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加豪,陳 宏,龍以慧
(貴州大學體育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高中是學生身、心、智快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學生在參與體育實踐活動掌握運動技能的黃金階段,也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的最佳時期,因此,改善高中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和心理問題尤為重要。在黨的十八大強調“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背景下,《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以下簡稱《標準》)指出,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是課程改革的新焦點,健全人格的養(yǎng)成是課程改革的核心。本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格)的育人提升以及健全人格(自我認知的建立、良好情緒的成熟以及個意志的展現)的培育,探討高中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模塊內容的設置及標準化的教學實施過程,解決高中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過程中的現實問題,以期為精準理解高中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重要意義提供現實思路。
高中階段,學生運動能力的培養(yǎng)重點是發(fā)展體能、掌握運動技能、提高運動認知。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主要內容是學習、掌握運動技能,加強體能練習?!稑藴省窞榘l(fā)展高中學生的運動能力,設置了符合高中學生身心發(fā)展需求的必修必學和必修選學課程,并將課程內容模塊化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教授運動技能模塊。運動能力是體能、技術、戰(zhàn)術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體活動中的綜合表現,是身體活動的基礎。基本運動能力是從事生活、勞動和運動所必需的能力;專項運動能力是參與某項運動所需要的能力。運動能力的具體表現形式為體能狀況、運動認知與技戰(zhàn)術運用、體育展示與比賽。發(fā)展高中學生的運動能力,使高中學生的學習進度與教師的教學進度保持一致,可以有效提高高中學生的運動技能,并使其能在教學實踐中加以運用,從而成為“立德樹人”的外在表現。
健康行為是增進身心健康和積極適應外部環(huán)境的綜合表現,是提高健康意識、改善健康狀況并逐漸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關鍵?!稑藴省窞榕囵B(yǎng)高中學生的健康行為,專門設置了供其選擇的健康教育模塊,其內容為:(1)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即合理營養(yǎng)和食品安全,常見傳染性和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控制,環(huán)境、健康與體育鍛煉的關系,安全運動和安全避險,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與處理等方面的內容;(2)健康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即健康的基本知識與技能;(3)良好的情緒調控以及穩(wěn)定的社會適應,即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內容。
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健康行為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武術課程開始前的熱身以及運動結束后的拉伸,體現的是體育鍛煉意識與習慣的培養(yǎng);武術套路的基本技能以及民族傳統(tǒng)體育文化的學習,體現的是健康知識的掌握和運用;在進行小組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與他人溝通交流的能力,關心和尊重小組成員,學會充分與成員展開合作,及時調控自己的情緒,避免與其他同學發(fā)生沖突,營造良好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體現的是良好的情緒調控以及穩(wěn)定的社會適應能力。
體育品德包括體育精神、體育道德和體育品格3個方面?!稑藴省分械捏w育品德課程學習模塊中,體育精神表現為自尊、自信、勇敢、進取、超越等,體育道德表現為自律、公平、公正等,體育品格表現為互助、團結、友愛等。在潛移默化的實踐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引導,使高中學生了解體育品德的概念、課程設置及實踐運用,使高中學生能在體育與健康教學活動中展現出遵守規(guī)則、積極進取、挑戰(zhàn)自我、追求卓越的良好精神風貌。在此階段,要培養(yǎng)高中學生在終身體育觀念中形成樂觀開朗、積極進取、超越自我、遵守規(guī)則的良好行為習慣。
自我認知又叫自我意識。意識反映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它的發(fā)展水平決定了人的心理能力的成熟程度。意識包含了3種狀態(tài):(1)對自身及其狀態(tài)的了解,表現為對自身體能、運動技能和心理能力的洞察和了解;(2)對周圍環(huán)境的認知,表現為高中學生對學習環(huán)境、合作同學以及學習內容的優(yōu)良把控;(3)對自己情感、思維等的認識,表現為自身遵守規(guī)則、積極進取、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具體意識。自我認知的建立是在體育教師的引導下,在學習運動技能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可以將高中學生自身的能力優(yōu)勢發(fā)揮到極致,從而團結同學,積極尋求合作,最大化地運用身邊資源,并在體育實踐活動中公平、公正地對待其他事物,展現優(yōu)秀的公平競爭意識和行為。
