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陽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杏林學院
在現(xiàn)階段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下,我高校教育教學開始對實踐教育引起了重視。但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依舊有部分教師在體育課堂上采用先傳授理論知識后讓學生進行體能鍛煉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針對這種情況,有必要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教學做合一”思想,以此來消除高中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弊端,達到真正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目的。
“教學做合一”思想運用于體育教學中,能夠?qū)鹘y(tǒng)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相分離的不良狀態(tài)打破,使學生在獲得體育運動技能的同時也得到實踐練習的機會。學生在邊做邊學的狀態(tài)下,不僅掌握了體育理論知識,還充分鍛煉了自己的運動技能?,F(xiàn)階段,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以實踐為主,提升學生的運動技能與綜合素養(yǎng),而將高校體育教學中融入“教學做合一”思想就能有效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
對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陶行知先生都強調(diào)了要以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教師的教學特點為基礎,在“做”中為學生傳授知識,讓學生能夠通過“做”體會到知識的魅力,從而將教師所引導的“做”轉(zhuǎn)變?yōu)樽约褐鲃拥厝ァ白觥?。想要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的,高校體育教師首先就需要將自己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讓學生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中受到感染、激發(fā)和培育。[1]在實際的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將“做”作為“教”的支撐。高校體育教學需要將“做”與“教”一同引起注意,其中這里的“教”更多側(cè)重于對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能夠在掌握體育理論知識后,在“做”中進行運用。目前高校大部分體育教師在授課時只是重視學生是否掌握了全部理論知識,但由于學生缺乏教學重點與核心的指引,導致學生所吸收的理論知識少之又少,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更是無法達到預期效果。因此,體育教師需要對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怎么做便怎樣學,怎么學便怎樣教”理論深入剖析,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為主進行有質(zhì)量的“教”。二是教師需要讓自己的行為不斷規(guī)范化,并提高自己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以自己的“做”去帶動學生“做”,首先就需要保證教師的“做”是有效且科學的,這一學生不僅能夠?qū)W習到體育知識,還能培育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體育教師需要不斷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讓自己的言行刻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并指導學生的思想行為。其次,教師本身也需要積極參與到體育知識的學習中去,讓自己的體育教學素養(yǎng)得到提升,從而為今后的課程設計打下堅實的基礎,也保證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優(yōu)質(zhì)的教學服務。
教師需要指引學生通過付出實際行動而做到在“做”中學。其中,“做”是指學生自己模仿并練習教師的演示動作,將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發(fā)揮出來,在自己不斷努力下提升自身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在“教學做合一”思想不斷運用于高校體育教學課堂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對自己的“做”進行優(yōu)化和完善,例如可以通過分配練習任務讓學生自己去對某一運動中的技術動作進行探索,從中感受到體育運動的魅力,學生在自己“做”的過程中經(jīng)過親身體驗,有利于快速掌握體育運動技能。[2]陶行知先生認為教學中的“做”具有行動、思想以及產(chǎn)生新價值三大特征,即需要加強學生實踐教學,讓學生在行動的過程中進行思考,最終產(chǎn)生新的價值,行動、思想以及產(chǎn)生新價值三者之間具有層層遞進的關系,均不能脫離彼此單獨存在。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這一思想,具體需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一是挖掘更多新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并且要保證教學方式既能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突出教師的引導作用,并通過為學生構建良好的自主探究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不斷摸索中獲得知識。二是體育運動本身既追求個體又同樣重視團體,因此教師可以以合作學習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通過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使他們在相互之間的交流溝通中獲得體育知識,從而提高體育學習的質(zhì)量。例如,學生個體在練習某一運動技能動作時,常常無法得知自己所做的動作是否正確,但是如果在小組中練習,通過組內(nèi)成員的觀察并及時對不正確的動作進行指出后,能夠讓學生及時糾正錯誤。三是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也需要重視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運用啟發(fā)式的教學,讓教師的引導作用發(fā)揮出來,使學生能夠在感受體育文化的同時也學會獨立的思考和聯(lián)系,從而讓學生的思考意識和思考能力得到不斷提升。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以“做”作為體育教學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將“做”作為教學的中心以及生產(chǎn)一切的源泉,引導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對新的知識形成感悟,并積極思考新知識,直到將新知識真正掌握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