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孔軍 田小靜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 100083)
社會經濟的重大變革促使教育領域隨之發(fā)生變化,否則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也就失去了教書育人的價值。實際上,我國政府已經提出了課程改革理念,以便通過各學科的課程改革來改變現狀,最終目的是要將教育與時代相銜接,不斷培養(yǎng)出與社會發(fā)展步伐相一致的新型人才。如今,國家推出了素質教育,而身體素質是基礎,高校不僅要注重大學生的專業(yè)課教學成果,還要盡快改革體育教學發(fā)展的方向,加強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為此,該文重點研究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方向及應對策略,以便為相關人員提供可行性的建議,不斷推動我國體育教育事業(yè)的穩(wěn)定與持續(xù)發(fā)展。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fā)展,人民都過上了較為富裕的生活,大部分人喜歡吃高熱量的食品、喝飲料,但又缺乏鍛煉,以至于肥胖人員越來越多,由此導致的疾病引發(fā)了社會的恐慌。正因為如此,國家推出了“全民健身計劃”的戰(zhàn)略目標,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鼓勵全民參與體育運動,增強國人體質。當然,要想在全國普及體育運動和健康意識,必須從年輕人做起,特別是當代大學生的體育鍛煉習慣對未來全民運動的推廣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不難看出,當今中國的體育課程要以全民健康為主線,整個教學內容也應緊緊圍繞“健康第一”,并以此作為大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方向。
現階段,國家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課堂要以學生為主,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為了打破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弊端,大學體育教學不斷改革,力求引入先進的教學方法,如自主學習”“小組合作”“體育游戲”等多種形式,這些教學方法都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從本質上講,學生是學習的主角,教師只有將課堂的更多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自己探索,自我分析問題,自行解決問題,教師只要做好引導工作,必然會使整個大學體育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的主人,該教學方法已經成了當前我國大學體育課程的另一個改革方向。
做好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工作,逐漸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沖破單一的教學目標,向多元教學目標進軍,是學生多元化發(fā)展的必然選擇,涉及運動技能的獲得、運動健康的指標、學生體質的提升、學生的參與度等。在這種教學目標指引下,學生可以在長期體育實踐中獲得更多益處,例如,體育運動必須具備的拼搏精神和規(guī)則意識,所以我國大學體育教學目標必須走向多元化,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優(yōu)化課堂體育形式,不斷向多元目標邁進,才能幫助學生從運動中找到人生的真諦,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運動是最好的良藥,既能強身健體,又能治愈身心的不適,只有選擇合適的體育教學目標,才能達到預期的育人功效。
眾所周知,體育教學以鍛煉身體為主要活動形式,離不開特定的體育場地和體育器材,要求體育硬件設施必須到位,否則會影響體育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徒勞無功??v觀我國各大高校的體育基礎設施狀況,大多數體育教學都在使用過去的陳舊設施,而高校擴招下的學生數量越來越多,原有的體育設施根本滿足不了學生在課堂中的運動需求,甚至有的體育器材過期而無法使用,學校的資金也不充足。不難發(fā)現,由于體育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大部分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成效并不理想,即使有的體育教師接受了現代教育技術,也會因體育場地和器材的缺陷而束手無策。
在我國,體育課程始終都存在,但都處于次要地位,其在師生心中的地位遠遠不如其他文化課程,以至于大學體育教學模式落后,教學內容陳舊,循規(guī)守舊,幾乎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節(jié)奏,與現代人的體育運動思想格格不入。例如,將學生組織到學校操場上,先排好隊伍,然后跑幾圈,再跟著體育教師進行熱身活動;熱身活動結束以后,體育教師向學生潦草地講解一些體育項目知識和動作技巧,再留一些時間進行自由活動,一節(jié)體育課就這樣過去了。如此一來,這樣的教學模式已經形成習慣,單凋無味,也缺乏創(chuàng)新,而且在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改變,直接削弱了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成效。
