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曄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qū)甪直高級中學 江蘇 蘇州 215000)
顧名思義,思辨性作文就是在寫作中有思考、有辯證地看待問題,闡述自己的觀點和想法,進行針對性分析的一種寫作方式。在2017年高考上海卷的語文試卷中,作文題目就是以“忙”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其中一篇高分作文以“奈若何”為主題,采用了思辨的寫作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忙”的看法,富有哲理且具有新意。在思辨性作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此培養(yǎng)學生從多維度看待問題并進行分析的能力,促進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綜合提升。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背浞值拈喿x能夠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匯知識,還能讓學生了解更多的寫作技巧與寫作手法,對寫作能力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思辨性作文寫作能力的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首先采用了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以此來為學生思辨性作文寫作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礎,并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嘗試進行不同角度的思考與判斷。
例如:在學習《蘭亭集序》這一課時,學生在閱讀課文時會發(fā)現(xiàn),王羲之對于“樂”有兩種不同的看法,一種是“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绷硪环N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庇纱艘脤W生圍繞“樂”展開思考,請學生結合文章中王羲之的觀點來闡述自己對“樂”的思考,把握好四邊問的寫作方式,論證自己心中的“樂”。另外在學習《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時,學生同樣可以通過閱讀來感受到文章中由居里夫人展開的對內在美的描述,還引用莫泊桑的小說《項鏈》來用外在美襯托了內在美的寶貴。但是這篇文章的觀點并不能讓所有學生都認同,總有人認為外在美比內在美要珍貴或者兩者同樣重要。那么就請學生采用思辨的方式來進行寫作,借鑒課文與其他文章來闡述自己的觀點。
思辨性作文的寫作過程就是不斷地確立觀點、思考問題并做出判斷,所以高中語文教師就要針對學生從多角度看待問題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鍛煉,建立在此基礎上以求學生思辨性寫作能力的穩(wěn)步提升。美國科學家貝爾曾經(jīng)說:“創(chuàng)新有時需要離開常走的大道,潛入森林,你就肯定會發(fā)現(xiàn)前所未見的東西?!彼急嫘宰魑膶懽髦行碌挠^點與新的思想的誕生也是如此。
例如:在學習《荷塘月色》這一課時,作者朱自清分別描繪了“荷塘周圍”“月下荷塘”與“荷塘月色”三種不同卻又互相關聯(lián)的景象,有的學生認為這是在通過周遭景色的描寫來反應作者的內心情緒,也有的學生認為這是一種借描寫景色逐漸過渡到抒發(fā)情緒地一種寫作方式。請學生采用思辨性的寫作手法來分別闡述自己的觀點,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這段文字,做出自己的判斷?;蛘咴凇蹲8!愤@一課的學習過程中,圍繞文中的“偽善”來進行思考思辨。文中的“魯四老爺”是偽善的,因為他讀的《四書集注》教導人要通曉事理、待人溫和,但是魯四老爺卻是一個自私冷漠、殘酷無情的人。你還認為哪些行為屬于偽善呢?偽善的定義是什么?
思辨性作文的寫作都是針對具體的材料和事物進行分析辯論,而且不同的寫作材料內容、思想、情感都不同,如何針對不同的寫作材料來進行思辨作文寫作,需要高中語文教師的不斷培養(yǎng)與鍛煉。教師可以從理解的高考語文試卷中搜集作文題目來讓學生進行練習,也可以自擬題目或者搜集素材作為學生鍛煉思辨性作文寫作能力提升的方法,總之就是讓學生反復進行思辨作文練習,以此提升學生的思辨性作文寫作水平。
例如:2019年江蘇卷的高考語文作文材料是,“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酸甜苦辣咸,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這份作文材料就需要學生運用思辨性的寫作方式,通過列舉例子來論證“物各有性”這一點,再由“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延伸到更多的人或者事上。針對不同的作文材料進行思辨寫作練習,相信對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有幫助。
綜上所述,思辨性作文是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教師需要結合今年來的高考作文題目來針對性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性作文寫作能力,指導學生針對具體的寫作材料來進行多角度分析與判斷,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語言構建能力,將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清晰地闡述出來,并幫助學生養(yǎng)成用思辨的角度看待事物的習慣,促進高中生的綜合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