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濟有 北海市第七中學
體育教學最重要的目的是讓學生擁有自主鍛煉意識,這才是體育教學核心所在,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能夠達到強身健體的成效,對他們的體力和智力發(fā)展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高中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能夠讓他們在發(fā)育階段更好地成長,在學習上也能夠有更高的效果。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狀態(tài),針對學校的實際情況進行體育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鍛煉意識上能夠不斷探索,來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緩解他們在學習上的壓力。
在我國,各個學段的體育課設置,在數(shù)量上都不多,隨著學段的升高,學習任務的增加,體育的課時就會被逐漸挪用,這樣就導致體育的教學沒有足夠的時間。在高中階段由于學生面臨高考的壓力,學生更需要在文化課上進行學習復習,所以,他們的體育課時就會被大大縮減。而教學中體育老師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高一和高二還能每周一節(jié)體育課,但這對于正常的運動量來說,還是少之又少的,在45分鐘的課上時間內(nèi),要想培養(yǎng)學生自主鍛煉意識,還是比較緊張的。體育的考核雖然已經(jīng)納入高考科目,但是在部分學校、體育教師的觀念中,依然沒有認識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鍛煉意識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形成阻礙因素。
培養(yǎng)高中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自主意識,還需要教師充分認識到這一教學目的的重要意義。目前,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也在不斷完善自己的教學設計,為提高學生的運動技巧不斷努力。但是在提升學生的自主運動意識方面,還需要體育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從根本出發(fā)對高中體育教學做出突破。如果教學理念不夠先進,在教學模式上也不會有所突破。而現(xiàn)階段的教學模式,更偏向于學生體能上的訓練。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中間對體育課的認識存在差異,部分喜歡運動的學生會熱衷于體育課,但是其鍛煉內(nèi)容多為籃球、足球、乒乓球等,而這部分學生中男同學居多。還有一部分學生,會疲于體育課堂,這部分學生多為體能較低、不愛運動的學生,在經(jīng)過跑步、長時間站立后,他們在體能上會大幅度下降。另外一部分學生就是對體育課堂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更熱衷與幾個小伙伴聚集閑談上,所以需要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進,讓學生在意識層面能夠認識到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發(fā)自內(nèi)心地進行體育運動。
學校層面不能很好地認識到體育課的重要性,在教學設施上就不能很好地配合教學以及對設施進行升級。而在高中的體育教學中,基本都需要借助器材,高中學生在進行日常鍛煉時,也不會像小學生那樣,借助大量的追逐打鬧就能完成,他們更多的是進行籃球、足球、羽毛球等運動,而這些運動需要借助場地、設施以及器材來實現(xiàn)。但就目前的高中學校運動場地建設情況來看,并沒有為高中學生以及高中的體育教學提供這樣的便利條件。所以還需要校方在相關設施上的建設投入足夠的資金費用,來發(fā)展學生的自主運動意識。
內(nèi)在的限制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不足。受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大幅度增加,但在思想層面未形成成熟的自主意識,這不僅表現(xiàn)在體育教學中,在其他科目的教學中也有所體現(xiàn)。所以,就培養(yǎng)高中生在體育鍛煉方面的自主意識來講,還需要改變學生對體育課堂的認識,尤其部分同學在思想認識上將體育課堂放在休閑的層面,要讓他們感受到進行體育鍛煉的樂趣所在。對那些身體素質(zhì)較差的學生,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運動意識至關重要,讓他們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適量的運動,能夠幫助他們改善身體情況,這樣做要比強行增加運動量要好。
外在的限制因素雖然比較多,但是相對于內(nèi)在因素來說,還是次要因素,所以在分析外在因素上筆者選擇重要的幾點進行簡要闡述。首先,需要學校認識到加強學生的體能素質(zhì)在學習成績和腦力開發(fā)上是具有促進作用的,所以在提升學校教學實力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學生的體育運動,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其次,學校需要對教學設計進行完善,通過硬件設施來支持自主鍛煉意識的教學,使體育教師的理論教學能夠有實際落實的條件。最后,在教學方式上,還需要教師作出調(diào)整,將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放在教學的首位,使高中生能夠在自主鍛煉意識下,獲得終身運動的好習慣。
就現(xiàn)階段學生中存在自主運動意識不強烈的情況來說,體育教師要注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情緒,打消學生中存在的運動消極狀態(tài)。這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高中生的年齡特點以及在體育運動中的個性需求,在體育教學方法上進行創(chuàng)新。教師還可以與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進行交流對話來了解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想法,充分尊重學生的觀點,避免強迫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使他們在情緒上產(chǎn)生抵觸心理,要注重學生的自主選擇權,在循序漸進中提升自主鍛煉意識。以下筆者對教學中的實際經(jīng)驗進行闡述:
