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珍
(新疆阿圖什市第一小學 新疆 阿圖什 845350)
比起單純的學習知識,獲得技能,在現(xiàn)代社會更需要掌握的是獲得學習方法,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擁有創(chuàng)新思維。美術教育作為素質(zhì)教育的一部分,并且本身就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教育,對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時理所當然責無旁貸的?,F(xiàn)代社會的急劇發(fā)展,社會的多元化,信息的多媒體化,讓教學工作也急需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和改變。以下簡單從五個方面談一談,在小學的美術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在很多固有的課堂印象中,老師是一堂課的主控人,而學生僅僅是跟隨者。教學者照本宣科或者填鴨式教育,學生們被動接受,昏昏欲睡,這樣的課堂毫無樂趣可言,連成年人都很難集中注意力,更何況是小學階段的孩子。老師與學生的固有關系是,老師講學生記,學生問老師答,學生答老師批改,這樣的師生關系嚴肅而刻板。想要得到一個高效率的課堂,就得先先營造一個輕松且讓人有參與感的課堂氛圍。
強烈的參與感是引發(fā)興趣的基礎,這和“自己做得飯更好吃”是一樣的道理。良好的課堂氛圍應該是,老師給出目標,學生積極參與,討論或者爭辯,老師進行適當引導,最后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問題和想法,完成教學目標,收獲共同參與協(xié)作之后得到的答案。古人說“良師益友”,用在美術教學點課堂中就很恰當,良師適當?shù)臅r候以益友的身份站在和學生一樣的視角來對待課堂教學,能夠更輕松也更好的完成教學。
小學美術的教育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基本高超的繪畫技能,或者能完成高難度的藝術作品,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孩子對于美學藝術的興趣和審美能力的提高。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而引發(fā)興趣的最好手段就是激發(fā)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傳統(tǒng)教學里的照本宣科早已經(jīng)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尤其是小學階段的孩子。
比如人教版《影子的游戲》,比起簡單的畫出影子之前,更重要的是和孩子們一起先和影子玩一場游戲。看著影子變成“小狗”、“小兔”、“小貓”等可愛的小動物,讓簡單的影子不僅有了生命,更讓孩子們收獲樂趣,從而變得印象深刻,這樣完成的作品也會更加的生動形象和豐富多彩。
不管是傳統(tǒng)教學還是創(chuàng)新教學“問問題”都是讓學生快速掌握技能的方式之一,但是,重點在于誰來問。要想更好的讓學生們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老師要做到的不僅僅是答,更要學會問。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小對這個社會認知有限,如果老師告訴們答案,那么他們心中就只有這一個答案,而如果讓他們自己來說答案,那答案就是一片五彩繽紛。
比如人教版《有趣的半圓》,你教學生用半圓畫個扇子,那么學生就只能想到半圓是扇子。如果讓學生自己想像,那么半圓就是晚上的月亮,紅艷艷的西瓜,頭上戴的鴨舌帽和吃掉一口的餅干。用問題代替現(xiàn)成的答案,不僅讓學生更有參與感增加興趣,也能給到學生更大的自主發(fā)揮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
藝術高于生活,但來源于生活。想要創(chuàng)新,那一定要先知道事物本來是什么樣子。小學階段的學生們,因為年齡小,見識有限,如果要他們憑空想象也是很有難度的,讓學生們在進行創(chuàng)新之前,了解事物本來的樣子是非常有必要的。善于觀察是發(fā)現(xiàn)美的重要途徑,觀察生活是學生能夠更大程度激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的基礎。
大自然是最好的造物主,所以可以帶領學生去觀察流動的河水,看看小鳥飛翔的翅膀,聽聽青蛙的聲音,嘗嘗多姿的水果。聽過看過感受過之后,就不再局限于,海是藍的,鳥兒能飛,青蛙是綠的,水果是甜的這些既定的平面印象,而是在他們腦海里有一幅生動立體的畫面,給再創(chuàng)造打下良好的基礎。
毛主席說過“實踐出真知”,有過切身觀察后,再進行創(chuàng)作的時候,不僅可以寫實,還可以在寫實的基礎上加上學生的想象,不僅寓教于樂,也讓學生學會了思考,創(chuàng)新有了方向,審美感知和能力也有了提高。
美術教學和客觀知識普及的教學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小學美術的教學,它的答案沒有完全的正確和錯誤。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更不能以主觀的論斷以判斷對錯的方式來評斷學生的作品。不能以你這個作品做得“對不對”,“像不像”為作品評價,而是以學生的視角來理解他們的作品。在遵循審美和造型的基礎上對學生作品多加鼓勵和引導,讓學生能夠獲得屬于自己的造型和審美,以及獨特的再創(chuàng)造能力。
因材施教是永不過時的教學原則,以課堂教學為基礎,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以及這個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開展多元化的美術教學模式,改革課堂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以輕松互動充滿樂趣的課堂氛圍,達到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以興趣帶動學習,以想象力帶動創(chuàng)新思維,在潤物無聲的方式下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和提高美術創(chuàng)新能力是一直需要奮斗的教學目標。雖然任重道遠,但作為教師的我們從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