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武 廈門市杏南中學
在“雙減”政策下,體育教師要在思想給自己做“加法”,需要體育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去鉆研教學本身。受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桎梏,“雙減”政策實施初期難免會感到無從下手、力不從心。但是只要深刻認識到“雙減”政策不僅是為了幫助學生減輕課業(yè)負擔,還是響應我國黨中央和國務院健全素質教育的號召,從長遠角度來看更是為了實現(xiàn)教育公平以及教學質量全面提升宏偉目標,就一定可做到身體力行的去改善教學辦法,創(chuàng)新教學策略去提升總體教學水平。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發(fā)展的希望,所以在對學生進行教學中,體育教師需要充分的認識到“雙減”政策,并正確做“加法”。
一直以來,教育部門對體育教學的干涉力度會成為影響體育教師教學思想的重要因素。從這個角度來說,體育教師更多的是被動接受的一方。自從體育學科被納入升學考試項目以來,體育課程受到了極大關注。雖然這種方式能讓學生將體育學習重視起來,但是卻無法保證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參與其中。并且教師在進行教學中,也需要從根本上擺脫自身對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桎梏,在教學思想觀念上給自己做“加法”,提升思想覺悟和對教學理念的認知,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體育學習。體育教師如果想要在教學中貫徹落實“雙減”政策,首先要充分了解“雙減”政策的意義,然后從日常教學中入手,做到有的放矢?!半p減”政策的出現(xiàn)對于體育學科來說就是一種創(chuàng)新和挑戰(zhàn),體育教師從思想觀念上要改善教學理念,接受來自新時代的思潮沖擊,更好的與時俱進,有效提高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同時,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的完善中可以將體育與勞動以及國防等多方面的內容進行有效結合,并真正實現(xiàn)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
體育教師如果想要在教學中有效的進行“加法”教學的實施,不僅需要提高自身的能力,還需要根據(jù)學生自身的需求來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在確定教學內容時,需要根據(jù)每一個學生自身的特點來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在教學中需要避免統(tǒng)一性教學,一言堂或者一刀切對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將會帶來不利影響。
此外,“雙減”政策中對明確規(guī)定要減少課外培訓負擔,這是為了讓學校重新回歸教育主陣地的地位。過去的十幾年,培訓機構牢牢抓住了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切期盼,將教育裹挾在資本之中,而現(xiàn)在為了讓教育“去資本化”,重新回到原生態(tài)教育,減少教育機構為學生減負,成了教育本真的體現(xiàn)。所以,高中體育教師在落實“雙減”政策時,要把學生放在學習主體的地位上。以人為本的教育應該是有溫度的教育,即教師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要考慮學生的身體和心理狀況,排除安全隱患,做到防患于未然。例如,學生進行運動的強度不能超過心率140-160次/min,同時還需要進行一定的補償性訓練,充分考慮每個同學的身體狀況,加強師生互動保證教學的健康開展,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很多體育教師對體育作業(yè)的認識存在誤區(qū),認為只要傳統(tǒng)的語數(shù)外這些文化科目才需要布置作業(yè),體育學科則只要做好課堂教學即可,所以給學生們布置的體育作業(yè)多是“口頭作業(yè)”。體育教師要糾正這種觀念,要像其他學科一樣進行作業(yè)的布置,因為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給學生基本的運動技能和體育學科知識,還要督促學生經(jīng)?;仡櫨毩?,否則學生無法完全掌握。在語文教學中需要進行作業(yè)的布置,同樣,在進行體育教學中也需要教師進行一定分量的作業(yè)布置。在“雙減”政策下,其他學科減少課業(yè)負擔,為學生留出了更多的發(fā)揮空間,此時,體育作業(yè)要做一定的“加法”,不是為了壓榨學生的空閑時間,而是幫助學生通過作業(yè)養(yǎng)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掌握運動技能。
總而言之,高中階段體育教學的目標不僅是減輕學生在學習中的壓力,同時也應幫助學生進行身體健康的鍛煉。在如今“雙減”政策的背景下,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根據(jù)自身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身體情況來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摹凹臃ā保@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質量,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運動技能。
在雙減背景下,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中,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改革,并且在教學中注重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在進行教學中,教師需要營造健全的管理規(guī)定,對教學管理和教學方式進行完善,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體育項目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整體課堂效果。同時,學校在“雙減”政策下,需要根據(jù)其中的要求對教學進行完善,從學校管理層面增加體育教學資源的分配,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進行“雙減”政策的實施,同時,在進行體育教學中,需要積極地對教學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教師通過對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利用來進行“加法”教學。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注重對學生自身能力的啟發(fā)式引導,在學生進行體育運動時及時地對學生運動中的不足之處進行指導,這樣才能更加有效地保證學生自身的健康。在布置體育作業(yè)時,體育教師需要通過具有較強邏輯性的作業(yè),增加體育作業(yè)的靈活性,為了豐富作業(yè)內容可以和其他學科作業(yè)進行有效結合。為了能夠保證作業(yè)檢查的連續(xù)性,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來對學生在作業(yè)中的不足進行引導。
