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煜靖 南京體育學院
健身氣功是一種簡單易學、易于開展、內外兼顧的運動項目,它既有極高的健身價值,又有獨特的技術要求,在習練健身氣功的過程中,要有細密的心思,做到內外兼顧,將外在的功法動作與內在的情感體驗與情感變化相關聯(lián)。音樂是人類快樂的源泉,早在《樂記》中指出:“樂者,音之做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與物也。”由此可見,音樂不僅能夠陶冶人的情感,更能夠感染與豐富人的精神,音樂的價值早在我國古代就已被認可[1]。從現(xiàn)代音樂界的角度看,音樂與人體的動作形態(tài)和意念有著自然的聯(lián)系,所以將恰當?shù)囊魳芬虢∩須夤\動中,就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健身氣功與舒緩、優(yōu)美的音樂相結合,無論是現(xiàn)代音樂還是古典音樂,不同的功法搭配不同的音樂,會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練習者根據(jù)自身的感受會聯(lián)想出不同的歷史背景,塑造出不同的人物形象,更有利于人們“心知”“身知”于健身氣功。
現(xiàn)代人完整意義上的健康,已不僅僅是身體無疾病,而是包括身體、智能、心理、精神和社交能力在內的五大部分。其它體育項目在身體鍛煉方面具有突出的效果,而往往忽視了其它四個方面的修養(yǎng)和提高[2]。配以音樂的健身氣功練習則用自己獨有的特點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它不僅鍛煉身體,而且有重要的教化意義。人們在練習健身氣功時,由其內柔外剛的特點使得練習者也擁有謙讓、溫和的品質,修身和修心同時進行,促進人們身心協(xié)調發(fā)展,從而提高健康素養(yǎng)水平。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信息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音樂的節(jié)奏變化與健身氣功運動中的節(jié)奏變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音樂對健身氣功練習有著明顯的促進作用,而二者的相同點則是都可使人們身心放松、舒緩情緒,在健身氣功練習中充分利用音樂來作為輔助練習,效果將得到提高?,F(xiàn)代城市中的人們往往都處于節(jié)奏快速、壓力較大、效率要求較高的生活中,導致他們的身心都處于高度緊張、高度疲勞的亞健康狀態(tài),這時候一些輕柔舒緩的旋律可以使浮躁煩亂的內心平靜下來,一定程度上還可以治療一些心理疾病。同時,音樂還可以刺激人們的腦細胞,達到一定的抗衰老作用。音樂的跌宕起伏可以調動運動的積極性,使人們在練習健身氣功時更愿意主動參與,克服一些枯燥煩瑣的功法動作。在健康中國的背景下,大量體育項目在市場逐步興起,而健身氣功作為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兼?zhèn)渖硇摹皟韧饧嫘蕖钡奶攸c,更應被宣傳與發(fā)揚,只有通過不斷的傳播與發(fā)揚健身氣功運動,擴大習練人群,拓展活動規(guī)模,促使健身氣功自身體系的完備,才能使健身氣功產生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音樂中柔美的樂曲會給人一種心神寧靜的感覺、飛快的旋律讓人輕快活潑、高昂的曲調使人熱情高亢、婉轉清雅的詞曲會使人內心蕩起片片漣漪,這就是音樂的現(xiàn)實效應,通過“凈化”人們的內心,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消除一天的疲憊與憂愁,讓身心得到充足的休息[3]。健身氣功練習沒有嚴格的場地要求,室內與室外都可進行運動,場地和器材設備屬于硬件設施,是健身氣功開展的前提條件,而音樂的融合既是內心歸于安寧的重要手段,又是支撐整個練習過程的必備因素。音樂通過自身不同的旋律、音色、轉調等,與不同健身氣功功法動作相呼應,能夠加強健身氣功練習者的精神體驗。大多數(shù)健身氣功功法適用于深厚柔和的音樂,有了音樂的參與,練習者在活動中更能達到流暢、圓潤、氣韻神色相統(tǒng)一的練習效果。
音樂可以給人帶來愉快舒適感,不論是人們編寫出來的還是將大自然本來的聲音經過加工組合,都附有一定的意境和含義,很少有人不愛音樂,更不會有人不愛健身氣功的背景音樂,與其他音樂類型相比,健身氣功的背景音樂在挑選時更加注重對心靈的沖擊和靈魂的陶冶。對于健身氣功的配樂,可以根據(jù)功法本身的特點和音樂旋律情感偏向來選擇,不同的配樂對健身氣功功法練習有不同的感受和效果,可以使人提高練習的興趣,尤其是青少年人群,面對健身氣功這種柔緩的項目其主動參與度可能不會很高,而教師只要合理利用音樂的輔助,就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練習興趣[4]。健身氣功項目講究的是動靜結合、慢中有快、緩而不拖、力度均衡、呼吸均勻等,不可以突然加快,亦不可戛然停止,而學生在練習健身氣功時,主要跟隨教師模仿其形態(tài)動作,對于“神”“韻”的學習和項目自身的效用價值體會微乎其微,較難產生自發(fā)的進行健身氣功功法動作的記憶,更易產生厭學、放棄的心理。因此,目前的課堂教學多采用“半樂式”教學法,即在背景音樂的基礎上加入簡短精練的提示語,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組建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一聽到音樂的同時就會不自覺的顯現(xiàn)或展示相應的功法動作。