目前大多數(shù)的高中體育教學,所配備的體育教師數(shù)量有限,大多為一個教師帶多個班級,這樣就導致體育教師在教學內(nèi)容的準備上,偏向于以整個班級為單位,這種情況下的教學效果往往不佳,原因就在于學生之間的體能差異比較明顯。所以,在提升學生自主鍛煉意識的教學上,需要教師分層教學,為不同情況的學生制定不同的課堂內(nèi)容。例如,針對興趣不同的學生,他們本身就在愛好的驅(qū)使下能夠自主進行鍛煉,所以在教學上,可以讓這部分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學校應該為學生制定相應的課程機制,在教師的配備上協(xié)調(diào)好,爭取讓教師負責最合適的運動項目。針對體質(zhì)較弱的學生,體育教師需要優(yōu)先進行思想教育,讓他們首先意識到擁有健康體質(zhì)的重要性,在進行自主鍛煉意識的培養(yǎng),讓后告訴他們針對自己的身體情況進行簡單、適量的運動即可,重在量力而行,幫助這部分學生在自主意識驅(qū)動下逐漸提升運動量。這樣在教學上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逐漸提升整體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
高中階段的學習比較緊張,學生很少有時間進行趣味性活動。這個階段的學生又充滿朝氣,所以在體育教學上可以進行教學方式上的革新,為體育課設計更多趣味性的教學內(nèi)容,通過趣味性釋放學生的情緒壓力,讓他們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比如,在羽毛球項目的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對打,教師在水平上要高于大部分學生,所以可以設置規(guī)則,讓學生有機會選擇“武林秘籍”,即可以讓教師在外在條件上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球拍換成小號的或其他物品、身體上限制肢體活動等等,這樣就可以限制一下教師的實力,讓學生不太成熟的技巧有獲勝的機會。其他同學在觀看的過程中,也會收獲很多快樂,學生會覺得進行體育鍛煉很有意思,從而喜歡運動場上的事情。這樣,通過增加體育課的趣味性,讓學生感受到體育鍛煉的樂趣,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主鍛煉意識。
就現(xiàn)階段的高中體育教學來說,課時安排在逐漸增加,在這個過程中,也需要體育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進行體育鍛煉的機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以及周六日的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社團性質(zhì)的體育鍛煉。比如喜歡籃球運動的學生,可以報名參加籃球社團。在社團里,會有部分學生喜歡籃球運動,但自身的運動量比較少,或者有懶惰的想法,但是團體運動會帶動這部分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使他們在集體活動中,逐漸形成自主鍛煉意識。除此之外,由于社團內(nèi)都是對該項運動比較感興趣的學生,所以教師可以進行更加專業(yè)的技術指導,幫助這部分同學提高運動技巧,讓高中生感受到更高層次的體育鍛煉,激發(fā)他們的自主意識進行體育運動。
大部分學生都比較喜歡學校組織的運動會,他們在運動會上感受著體育競技帶來的喜悅與成就。所以,體育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入適當?shù)母偧急荣?,考慮到學生之間存在的體育特長差異,教師可以采取自主報名的方式,讓學生在自愿的情況下參加比賽。這樣既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又可以讓他們在競技中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促使他們更好進行自主鍛煉。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正式的體育競技,在更加專業(yè)的運動賽事中,提升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通過觀看專業(yè)運動員在動作上的規(guī)范性,讓學生認識到自身認為無法達到的身體極限是可以通過鍛煉來無限接近的。比如,有的學生可能認為自己在所熱愛的運動項目中,有身體條件上的缺陷,那么可以通過吸收成功運動員的體育精神,來激發(fā)學生自信心。比如鄧亞萍女士,突破身高的限制,結合自身情況摸索出符合自身情況的技能,將劣勢轉(zhuǎn)化為優(yōu)勢。這樣通過體育競技讓學生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所在,提升他們的自主鍛煉意識。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還需要校方在設備的配置上予以支持。如果在設備條件上不能為學生提供較好的支持,那么學生在想進行體育鍛煉時,也會因為沒有場地、沒有器材而打消運動的念頭。長此以往,學生會對體育鍛煉產(chǎn)生失望的情緒,對發(fā)展學生自主鍛煉意識起不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所以在設備的完善上是十分必要的,學校在體育設備的投入上,還需要注重在種類上,是否符合高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在運動場地的建設上,因為高中生會比較喜歡高強度的運動,所以需要充分考慮場地對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保護是否到位。學校要加強器材上的投入,讓學生能夠成為運動場上的??停谔嵘咧猩灾麇憻捯庾R方面,讓其有意識進行自主鍛煉,也有條件進行自主鍛煉。
綜合以上內(nèi)容的分享,在高中體育教學中,要想有效地提升學生的自主鍛煉意識,還需要從教師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出發(fā),將自主鍛煉意識融入實際教學中。通過靈活多變的體育教學,讓學生感受體育運動的趣味性以及競技性,從多維的角度讓學生對體育運動產(chǎn)生全新的認識,從而改變過往對體育鍛煉的消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