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艷
(廣西欽州市欽北區(qū)平吉鎮(zhèn)賢架小學 廣西 欽州 535018)
口語交際能力是人類獨有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該能力是個人參與集體活動的重要聯(lián)系紐帶,口語交際能力出色的人,在社會上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可調動更龐大的人脈資源,這種資源非常有助于個人成長,能更好幫助個人借用他人力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因此口語交際能力不僅僅應當作為小學教育中的素質教育項目之一,更應當將其作為教育重點進行狠抓,以全面提升小學生自身素質的培養(yǎng),真正實現“授人以漁”的教學目標。
結合小學生本身的生理發(fā)展特點和心里發(fā)展特點來看,小學生相比成年人具備更積極的交往意識,在世界觀尚未健全之前,他們對于陌生環(huán)境具備更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而和其他小伙伴的口語交際進行經驗分享,可幫助他們以更快的效率認識世界,由于小學生讀寫能力發(fā)展比口語交際更為緩慢,所以在表達方式方面,小學生的口語交際占比比成年人的75%更高,幾乎達到九成以上,再有就是小學生本身在交際語言學習中效率極高,所以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能發(fā)揮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無論是從可行性還是有效性來看,在小學階段注重口語交際培養(yǎng)都非常值得推崇。
2.1 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培養(yǎng)的環(huán)境劣勢。口語交際需要建立在小朋友的相互交流之上,但是在農村的小學語文教學環(huán)境中,發(fā)現存在兩方面的劣勢:第一就是口語交際語言環(huán)境的不正規(guī)性,在農村地區(qū),很多地方的日??谡Z交際基本都使用的本地語言,與需要的普通話交流環(huán)境存在較大的差別,這種差別讓小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更容易犯錯,口語交流環(huán)境本身的惡劣性,加大了農村小學教育中口語交際的培養(yǎng)難度;第二就是農村學生居住較為分散,在學校之外和小伙伴交流的機會很少,這種分散式的學生因為交流不足,在表達能力方面成長更為緩慢,相比城市地區(qū)同齡小朋友都已經能進行流暢的表達,農村小朋友則是更為靦腆害羞不敢表達,實際表達效果也經常是語無倫次的表達。
2.2 農村小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手段的落后。農村學生生源在起點上相比城市本身就更低,這需要教師以更高質量的教學進行彌補,但是實際上,農村的小學語文教師對于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也存在很大的問題,首先就是農村教師思想觀念一般更落后,更注重分數至上的教學原則,自然不會將重點放在交際能力培養(yǎng)上;再有就是農村教育環(huán)境落后,教師即使想加強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yǎng),因為各種硬件軟件的不足,再加上教師經驗的不足,都導致最終培養(yǎng)效率低下,最后就是農村教師在教育評價方面不具備合理性,由于同比城市同齡學生存在較大的差別,如果教師不能正確看待問題,對學生進行責罰批評,更會讓學生膽怯,讓口語交際培養(yǎng)工作難以展開。
3.1 立足小學語文課堂本身,注重口語交際專項培養(yǎng)。農村小學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本身就存在教學效率低下的問題,針對其不足進行分析,發(fā)現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此可考慮在對農村小學語文課堂的效率強化中,直接加強對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專項培養(yǎng)。
在具體的執(zhí)行方面,教師首先要做好思想轉型,改善傳統(tǒng)分數至上的教育原則,將“授人以漁”作為新教育理念中的核心思想,將教育重點落實到對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yǎng)上來;然后在開展工作時,要注意結合農村的實際環(huán)境,包括口語交際環(huán)境和學生的實際能力水平等方面,針對農村小學生開設一套難度稍低的,更容易被農村學生接受的教育指導方案。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理解農村學生的難處,接受農村學生在起點上較低的現實問題,所以在小學語文的口語交際教育中,要從更底層的根本出發(fā),循循善誘,為學生打好口語交際的基石,比如在將口語交際教學的根本落實到最基礎的拼音教學模塊中,先指導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發(fā)音,提高其基本的音準效果,為創(chuàng)建普通話口語交際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
3.2 善于從心理角度出發(fā)幫助農村小學生培養(yǎng)口語交際能力。農村小學生存在較大的口語交際障礙除了先天教學環(huán)境的落后外,農村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也和城市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存在較大的差別,主要表現就是更加害羞,不敢表達自己。這種性格特點非常不利于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農村小學的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上,要善于從心理角度出發(fā),鼓勵小學生敢于開口,敢于表達自己,為了實現激勵效果,可多以獎勵的形式幫助小朋友建立信心,另外在評價機制方面,要善于針對結果進行評價而不是針對個人能力和人格進行評價,在評價語氣上要多以同輩之間建議式的口吻進行交流,少使用指令式的口吻進行評價,充分尊重農村小學生單薄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3 結合小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口語交際情境。農村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弱還存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本身的口語交際情境太少,學生之間存在很少的口語交際機會,因此針對這種教學環(huán)境,可考慮借鑒使用近些年來發(fā)展較為成熟的情境創(chuàng)設法教學,這能很好地彌補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口語交際環(huán)境不足的問題。
在具體的展開方式上,教師可以以情景演繹、分組討論等多種形式展開,比如在小學語文課程《陶罐與鐵罐》一課中,可邀請感興趣的小伙伴分別演繹陶罐和鐵罐展開對話,在情景演繹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思考,分析各自性格特點,最好能將神態(tài)特點和語氣特點充分融入表演中,這樣可大大提升學生對于口語交際活動的興趣,同時加強學生對于語文課文的理解,在完成課程教學的同時,實現了良好的口語交際能力素質的培養(yǎng)。
3.4 注重課外活動開展,為學生的課外口語交流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谡Z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僅應當落實在課堂中,課外的各種日常交流中,也可充分融入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比如開展課外讀書活動,組織讀書比賽,為了促進學生交流,可采用辯論的方式進行。另外還可考慮組織朗誦訓練,將重點落實在語句節(jié)奏和語調把握的準確度上,語文教師應當不時加入到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