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麗
(吉林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學者蔡基剛認為課程思政“是一個理念,其主要功能是育人,是落實立德樹人,樹立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白鳛榧婢吖ぞ咝?、人文性和國際性的高校通識大類課程,大學外語課程思政實踐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這一理念指導下的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應充分挖掘思政元素,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揚中國文化,注重價值引領、知識導向與全面發(fā)展。
“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是指在大學英語教學計劃、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活動之外,引導和組織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開展的各種英語學習活動,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與補充,對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和學生的外語習得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毕鄬τ谡n堂教學,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有諸多優(yōu)勢。
與課堂教學相比,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的第二課堂實踐教學,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相對較小。除此之外,豐富的學習資源與活動形式,可以滿足不同水平和不同層次的大學生英語學習需求,促進英語學習從單一化向個性化的轉變,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形式多樣,口語角、社團活動、英語類競賽活動與學生課下在線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夠充分參與聽、說、讀、寫、譯的語言實踐。與此同時,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與網絡資源的日益豐富,大量開放的網絡慕課資源與自主學習平臺為學生學習提供了更多的資源,使學生能夠調動多種感官,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模態(tài)進行語言信息的輸入與輸出,完成多模態(tài)化的交流,培養(yǎng)多元學習能力。
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實踐,旨在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與此同時,以開展英語學習、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為目的,讓學生置身于外語文化氛圍,促進學生自身學業(yè)成長,使得校園文化的環(huán)境育人功能得以優(yōu)化。
大學英語第二課堂旨在通過教師指導,學生以實踐與自主學習的方式,提高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下面以教師所在的吉林外國語大學為例,探討面向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的運作機制、具體實現(xiàn)路徑與評估方法。
目前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的大學英語第二課堂的實施主體包括大學英語教學部英語教師與學生組織(大學英語學生社團聯(lián)合會、大學英語口語角協(xié)會與大學英語類學生社團)。由于“教師隊伍是實現(xiàn)課程思政的‘主力軍’,是課程思政的實施者?!币虼?,當前的第二課堂實踐活動由大學英語教學部教師進行總體教學規(guī)劃與設計,并對各項活動予以指導,保證第二課堂真正踐行課程思政的理念。具體分工如下:大學英語任課教師與大學英語學生社團聯(lián)合會宣傳第二課堂實踐活動;大學英語學生社團聯(lián)合會與大學英語類學生社團承辦相關的社團活動與各類比賽活動;大學英語口語角協(xié)會負責組織口語角活動。
1.口語角
口語角旨在最大限度模擬交際環(huán)境,彌補課堂中學生“說”的不足。為確保課程思政落到實處,口語角話題由負責實踐教學的本校中國教師與外籍教師共同確定;確?;顒觾热菖c學生學習、生活或未來工作相關,主題積極向上,符合時代特征,弘揚中國文化與社會核心價值觀。
口語角活動的流程設置從學生明確語言輸出任務開始,通過查找資料、與同伴交流等形式進行語言輸入,進而最終完成口語展示的語言輸出活動。具體步驟如下:(1)學生提前一周通過網絡預約系統(tǒng)預約參加口語角活動的時間與地點。(2)預約成功后獲得相關的話題任務,自行查找資料,準備文字發(fā)言稿。(3)活動現(xiàn)場隨機組隊討論、修改發(fā)言稿。(4)現(xiàn)場進行語言展示(對話、演講、問答等)。(5)外籍教師現(xiàn)場評價。
2.社團
學生社團旨在通過豐富學生課余生活的形式,滿足學生的學習興趣,緊密配合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彌補課堂教學中單個學生語言輸入與輸出機會性相對較少且形式單一的不足。參照大學英語課程的教學目標,目前的大學英語類社團的設置主要圍繞以下三個維度:提高語言技能、實踐跨文化交際與模擬職場交際,旨在為學生提供發(fā)展平臺,訓練、提高不同的語言技能,培養(yǎng)其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與跨文化交際能力。