如今,在大學體育改革的浪潮中,體育學科的各種優(yōu)勢逐漸被呈現出來,對人的未來發(fā)展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但是大學體育教學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要求大學體育教師注重個人能力的提升。作為大學體育教師,他們是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旗手,其對體育教學改革的認知水平至關重要,意識決定行動,既要優(yōu)化教學形式,也要更新體育教學理念,這就表明大學體育教師必須認識到“以生為本”的育人理念,一切以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為前提,而部分教師的重視程度不夠,影響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成效。
加快大學體育課程改革的步伐,推動“全民健身計劃”的戰(zhàn)略目標,努力將中國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體育強國,需要改進高校體育教學設施。其一,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可以向政府部門申請,獲得財政教育的撥款,用來改善學校體育活動場地,逐步向現代體育活動場所看齊。其二,高校將申請的款項進行區(qū)分使用,要顧及到各個方面,如將一部分資金用來購置優(yōu)質體育器材和教學設備,另一部分資金用來建設校園的體育活動基礎設施,美化體育運動環(huán)境。其三,高校還可以從社會上籌集資金,進一步完善體育設施,爭取為大學體育課程教學提供充足的場地和器材。
在當今社會,社會各行業(yè)發(fā)展迅速,急需一批優(yōu)秀的現代化人才,要想找到滿意的工作,應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技能,擁有強健的體魄,還要全面發(fā)展,才能贏得優(yōu)質企業(yè)的歡迎??梢姡敶髮W畢業(yè)生的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大,大學生不能僅專攻一門文化課,而要全面發(fā)展,這也是現代大學體育課程改革需要重視的問題。不論年齡多大,大學體育教師都要以年輕的心態(tài)投入教學工作,多與大學生進行交流,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并從中摸索出最佳的授課方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同時,體育教師還應當深挖大學生對體育運動項目的認知能力,合理地對他們的健康行為能力進行訓練,培養(yǎng)其多方面能力。
評價一個人才是否優(yōu)秀,不能僅以其做事能力和知識水平來衡量,還要關注其做人的品質,尤其是其思想品德是否高尚。實際上,體育課程最能鍛煉學生的這種能力。例如,體育運動總是群體作戰(zhàn),隊員與隊員之間的配合,以及其與對方的公平競爭,不作弊、不耍賴,培養(yǎng)學生的優(yōu)良品質。所以,在大學體育課程改革方面,體育教師需要將核心素養(yǎng)理論與體育教學實踐相聯系,進而制訂行之有效的教學計劃,不斷體現出體育教學的德育功能。另外,體育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并將大部分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盡情地發(fā)揮個人的參與能力,逐漸形成優(yōu)良的品格。
大學階段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光,即將邁向社會,學生都會不遺余力地啃書本,力求精通專業(yè)課,以便在畢業(yè)季找到心意的工作。正因如此,很少有人關注體育課,除非體育活動項目極具吸引力,才能揪住學生的心。在當今社會,不管喜歡不喜歡體育課程,人人都要積極參與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才能以強健的身體抵抗工作的壓力。所以,大學體育教師應當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內容,征求學生的意見,添加一些倍受當代大學生喜愛的體育運動項目,可以納入民族特色濃厚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或者引入傳統(tǒng)武術、健美操等,都有助于激起學生的體育運動熱情,增強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成效。
深化大學體育課程改革,還有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提升大學體育教師素養(yǎng),不斷打造出優(yōu)秀的現代化體育教學精英。一方面,大學體育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從素質教育的育人要求出發(fā),及時總結教學心得,不斷發(fā)現個人的不足之處,然后有針對性地學習。大學體育教師可以在業(yè)余時間為自己充電,借助互聯網學習平臺的優(yōu)勢,也可以去圖書館尋找有關核心素養(yǎng)的先進體育教學理論。另一方面,高校要大力支持體育教師,包括人力、物力等都要做到應有盡有,為合理安排體育教師的教學工作量,促進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使其更加敬業(yè)、更富有涵養(yǎng)。
總之,隨著“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fā)展,人們開始關注自身的健康問題,“健康中國”理念深入人心。在大學體育改革方面,大力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運動技能,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但要注重個體差異,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讓所有學生能體驗到體育運動的樂趣,增強他們參與體育運動的自信心。另外,高校還要立足于現實,著眼于“中國夢”,努力將體育教學改革與“中國夢”進行相結合,清楚地意識到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依然不足的事實,不斷理清教學改革思路,迅速找到大學體育改革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