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煒珺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市花橋楓浜幼兒園 江蘇 昆山 215300)
幼兒處于身心發(fā)展的初級階段,對于外界事物只具備基礎的認知,在情感塑造方面需要格外重視。特別是新時期教育體系的改革強調素質培養(yǎng),將培養(yǎng)高情商,高智商人才作為教育目標。對此,幼兒園應從小培養(yǎng)幼兒的情商,讓幼兒能夠通過繪本閱讀的理解世界,表達情感,這對于幼兒心理建設有深遠意義。
幼兒繪本閱讀教學價值體現在情感教育,傳統文化教育和自我認知等方面,繪本閱讀已經逐漸成為幼兒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指導。對于幼兒來說,主要是通過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指導來認識這個社會和世界,接觸到的內容相對來說較少,涉及到的方面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幼兒繪本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一些故事是關于朋友相處的,一些故事是關于自我行為規(guī)范與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這對于幼兒來說是很好的學習途徑,也是培養(yǎng)綜合素質的重要方式。例如:一些有關于小動物的繪本常常會營造成一個很多動物聚集在一起和諧相處的家園情境,這對于健全幼兒心理有很好的幫助作用。有人能夠從中認識到小朋友們在一起的歡快,有助于促進幼兒愛上幼兒園,對于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有保障作用。
2.1 精選優(yōu)秀的幼兒繪本。幼兒閱讀繪本種類豐富,無論是在圖畫方面還是在內容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創(chuàng)新,其深遠的教育意義與適應幼兒成長的特點也有效的促進了繪本的推廣。因其種類眾多,幼兒教師在展開情感教育過程中應該用心挑選適合幼兒成長的繪本材料[1]。并且在把握繪本情感教育特點的基礎上加以科學引導,讓幼兒感受豐富多彩的繪本知識。例如: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幼兒所處的年紀選擇適合幼兒理解的繪本,同時還應該根據幼兒差異性推薦區(qū)別化的繪本閱讀材料,以便于最大限度的發(fā)揮繪本閱讀的價值。除此之外,幼兒教師可以根據天氣與季節(jié)等因素的不同推薦不同的繪本故事內容進行閱讀,讓幼兒最大程度的產生共鳴,進而實現繪本閱讀過程中的情感教育。
2.2 結合閱讀情境展開情感教育。情境教學方法近年來已經得到了幼兒教學的廣泛認可與應用,通過良好的情境創(chuàng)設,能夠讓幼兒切身的體會到閱讀中蘊含的知識與情感。同時,情境的創(chuàng)設與演繹能夠適應幼兒身心發(fā)展狀態(tài),讓幼兒帶著積極的態(tài)度融入到閱讀中,對于教學效果的提升有很好的幫助。例如:在幼兒繪本《我答應過你》中,有一篇故事題目是“總會有辦法”,幼兒教師可以根據繪本的故事內容創(chuàng)設一個小小障礙的學習情境,通過帶領幼兒閱讀,讓幼兒認識到事情總有解決的辦法,遇到問題不能只想著求助大人。同時還可以引出小朋友們互相幫助并解決問題的情感依托。讓幼兒感受到集體的力量,認識新朋友,進而豐富自身的情感。
2.3 創(chuàng)設新穎的繪本閱讀方式。為了強化幼兒繪本閱讀中的情感教育,幼兒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新穎的繪本閱讀方式,在提高幼兒興趣的基礎上,增加對幼兒情感方面的引導[2]。從而充分發(fā)揮繪本閱讀的價值,讓幼兒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形成良好的思維方式與心理素養(yǎng),為今后的發(fā)展道路播撒溫暖的陽光。例如:幼兒教師可以讓小朋友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采用接龍的閱讀方式,這樣一來可以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幼兒鍛煉閱讀銜接能力。同時可以積極引入角色扮演的繪本閱讀方式,讓幼兒分角色朗讀,然后幼兒教師再給予每個幼兒正確的閱讀指導和情感引導。讓幼兒在閱讀中收獲情感知識,以此在創(chuàng)新繪本閱讀方式的基礎上增強情感教育效果。
2.4 家園共育實施繪本閱讀情感教育。幼兒的成長與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盡管目前大部分的家長都會把幼兒送到幼兒園中學習知識,但是也不能完全放任不管,還是應該發(fā)揮出家長的作用,對幼兒的成長進行指導。也正是因為家庭和幼兒園對于幼兒成長均有深遠意義,所以逐漸衍生出家園共育的幼兒園教學模式。家園共育是家庭與幼兒園共同配合的教育模式,能夠給幼兒提供一個舒適且全面的成長氛圍。在開展繪本閱讀情感教育方面,幼兒園教師也可以引入家園共育模式,通過跟家長溝通明確情感教育指導目標,進而在相互配合下完成繪本閱讀與情感引導。例如:幼兒教師應該與幼兒家長達成一致,針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狀況多與家長溝通。然后共同參與幼兒的繪本閱讀,切實發(fā)揮家庭和幼兒園共同的引導作用。讓幼兒能夠在成長過程中收獲更多的情感教育,培養(yǎng)幼兒溝通、處事等多方面能力。
總之,為強化情感教育效果,幼兒教師首先應該選擇優(yōu)秀的繪本讓幼兒閱讀,然后發(fā)揮幼兒教師的引導作用,利用閱讀情境激發(fā)幼兒思考,進而展開情感教育。同時還應該積極創(chuàng)設新穎的繪本閱讀方式,并且采取家園共育的情感教育模式。以此實現幼兒繪本閱讀的情感教育價值,推動幼兒教育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