每個社團有固定的指導教師、活動場所及時間,每周開展一次常規(guī)活動。社團活動計劃,在學期初由教師與社團負責人共同商討確定?;顒拥闹黝}、形式與社團的目標保持一致,學習內容選擇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下的線上學習資源,在訓練、提高語言技能的同時,將“課程思政”融入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如:一個基于學習TED演講視頻的口語類英語社團,學習內容涉及慕課、演講視頻、“課程思政”資源三方面。慕課為“中國高校外語慕課平臺”的《英語演講》課程,學生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演講的相關技巧,并完成課程相關的訓練。演講視頻主要為互聯(lián)網中與學生學習、生活、時代發(fā)展相關的TED視頻,如“提升你的邏輯能力”“如何控制你的情緒”“如何學會學習”等?!罢n程思政”的相關素材主要為從“中國日報網”“人民網”等獲取的英語新聞資料。
3.英語類競賽
相比于課堂教學中的考試,各類競賽活動中的語言輸出對于學生來說更具驅動力,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目前本校大學英語類競賽分成兩大類:語言技能類與興趣愛好類。語言技能類以考察學生的語言基本功與綜合運用能力為主,包括各類詞匯競賽、閱讀比賽、寫作比賽與綜合類的“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興趣愛好類比賽主要是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通過團隊合作,廣泛查閱資料,加深對中西方文化的認識。該類比賽目前包括:中國文化宣講大賽與非英語專業(yè)英文戲劇大賽。
中國文化宣講大賽旨在激發(fā)、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充分了解中國當代文化,展現(xiàn)新中國特有的文化現(xiàn)象及各方面成就,幫助學生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大學生的國情意識與家國情懷。如:“第三屆中國文化宣講大賽”活動主題涵蓋信息科學技術(移動支付、5G、雜交水稻等)、思想文化(抗“疫”精神、“中國夢”、春晚等)、國家方針政策(改革開放、科學發(fā)展觀、“一帶一路”倡議等)、特色工程建筑(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學生按照比賽規(guī)定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錄制完成5~10分鐘的英文講解視頻。
4.線上自主學習
第二課堂實踐教學中的線上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生課下自主完成學習平臺的相關學習任務。學習內容包括“中國高校外語慕課平臺”“Utalk視聽實訓智慧學習平臺”“U校園智慧教學云平臺”的課程內容。教師在學期初設定學習計劃,包括學習進度、學習時長、成績計算方法等,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學習。
大學英語課程采取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成績計入該門課程的平時成績,即為形成性評價的一部分,占平時成績的40%。其中,口語角活動成績采取即時性評價與延遲性評價相結合的形式。前者指的是在口語角現(xiàn)場,由外籍教師對學生口語輸出表現(xiàn)進行現(xiàn)場評價。后者指的是期末考試階段,學生兩人一組進行口語考試,由大學英語任課教師對學生表現(xiàn)進行評價。
雖然廣大教師能夠認識到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但教師與學生更重視側重知識講授的課堂教學,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與參與度不高。學生在參與社團、口語角活動中存在無故缺勤,或不認真參與現(xiàn)場活動的情況。同時,學生參加比賽的積極性不高,根據(jù)近兩年每學期末大學英語教學部任課教師的統(tǒng)計,參與比賽的學生人數(shù)占班級人數(shù)比例平均不足20%。此外,線上平臺的自主學習成績存在不合理現(xiàn)象,部分學生無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全部學習內容,成績偏低。以上均表明,教師需進一步轉變觀念,加強對學生的指導與監(jiān)督。與此同時,如何將學生由被動參與轉為主動參與,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第二課堂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融合度不夠。由于第二課堂實踐教學活動為大學英語教學部針對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統(tǒng)一組織實施的,因此并未考慮區(qū)分不同專業(yè)、不同學生層次水平或是不同的大學英語教材,因此,口語角、社團活動的主題內容與課堂教學主題的聯(lián)系并不緊密,內容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在教學目標、層級難度的融合度還不夠。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考慮不同專業(yè)學生的特點與水平,爭取實現(xiàn)每一活動的具體教學目標與課堂教學目標的一致性與延續(xù)性。
積極探索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符合當前課程思政理念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趨勢與高等教育發(fā)展的要求。隨著理論與實踐探索的不斷深入,相信遇到的問題將會逐步得以解決,希望有更多的研究探索課程思政理念下的大學英語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的具體方案,助力大學英語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