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黎
(山東省東營市利津縣刁口鄉(xiāng)中心幼兒園 山東 利津 257453)
在幼兒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以興趣為基礎,尤其是針對幼兒年齡小的特點,盡全力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積極的參與教師設計的課外活動,在歡樂中學習到知識。經(jīng)實踐證明,幼兒非常喜歡多姿多彩的戶外活動,所以,在教師設計活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活動的步驟性和方向性。而且教師可以將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一起進行戶外游戲活動,這樣可以在最大程度地鍛煉幼兒的大腦,強化身體機能,讓孩子在玩樂中學到更多的快樂。
幼兒年齡決定了他們的心理特點和活動特點。在幼兒授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對幼兒的特點進行充分解析。幼兒是單純的,在這個階段喜歡做游戲、愛玩、好動,幼兒特別喜歡教師設計出來的具有趣味性研究活動,教師只有滿足這一點,才能讓幼兒自主地參加到其設計的游戲活動中來更好地調(diào)動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知道自己的根本愛好,進而強化游戲活動的品質(zhì),確保游戲活動的高效性[1]。除此之外,教師也要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自我更,向各個方面的幼兒教育尋求經(jīng)驗知識,用心去研討自己周邊的材料,持續(xù)的豐富設計活動的形式。例如:人類的游戲教師可以引領幼兒參與游戲活動,在操場上畫出多種多樣的圖案。用各種各樣的食品然包裝來做裝飾,制作成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將每一個小動物都固定好一個位置。后隨機抽取幼兒,讓其站到相應的位置,去扮演相對應的小動物,采用這種方法,會讓幼兒充分的調(diào)動自己的思維去考慮,如何裝扮成小動物的形象,讓自己能夠和所扮演的動物更像。在這個游戲的過程中,可以讓幼兒最大的程度的展開想象力,運用自己的大腦,幼兒也非常喜歡這樣的活動方式,對這樣的活動方式一定會非常感興趣[2]。
幼兒天生活潑好動,愛做游戲,所以、在園內(nèi)開開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只有將游戲融合到游戲活動中,才能使游戲活動的品質(zhì)得到完美的保障。因為游戲具有很強的娛樂性,且簡單易懂,在進行游戲的時候,幼兒能忽略自己和教師存在的代溝,將精力全部投入到游戲中去,更好的體會游戲所帶來的歡樂,教師一定要以幼兒的具體特點和心理狀態(tài)的發(fā)展情況,對幼兒實施合適的游戲計劃,運用多樣化的游戲方式,持續(xù)的補充所涉及到的游戲活動,對于較小的幼兒可以設計老鷹捉小雞的游戲,讓大一點孩子也一起參加[3]。在游戲中幼兒學會多少活動鍛煉幼兒的基本反應,針對年齡大和年齡小的孩子,教師都可以在戶外開展隨機游戲,比如跳房子或者捉迷藏游戲。讓所有的幼兒在游戲中學會蹦跳,學會一起合作的精神,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膽量,一點一點地強化幼兒的游戲活動能力。
在進行混齡兒童戶外游戲的時候,一般都需要幼兒之間默契的配合,這樣才可以順利的完成任務,收獲更多游戲的快樂。例如:小班與中班幼兒玩輪胎時,小班中,部分幼兒的力氣比較大,能推動輪胎,但是也有一部分的孩子力氣比較小,不能夠?qū)⑤喬ネ苿?。這時,教師應該告訴這些孩子在哪個位置挪動輪胎會更加有利,并且引導這些孩子向力氣大的中班幼兒請教并請求幫助。小班與中班幼兒在參與游戲時,中班幼兒發(fā)現(xiàn)輪胎中的奧秘,且能以勻速推動輪胎。此時,中班幼兒應將技巧分享給小班幼兒,讓幼兒玩的更加盡興。幼師可以有意識的給孩子們創(chuàng)設這種合作交流的空間,并且鼓勵學生之間進行相互協(xié)調(diào)配合,共同做游戲活動經(jīng)驗的分享,一同解決實際問題[4]。
綜上所述,幼兒園戶外混齡兒童自主游戲的開展,不僅能夠為幼兒提供一個快樂童年,同時還能夠讓幼兒懂得合作、自主學習的方式。同時,在幼兒園戶外混齡游戲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尊重多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增強幼兒的體質(zhì),實現(xiàn)玩中學、學中玩這一目標。此外,幼兒教師應當提高自身教學能力,不斷對教學方法,教學觀念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變,增強游戲活動的實踐性以及趣味性,在游戲過程中提高幼兒身體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