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男
【摘要】互補式閱讀即拼圖閱讀,是學生互教互學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合作式學習方式。互補式閱讀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能夠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的認知、情感及學習動機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分析了小學英語互補式閱讀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的意義,提出了基于學情的小學英語互補式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英語;互補式閱讀;應用意義;應用策略
引言: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出:小學英語教學應注意邊讀邊寫中發(fā)展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是學生的一種重要的語言能力,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的一種最有效的方法?;パa式閱讀是一種合作閱讀的學習方式,將閱讀的語篇材料分散成零散的片段,然后將這些片段隨機發(fā)給學生,讓學生對閱讀片段進行推理,通過與他人溝通詢問進行小組討論,整合成符合邏輯的信息,最后將文章復原完整,以加深學生對語篇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パa式閱讀可大大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讓學生在一節(jié)課中完成多篇文章的閱讀。在互補式閱讀中每位小組成員都要承擔一定的閱讀任務,只有每位小組成員都能認真完成任務,本組的學習任務才能順利完成。
一、互補式閱讀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互補式閱讀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不再是教學的主導,而是學生學習的管理者、促進者與參與者等。互補式閱讀中小組成員進行討論時,小學英語教師可以擁有足夠的自由和時間對全體學生進行監(jiān)控,并對英語水平較差的學生進行額外的指導和幫助,從而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作用,更好的進行因材施教?;パa式閱讀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能夠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作用,讓每個學生都有了開口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體現(xiàn)出自我價值。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一般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理解和掌握某些單詞或完成某些文章的閱讀。而互補式閱讀中,教師對學生只起到協(xié)調、引導和歸納提升的作用。而學生是閱讀學習中的主人,學生在小組中與他人相互幫助共同探討獲得信息。學生在閱讀后不但是學習掌握了幾個簡單的單詞或者是解決了某個問題,而是通過與他人的共同合作掌握了學習的方法和技巧。學生在互補式閱讀中不但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進行交流討論,而且還會有意無意地獲得新的知識和技能,從而使自身的能力不斷積累提高。學生在交流與討論的過程中用英語進行言語交際,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
二、互補式閱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步驟
互補式閱讀活動中教師與傳統(tǒng)閱讀教學中的教師的角色已有了較大的轉變。教師已由學生學習的主導者轉變?yōu)閷W生學習的協(xié)作者,而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人。雖然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轉變,但是教師的指引對教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パa式小學英語閱讀中教師需要提前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如選取適合開展互補式閱讀的材料,然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材料中的內容劃分為幾個部分,每個組員負責某一部分閱讀材料中的相應任務。在互補式閱讀中學生大多依賴組織員的交流合作與共享。因此互補式閱讀中學生需要最少分組兩次。在第一次分組時教師要考慮學生間的差異,盡可能地做到強弱搭配,以便在活動中讓優(yōu)秀生幫助后進生,使優(yōu)秀生更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而后進生也會減輕學生的焦慮。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互補式閱讀的過程中還要教會學生學會聆聽、討論及表達,從而更加高效地進行互補式閱讀。由于不同的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同,因而閱讀材料后會形成信息差。互補式閱讀中將英語的閱讀文本分散成幾個零散的部分,將其隨機分散給學生或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分發(fā)。互補式閱讀中學生被分成幾個拼圖小組,每組5-6名成員,根據他們的表現(xiàn)其中一人被選為組長。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表現(xiàn)給他們布置任務。每位小組成員都應該明確他們在學習中應該學習什么。在閱讀時學生應該閱讀該部分至少兩遍理解材料。學生根據閱讀的片段進行推理分析,并與他人溝通交流進行小組討論,將文章復原完整?;パa式閱讀中小組至少進行三次分組,在開始時學生初步閱讀自己的語篇。然后進行二次分組,對同一文本進行討論研究,在研究中對新單詞、句型、語法進行交流討論。最后學生回歸原來的小組,將自己在交流中所習得的內容傳授給本組內的其他成員,最后完成語篇的復原。為了檢查并進一步學習,每個小組會根據自己獲得的信息表演或選派代表復述原來的故事。教師在各小組展示完畢后將原文展示出來,引導學生對其中的句型進行拓展學習。
三、基于學情的小學英語互補式閱讀教學開展步驟
1、根據學生實際合理選擇閱讀材料
小學生所用的英語閱讀材料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故事類的繪本材料,這類材料中有主要人物、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高潮及結尾;而另一類的繪本屬于科普類的繪本,這類繪本沒的連續(xù)性的故事發(fā)展。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無論選擇哪類的英語繪本都可以采取互補式閱讀的教學方法。但是選擇的閱讀材料一定要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內容不能選擇地太難,也不能太過簡單。如在進行PEP教材五年級下冊的課內閱讀《seasons in Canada》與《seasons in Australia》《seasons in China》這三篇課外閱讀文章的結合起來開展互補式閱讀,以便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2、合理分組進行互補式閱讀
