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華
中華文字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不斷地發(fā)展,并被賦予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深深地印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標志,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在教育領域,語文學科是備受重視的。尤其是識字教學,該教學作為語文學科的入門課程,是語文教育工作研究者十分重視的課題。并且隨著現(xiàn)在其他文化的影響,語文教育工作者要更加重視學生對語文的學習,加之傳統(tǒng)的識字教學已經(jīng)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要轉(zhuǎn)變識字教學策略,重燃學生對漢字學習的熱情。
在開展識字教學時,教師首先要意識到學習的對象是七八歲的低齡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一切的認知都處于低級階段,學生的智力水平不高且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缺乏對事物的全面理解能力,加之學習本身的枯燥性,使小學生缺乏對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利用學生活潑喜歡玩游戲的特點,將知識點通過游戲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這樣與傳統(tǒng)的授課相比,學生的積極性很容易被帶動起來,還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凸顯了學習效果。教師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要探究出學生喜歡的游戲,并通過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熱情。如:猜燈謎,對對聯(lián),歇后語,成語接龍等游戲,這些游戲不僅能使學生參與其中,還能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認字,以達成教學目標[1]。
例如:在猜字謎的游戲中,學生要記的不僅僅是簡單的漢字,教師還要幫助學生記一些難度較高的漢字。教師在說謎面的時候,可以適當?shù)囟嘤每谠E的形式,朗朗上口的口訣方便學生記憶。在區(qū)分相似筆畫的字時,教師可以這樣進行教學,比如在“兔”和“免”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口訣“兔子尾巴一點點,一點沒有就是免?!边@樣學生就很容易地記住“兔”和“免”這兩個字了,并且這口訣也生動形象地將二者的區(qū)別體現(xiàn)出來,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漢字,讓學生增加了漢字積累,還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內(nèi)容。并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
漢字中有許多的近義詞,多音字,一詞多義等,這就是中華文化底蘊厚實的內(nèi)涵。因此,漢字學習的一個重難點在于漢字在不同搭配中的不同讀法及含義。據(jù)此,在多音字和一詞多義的教學中,教師要探究出一種能讓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學習。小學生非常喜愛聽故事,因此,教師可投其所好,通過講故事的形式來促進學生的學生[2]。故事精彩的內(nèi)容,足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聽下去的欲望,使學生能記住故事的內(nèi)容,在今后的學習中,當學生遇到該字時,能想起故事,記起知識點。由此可見,故事對知識點的記憶是有效的。
例如: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內(nèi)容是一個外國人第一次到中國旅游的時候,看見了很多地方都寫著“中國人民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當他回到自己的國家后跟自己的中國朋友分享了在中國的所見,并說:“中國人真的一點都不謙虛,哪里都有‘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建設很行’,難怪中國發(fā)展得這么迅速?!敝袊笥雁读艘粫褐蟊阈α似饋恚蚓故峭鈬笥褜ⅰ般y行”當成了“很行”。同學們在聽完這個故事后,都笑得合不攏嘴,并在歡聲笑語中掌握了“行”的兩種讀音,以及在特定語境下的讀法。小小的幽默故事背后的教育意義不可忽視,它能讓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很好的調(diào)動。
任何年齡段的學生都覺得學習是十分枯燥無趣的。為了讓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好感,教師需適當?shù)貙⒏傎悗雽W習中,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記憶和學習動力。一個良好的學習競賽能加強學生的記憶和對知識點的把握,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競技精神和培養(yǎng)正確的榮辱觀。使學生富有學習動力,在今后的學習中能不懼挫折,敢于挑戰(zhàn),以此促進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
例如:在漢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詩歌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記憶,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記住了字,還能學習古詩,一舉多得。在教“蓮”這個字時,教師可先讓學生朗誦漢樂府的《江南》,接著為學生講解這首古詩的含義,讓學生理解自己所念的詩歌,并讓學生抄寫這首詩,看看哪位學生寫得又快又好且沒有錯別字,第一名的學生可獎勵一面小紅旗,并且作業(yè)可以放在光榮角進行展示。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成果得到認可,并能得到教師的表揚。這樣學生的勝負欲被帶動起來,并且對于學習產(chǎn)生一定的積極性,會認真投入教師布置的任務中。這樣的小競賽能讓學生學習的興趣得到提高,讓學生在競賽中掌握漢字。
識字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的童子功,需要十分的重視。學生對漢字的掌握以及運用的熟練度與前期識字教學密不可分。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教師要更加重視識字教育,并且探討出符合學生的學習策略,且易于讓學生接受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幫助學生掌握漢字,并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高認知漢字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