,靈活規(guī)劃各種課堂形式的環(huán)節(jié),如分組討論、角色扮演閱讀,增加情感體驗,組織觀點辯論賽、資料搜集討論等等,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除此之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到企業(yè)去實地體驗,讓學生親身感受企業(yè)的氛圍,了解學習的目標,對自己的未來方向以及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培養(yǎng)學生的工匠精神,從而潛移默化,影響并培養(yǎng)學生各種良好的職業(yè)觀、道德觀、價值觀。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課程思政對于英語教學來說十分重要,且此理念的提出是一個長期以來的思想,并不是一個全新的領域,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深化強調而來的。但是,很多中職教師仍舊為轉變過來教育思想和理念。對此,給中職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英語教師在英語課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強調課程思政理念,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的課程思政元素,挖掘其德育內涵,實現文化教育與德育教育的融合,在英語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體現出來,實現潤物無聲、浸潤式的課程思政理念的德育育人目標。
參考文獻:
[1]陳瑞蘭."中職英語教學翻轉課堂實施的現狀、問題與對策分析."現代職業(yè)教育000.012(2019):64-65.
[2]李亞杰, and 陳英葵."中職學校課程思政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研究."職業(yè)教育10.2(2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