小學英語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互補式閱讀時,先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采用根據他們英語水平的不同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每個小組包含不同水平的學生3-6人。對于同一內容的閱讀內容,教師可將其打在不同顏色的彩紙上,以便二次分組時學生可按照紙的顏色的不同再重新組合。如在進行閱讀材料的互補式教學中,學生提前按照教師的布置以小組的形式坐在一起,然后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時可將閱讀材料根據內容分好,讓每個小組的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開始閱讀。在學生開始閱讀前,教師要提醒學生記住現(xiàn)在自己所在的小組,以便后面進行重新分組討論后,能夠再回到自己所屬的原小組進行交流。這個細節(jié)雖小但是卻決定著互補式閱讀是否能夠成功。在《seasons in Canada》《seasons in Australia》《seasons in China》這三篇閱讀材料中主要都是介紹的對應國家的一年四季的情況。在教學時,教師可根據文章將其劃分為三個不同的學習任務。將一個國家的四季情況規(guī)定為一個學習任務,為了方便安排,教師在開始時可規(guī)定為原屬小組的為三人一組。分配任務前,教師可根據閱讀材料提出一些與材料相關的問題,以便達到知識鋪墊,引出新知識的目的。如在閱讀前,教師與學生可先進行一些口語對話練習,如“What’s your favorite season?”“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spring here ?”等。通過對話練習將話題過渡到需要閱讀的英語材料的內容上。如根據國旗和世界地圖的內容引出Canada、Australia和China三個國家。引出閱讀材料后,教師可將閱讀材料分配給原屬小組的每個成員。同一小組成員拿到的閱讀材料應該是不同的。教師在為學生準備閱讀材料時可在材料的后面附有與閱讀材料相關的閱讀任務。教師布置的閱讀任務除了涉及到與自己相關的材料外,還有一些涉及到其他材料的問題。如閱讀完一篇文章后,需要將涉及到的內容填寫在教師提前準備好的表格,表格中的內容應包括三個國家不同季節(jié)的天氣及不同季節(jié)中作用可做的事情。這樣每個小組中的學生就如同被分為三塊的拼圖?;顒訒r教師先讓學生自己閱讀,并觀察閱讀材料中的圖片。啟發(fā)引導學生預測閱讀材料寫的是一個什么故事。然后教師在明確提出問題,布置閱讀任務。每個小組閱讀材料中的不同部分,并完成相應的閱讀任務。在開始閱讀活動時教師先讓學生分別完成Task1。然后再讓組長帶領組織核對信息一起完成Task2,學習描述。
3、開展第二次拼圖組合
開展互補式閱讀后,教師完成知識鋪墊并將任務分配完成后,教學則需要展開第二次互補式閱讀。由拿到相同閱讀任務的學生組成專家小組。在開展活動時,專家小組可以根據閱讀材料中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交流討論,直至任務完成為止。在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時,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要積極思考,勇于表達,當小組內的成員對某個任務達成共同意見后,小組成員要將討論的結果記錄下來。而每個小組成員也成為這篇閱讀材料的專家。然后學生可以相互演練如何為原屬的小組成員講解所討論的閱讀材料中的內容及材料中出現(xiàn)的新的單詞等。如負責Canada這個國家閱讀材料的學生圍繞閱讀任務中有關加拿大不同季節(jié)天氣的特征以及作者在每個季節(jié)中的活動狀況進行研究。除了解決相應的問題外,學生還需要幫助其他學生解決文中出現(xiàn)的新單詞。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只負責協(xié)調引導,當學生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嚴重的分歧,或者借助本小組的力量無法解決遇到的問題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協(xié)調引導。而這時的閱讀課堂就好像被重新排列過的拼圖一樣。
4、開展第三次拼圖組合
當專家小組交流討論完畢后,學生可回歸到原屬小組,并在小組中輪流匯報自己在第二次拼圖組合中交流討論后的結果,以幫助本小組內其他的成員獲取自己負責的那部分閱讀材料的信息。學生在匯報時,除了匯報討論的學習任務外,還要向其他小組成員解釋遇到的新單詞以及學到的新的學習技巧等。當原屬小組中的每個成員都將所負責的工作匯報完畢后,閱讀材料的任務才算完成。學生回到原屬小組后,對三個國家的季節(jié)天氣及活動情況進行匯報時,小學英語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學情對其埋行指導,并將各小組的合作情況記錄并進行評價。
5、總結、拓展與延伸
在互補式閱讀完成后,小學英語教師可對學生進行檢測,以便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不但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還能夠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學習技巧,達到查漏補缺的作用。學生的活動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時,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一張紙,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討論,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三個國家四個季節(jié)的天氣特點及所做事情連接起來。也可以采取讓學生對展示的照片中的地點、季節(jié)、天氣及人的活動進行描述。通過這樣的測評方法引導學生鞏固和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巧,從而有效提高英語閱讀的能力。
6、把握課堂秩序進行合理評價
小學英語互補式閱讀中學生活動較多,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為了讓學生在互補式閱讀教學后能夠保持良好的秩序,在幾次拼圖閱讀后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小學英語教師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合理的評價。通過評價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互補式閱讀中。教師對學生實行評價時除了對他們的閱讀結果進行評價外,還要對學生的綜合表現(xiàn)進行評價,從而使學生的個性能夠得以發(fā)展。
結語:
互補式閱讀應用于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像玩拼圖游戲一般沉醉閱讀活動中,能夠有效減輕學生的焦慮,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喜歡上閱讀,并在閱讀中學習知識,提高技能,使在閱讀中學會表達,學會認識自我和他人,學會做人做事,逐漸成長為具有愛國情懷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馮春宇.拼圖閱讀策略在小學高年段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20(39):46.
[2]錢伊琳.淺談“拼圖閱讀策略”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34):93-94.
[3]王麗娟.拼圖閱讀策略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