在體育運動項目的學習中,動作遺忘是很正常的事情,在健身氣功中也不可避免。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出現(xiàn)遺忘或混亂的現(xiàn)象,一般是由教師進行口頭提示或形體動作提示,而這兩種形式也存在一定的缺點,如打亂學生情感、學生精神受到緊張,一味的跟隨教師的提示而忽略最本質的情感體驗。因此,如果換成音樂提示,就會有很明顯的積極作用,首先,背景音樂的引入能夠保證學生感化于心,擁有持續(xù)相應的心境狀態(tài);其次,在不斷的練習中,學生會形成自己的動作感應,在某個音樂段或某個旋律中將不自覺的起到動作提示的作用,這樣既不干擾學生的注意力,又保證了健身氣功訓練有序準確的進行,達到協(xié)作共贏的目的[5]。另外,健身氣功練習不宜過快,初學者大多是跟隨教師或優(yōu)秀學員習練,較難掌握這樣的快慢節(jié)奏,而通過音樂的帶入,可以使其將一部分注意力轉至音樂中,使音樂與軀體動作相和諧,跟隨音樂進行,情感飽滿、體會深刻,自主的調節(jié)整個練習過程的節(jié)奏,克服了動作忽快忽慢的問題,對健身氣功動作的記憶也更加深刻。
在進行運動時,音樂可以刺激人們的聽覺,引發(fā)大腦對旋律美的感受,從而調節(jié)人們的心境,使疲勞隨之消散。在飛速發(fā)展的21世紀,快節(jié)奏已經成了社會的主旋律,競爭也成了日常工作和學習中的常態(tài),人們需要不斷激發(fā)出自己的潛能,長期這樣的節(jié)奏讓壓力也隨之而來,大腦時刻都處于一個緊繃的狀態(tài),有科學研究表明,伴隨音樂進行運動時,人體可以分泌一種叫作內啡肽的物質,這種物質可以給人帶來嗎啡或鴉片劑一樣的快感,可以調節(jié)人的體溫,心血管以及呼吸等功能[6]。這就大大緩解了因為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或學習所帶來的緊張情緒,消除機體積累的疲勞感,使人感覺精神煥發(fā)。在健身氣功中,有一種叫作“心靜神來”的休息方式,采用聚精會神,不存在任何雜念的練習手段,主要強調練意、練氣與練身三者的有機結合。健身氣功在意念上的訓練,可以讓人們在主觀上引導神經系統(tǒng)對身體各系統(tǒng)進行調節(jié),再配合音樂的輕松旋律,完成健身氣功功法動作,這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也是非常有效而特殊的意識訓練,可以減緩人們的緊張情緒,治療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產生的部分亞健康病癥,提升練習者的氣質,陶冶性情,使精神由內而外煥然一新。
呼吸頻率與功法動作合理搭配是練習健身氣功的重要步驟,健身氣功的練習可以增強人體呼吸系統(tǒng)功能,促進氣體交換。健身氣功項目中有關促進呼吸最出名的就是“六字訣”了,也被稱為“六字訣養(yǎng)氣法”,在練習過程中,通過發(fā)出六個不同的字,牽動人體不同臟腑經絡氣血的運行,“呬、吹、噓、呵、呼、嘻”六字分別屬肺金、深水、肝木、心火、脾土和三焦,早在隋朝以來[7]。就被廣泛流傳與練習,起到調和五臟、平衡陰陽的作用。其中,“六字訣”的練習不要求用力大聲的發(fā)出這些字音,而是由我們的喉舌唇齒牽動不同的臟腑經絡擺出對應的口型,重點在呼氣吐字,而不是字音大小,改善肺部的呼吸功能,提高呼吸深度,增強肺動力。
健身氣功鍛煉主要起到的是養(yǎng)生保健的作用,長時間規(guī)律性的練習有助于培養(yǎng)人們淡泊名利的品性,使人們戒驕戒躁、腳踏實地、心態(tài)寧靜,形成良好的人格。此外,長期進行健身氣功鍛煉可以減慢心率、改善心血管功能和供血不足等作用,還可以治療一些高血壓、心臟類疾病等。根據(jù)研究表明,30多位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在經過6個月的健身氣功鍛煉后,大多數(shù)患者的病癥都得到了減輕,身心輕松歡快了許多,自我幸福感增強[8]。由此可見,健身氣功不但可以治療相關心血管疾病,還是健身保健、修身養(yǎng)性、豐富生活的有效手段。
隨著“健康中國”偉大戰(zhàn)略的提出,我國更加重視民眾的健康狀況,全民健身也提高到國家戰(zhàn)略高度,而作為老少皆宜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健身氣功,我國應鼓勵全民參與并全力支持其發(fā)展。健身氣功背景音樂的加入,可以提高練習者的興趣、幫助掌握練習節(jié)奏、放松心情、減輕壓力、改善呼吸和心血管等功能,健身氣功愛好者可以根據(jù)自身興趣偏向、健身氣功運動規(guī)律和自身熟練程度等因素進行自主配樂,賦予其獨特的表現(xiàn)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