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向麗
(新疆阿克蘇市第三中學 新疆 阿克蘇 843000)
隨著國家經(jīng)濟實力的不斷加強,文化多元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人們接觸海外人員的機率越來越大,對于英語口語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的英語教學方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人們的口語需要。[1]
對于初中學生來說,英語學習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學習的難度大大增加,對于有些學生來說,僅僅是日常的課本知識已經(jīng)很難徹底掌握。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英語口語訓練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人情況,針對不同英語基礎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
在課程改革目標大面積推動之前,學校教師的英語教學方法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相對來說,更注重學生的詞匯掌握量和固定知識點的背誦,這樣的教學方式很少給學生真正開口去說的機會,更多情況是教師將知識點灌輸給學生,學生記下筆記課后進行背誦。
因此,將師對學生的口語訓練一定要循序漸進,把握好訓練的速度。進行訓練的前提是要培養(yǎng)學生“開口說”的能力,在真正要求學生進行英語交流之前,教師首先要讓學生熟練地掌握課本中的句子。學習任何一門語言,都是從模仿開始的,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將課本中的內容聽熟,然后進行跟讀模仿,這種方式可以在訓練正式開始前就對學生的發(fā)音和語調進行糾正,避免學生養(yǎng)成錯誤的發(fā)音習慣。集體跟讀對于并不習慣開口說英語的學生來說,大大減小了學生開口說話的壓力,減輕了學生對于開口說英語緊張害怕的心理,為日后的口語交際練習打下基礎。
學生進行跟讀訓練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一些簡單的對話。在口語交際練習,剛剛開始的時候,可以根據(jù)學生讀的內容設置問題,讓學生通過模仿課本內容的對話形式進行交流。例如在《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這節(jié)課中,課本中對話是針對學生最喜歡的科目進行問答,對于中學生來說,這樣的問答形式是最貼近與學生生活的,回答起來比較簡單,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
可以要求同桌之間相互相提問:“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學生可以模仿課本內容進行回答,在學生進行回答后,教師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現(xiàn)在同學們可以互相闡述一下自己喜歡這門學科的原因是什么?這樣的方式不僅給了學生一個緩沖的時間,還對課本內容進行了一定的擴展,有助于學生獨立思考,組織自己的語言,形成從單純的模仿到進一步創(chuàng)造的轉變。
在學生完成了上述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內容后,這名學生已經(jīng)擁有了進行簡單英語對話的能力,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己組織語言進行交流,這時教師就需要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訓練的難度。教師可以適當?shù)膭?chuàng)造對話情境,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所創(chuàng)造的情境進行自主對話,整個對話內容由學生自己完成,教師僅僅起到指導作用,例如在《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這節(jié)課的學習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個和父母對話的情境:青少年已經(jīng)逐漸產(chǎn)生了美的意識,有了自己的審美觀念,但是父母認為青少年年齡較小,不知道什么樣的衣服才真正適合這個年齡階段。因此,很多家長并不給青少年獨自選擇自己衣著服飾的權利。今天我們學習這節(jié)課后,如果要同學們和家長進行一段交流,說服家長同意學生自己選擇衣物,同學們要如何進行溝通呢?我們將班級成員分成兩組,另一組代表家長的立場,身為家長,你們的顧慮是什么?當孩子找你溝通時,怎樣才能說服你給予他獨立搭配服飾的權利?兩組同學互相進行對話,最后我們來總結一下,怎樣的溝通方式可以讓學生和家長達成觀念上的一致?
這樣的情境設定與學生的個人利益密切相關,因此學生會更加有興趣進行內容的思考,同時,由于分組對話的模式,還讓兩組學生之間產(chǎn)生了一定的競爭意識,每個人都希望能夠說服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增加的學生在對話情境中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能力永遠是不能分割、相輔相成的,只有當你聽懂了對方所說的話的含義,才能夠進行回答。如果你只可以單方面進行輸出,卻不能理解對方的意思,那么這段對話是不能形成的,無法體現(xiàn)出語言的交流功能。
因此對學生進行口語鍛煉的同時,也要進行聽力的訓練,前面已經(jīng)要求學生一定要聽熟課本內容,但是課本內容相對來說比較固定,有教材進行文本參考,訓練效果不是很好。教師可以尋找一些課外的聽力素材,例如一些外語小短劇,也可以是一些影視作品中截取的較為日常的片段,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學習劇中人物日常對話中的說話方式,人學生更加了解英語口語的運用方法。
總而言之,英語口語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根據(jù)學生情況循序漸進地作出規(guī)劃,不能不考慮實際情況,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