健全的人格需要成熟的情緒調控能力。良好的情緒可以促進行為的發(fā)展,進而表現出迎難而上、積極進取的穩(wěn)定心理過程。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高中學生情緒調控能力表現為2個方面。一方面,高中生處在青春期階段,叛逆心理較明顯,個體受情緒支配的影響較大。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遵守規(guī)則、公平公正對待事物是首要前提,這對處于青春期的高中學生、不受規(guī)則制約的個體有著良好的可塑造性。參加體育實踐活動,可使高中學生在主觀意識上認識到規(guī)則的必要性,調控情緒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團結合作是增強高中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有效方法,參加體育實踐活動,可使高中學生充分認識集體的強大作用,使其愿意融入集體,發(fā)揮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的特長;學會和其他學生進行溝通,出現矛盾時,管控自己的不良情緒,尋求解決的方法。因此,良好情緒的成熟既是展現高中學生自我意識的關鍵一環(huán),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一環(huán)。
意志質量是一個人在行動中具有明確的目的,按照自己的信念、知識和行為方式進行行動的質量。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體育教師積極引導高中學生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包括樂觀開朗、勤勞勇敢、不畏艱難、堅持不懈等意志質量。在學習運動技能的過程中,出現運動損傷或者學習停滯不前時,可能會導致高中學生產生心理抵觸,拒絕學習。優(yōu)秀的高中學生往往會展現出不同于其他高中學生的意志質量,如不畏艱難、迎難而上等,從而實現自我超越。終身體育觀念的養(yǎng)成同樣也離不開良好的意志質量。保持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正確的鍛煉意識和習慣。在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中,良好意志質量是展現高中學生精神風貌的風向標,對高中學生的健全人格有著的重要意義。
掌握學科核心素養(yǎng)應結合高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著重激發(fā)高中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調動高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展現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高中學生的學習觀念從被動接受轉變?yōu)橹鲃訁⑴c,培養(yǎng)高中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結合社會、家庭的資源,將高中學生的內在需求切實轉化, 從而促進高中學生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由于高中學生處于較為叛逆的青春期,自我認知不足,在面對新鮮事物時有著強烈的敏感度。因此,體育教師應結合高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學校的體育教學資源,結合高中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征,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環(huán)境和教學方法,引導高中學生正確掌握運動技能、健康行為、體育品德,將學科核心素養(yǎng)需求切實地轉化為高中學生的學習內容,開展豐富且高中生樂于參與的體育鍛煉活動,提高高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健全人格。
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離不開高中學生健全的人格。健全人格包括的自我認知、情緒調控以及意志質量逐漸顯現在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過程中。高中學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認知,有助于對自身能力的把控,對自身體能、運動技能及心理承受能力有一定的促進。高中學生根據自身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技能模塊,掌握運動技能,提升健康意識,促進意志質量的提高。良好的情緒調控能力使高中學生在與他人合作的過程中,能夠團結同學,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從主觀意識上認識規(guī)則的必要性,從而提升調控情緒的能力。優(yōu)良的意志質量為高中學生學習運動技能提供精神保障,有助于展現新時代青少年追求卓越的體育道德風貌。因此,高中學生的健全人格是促使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高的有力保障。
4.1 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含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集中表現于高中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中。通過運動技能模塊化的學習,高中學生可以發(fā)展體能、掌握運動技能以及提高運動認知;提升健康意識,有效運用健康知識,調節(jié)情緒;培養(yǎng)良好的意志質量和高尚的精神風貌。
4.2 高中學生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主體,其健全人格是開展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核心訴求。因此,通過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能夠逐步建立高中學生的自我認知,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自我意識;提高高中學生調控情緒的能力,促進其心理成長;提升高中學生的意志質量,展現高中學生的良好精神風貌。
4.3 一方面,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培養(yǎng)高中學生健全人格的基石;另一方面,高中學生健全的人格又作用于高中學生掌握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過程中,二者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學科核心素養(yǎng)以高中學生為主體,應著重培養(yǎng)其自我意識,將健全的人格應用到培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其結果對提升高中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水平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