在雙減背景下要想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質量,需要學校給予體育教師一定的物質資源和管理體系的保障,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體育教師進行“加法”。例如可以通過建立完整的作業(yè)管理機制,充分發(fā)揮教導處對學校整體的組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合理、科學地把握作業(yè)結構,既不能超過學生可以承受的預期,又要杜絕重復性作業(yè)的出現(xiàn),還可以根據(jù)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來對分層布置作業(yè)。這樣既可以增加學生對于作業(yè)的完成度,還能夠保證多布置的作業(yè)并不會超過學生自身的承受能力。
學校在進行“雙減”政策的實施中,可以通過因材施教的方式來整理課后作業(yè),并提高學生課后服務的質量,這樣可以滿足學生對體育鍛煉的需求。此外,學校還可以進行一定的托管性服務,通過彈性離校規(guī)則,來進行課后延時服務。體育教師可以在這個時間內對學生的作業(yè)進行指導,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給予的建議反思體育作業(yè)的布置,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完成作業(yè)的積極性,幫助體育教師更好的進行“加法”教學。
不少家長對于“雙減”政策的理解有誤區(qū),認為減輕課業(yè)負擔和課外培訓機構會影響學生整體學習狀況。不管學生在校時間多少,還是學生自身接受能力的高低,家長都希望通過課下時間的補習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從長遠來看,學生長期處于高強度的學習壓力下,嚴重影響身心健康發(fā)展。“雙減”政策并不是要家長放棄對學生學習的過渡關注,相反,學生的校內外學習都需要家長參與其中,引導和幫助,家長需要及時地與學校進行溝通和交流,并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雙減背景下,有效地提高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可以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關于如何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首先,教師需要充分了解班級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和體能狀態(tài)。然后,根據(jù)學生自身情況來進行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措施的制定,最后,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教師在平時教學中,需要給予較多關注,并不斷反思教學,根據(jù)學生自身對體育技能的掌握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完善。對學生體育技能的理解有多種方式,比如,教師可以針對能力不同的學生分別進行談話,結合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xiàn)情況以及課外活動情況詳細分析。
教材是進行課堂教學的根本,教師如果想要更加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需要合理使用體育教材。在掌握學生自身情況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第一步,教師需要在課下對于體育教材下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還可以與其他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從而積累教學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自身在教學中的問題并加以改善。第二步,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學生提出的問題不一定準確,但是教師可以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尊重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更好的晚上課堂教學策略。
體育教師提高自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能力,是提高教學技能的前提。在體育教學中,進行適當?shù)姆绞娇梢愿玫貛椭鷮W生學習。教師體育教學中需要根據(jù)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充分考慮學生的課堂學習實際狀況甄別教學方法,要知道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就是最好的教學方法。
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是保證教學質量的根本,主要包含四個方面:課堂組織常規(guī)、課堂應變策略、教學過程調整、課堂氣氛調節(jié)。為了更好地確保教師進行“加法”教學,體育教師除了需要了解學生的運動情況之外,還需要了解學生在課堂中的心理變化,隨時注重學生注意力的變化。因為大部分體育課程是室外教學,任何突發(fā)事件都可能出現(xiàn),教師需要具備靈活機動的處事能力。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還需要善于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投入學習之中。
綜上所述,“雙減”政策的出現(xiàn)為高中體育教師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zhàn)。高中體育教師要在雙減背景下做到“加法”。這不僅需要提高自身對于“雙減”政策的認知,同時還需要提高自身的課堂教學能力。良好的課堂教學能力可以幫助教師進行專業(yè)教學,促使學生對體育教學產生強烈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減少來自其他學科中的壓力,使學生更加健康地成長,這才是貫徹“雙減”政策的最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