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晨偉,王戰(zhàn)民,趙世賢
(中鋼集團洛陽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先進耐火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洛陽 471039)
碳化硅(SiC)在高溫下具有優(yōu)良的高溫穩(wěn)定性、良好的導熱性和抗渣性,但在空氣中易氧化;鎂鋁尖晶石(MgAl2O4)是Al2O3與MgO二元體系中唯一穩(wěn)定的三元化合物,化學穩(wěn)定性好,但其抗侵蝕性較弱。通過氧化物MgAl2O4和非氧化物SiC復合后,有望得到抗氧化性、抗渣侵蝕性優(yōu)良的新材料,可被廣泛應用于冶金、水泥和煤氣化工程中,在耐火材料高性能、低污染、低能耗發(fā)展上具有深遠的應用前景。
高春輝等[1-2]研究了SiC-MgAl2O4復合材料在不同氣氛下的燒結性能和顯微結構,其中在空氣氣氛下,隨著燒結溫度的升高,SiC氧化嚴重,鋁粉的加入可提高抗氧化性,SiC-MgAl2O4復合材料的燒結性能整體得到改善。王嵐[3]研究發(fā)現,隨著氮化溫度的升高,SiC-MgAl2O4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有很大提升。Mazzoni等[4]研究了SiC-MgAl2O4復合材料于氬氣氣氛下高溫燒結時的物相穩(wěn)定性,通過計算燒結后材料中鎂鋁尖晶石的晶格常數發(fā)現,在試驗溫度范圍(1 550~1 650 ℃)內MgAl2O4與SiC顆粒發(fā)生反應,在兩相界面處生成一種確定的富鋁尖晶石(MgO·5Al2O3),這伴隨著鎂揮發(fā)使試樣無法獲得高密度。有關SiC和MgAl2O4之間的反應機理、化學相容性、結合方式等尚不明晰,SiC和MgAl2O4兩者自身并無明顯的反應發(fā)生,兩者的結合是制備該體系耐火材料的關鍵。已知Al-MgAl2O4復合材料在氮氣下高溫燒結可生成MgAlON[5-8]。以低品位礦石為原料,鋁粉作為還原劑經氮化燒結后可合成sialon材料[9-10]。欒艦等[11]將鋁粉加入方鎂石-尖晶石材料中,在有氮氣存在的條件下高溫燒結,得到系列氮化物或氮氧化物的非氧化物結合相,提高了材料的抗侵蝕和抗熱震性能。而關于鋁粉對SiC-MgAl2O4復合材料的制備、組成、結構與性能影響的研究鮮少報道。因此,本文主要研究流動氮氣下鋁粉對SiC-MgAl2O4復合材料的物相及顯微結構演變的影響,以期為SiC-MgAl2O4復合材料在耐火材料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提供參考。
以鎂鋁尖晶石(安邁,AR78,粒度≤45 μm)、碳化硅(耐研工貿,粒度≤45 μm)和金屬鋁粉(耐研工貿,粒度≤45 μm)為原料,按照表1物料組成進行配比,外加濃度為5%(質量分數)的聚乙烯醇(PVA)結合劑,均勻混合后壓制成型,置于流動氮氣爐內經1 500 ℃保溫5 h燒成。
表1 試樣組成配比Table 1 Sample material ratio
采用X射線衍射儀(XRD,X’Pert Pro,Philips,Cu靶,Kα射線)分析燒后試樣的物相組成,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EVO-18,ZEISS,DE)觀察燒后試樣的顯微形貌,采用能譜儀(EDS,Oxford,X-Max50)檢測試樣微觀區(qū)域的元素及其分布。根據GB/T 2997—2015測定試樣的體積密度、顯氣孔率,按照GB/T 3001—2017測量燒后試樣的常溫抗折強度。
圖1是不同試樣經1 500 ℃燒后的XRD譜。從圖中可以看到,鋁粉加入量較少的試樣中,除了MgAl2O4和SiC之外,主要物相為AlN和sialon多型體。其中sialon多型體是指在Si-Al-O-N體系中六個多型相(8H、15R、12H、21R、27R、2H)形成的一系列結構相似的化合物[12],結構式為Mm∶Xm+1,m為4、5、6、7、9和11。其中鎂的陽離子可以進入這些結構中,且保持電荷總量M∶X(M為金屬原子比,X為非金屬原子比)平衡。XRD分析結果顯示,圖1中sialon多型體包括12H和15R。其中:12H為SiAl5O2N5;15R為SiAlO2N4和固溶鎂離子的Mg1.25Si1.25Al2.5O3N3,兩者在部分峰上有重合??梢钥闯鯩g1.25Si1.25Al2.5O3N3和12H隨著Al含量增加,衍射峰峰強逐漸減弱,而SiAlO2N4峰變化不大??芍?5R為主相[13-14],其組成更富含AlN,12H作為次相出現。而鋁粉加入量較多時,可以看到AlN衍射峰強度逐漸增大,同時出現少量的α-Al2O3。
圖2是1 500 ℃燒后#1、#3、#6試樣的局部XRD譜??梢钥闯?,#1試樣譜線所標峰是鎂鋁尖晶石最強衍射峰(311),#3試樣的尖晶石最強衍射峰已向大角度偏移,而#6試樣特征衍射峰的強度發(fā)生明顯降低,且出現雙峰并標記為spinel 2。根據Prague公式2dsinθ=nλ(其中:d為晶面間距;θ為衍射半角;λ為衍射波長;n為衍射級數)可知,較標準配比鎂鋁尖晶石,雙峰尖晶石晶面間距減小。圖3示出了晶格參數與尖晶石化學計量之間的關系[1]。鋁鎂尖晶石擁有立方結構,伴隨著晶格參數a0的降低,固溶Al2O3含量最高可達92%(質量分數),成為具有立方結構的MgO·xAl2O3(1 aSiC+b[n(Al2O3)MgO]→(b-2a)[n′(Al2O3)MgO]+2aMg(g)+aCO(g)+aSiO(g) (1) 圖1 不同試樣的XRD譜Fig.1 XRD patterns of different samples 圖2 尖晶石物相特征衍射峰(311)XRD譜Fig.2 XRD patterns of diffraction peak (311) of spinel phases 圖3 MgAl2O4的晶格參數(a0)與Al2O3含量之間的關系[1]Fig.3 Relation between lattice parameter (a0) of MgAl2O4 and Al2O3 content[1] 另外,Mazzon等[4]研究SiC-黏土-N2和SiC-滑石-N2體系的結果表明,由于低的空隙率和SiC的共價結構,式(2)主要發(fā)生在表面,因此,MgO主要向SiC表面發(fā)生擴散,其反應方程式可表示為: SiC+2MgO→SiO(g)+CO(g)+2Mg(g) (2) 上述分析表明,標準配比的鎂鋁尖晶石在1 500 ℃燒結過程中,鎂的擴散遷移以及Al的固溶形成了具有立方結構的富鋁尖晶石。同時,Al(g)沿材料的氣孔或空隙進行擴散傳質,氮化形成AlN,與富鋁尖晶石部分反應形成MgAlON相(即尖晶石衍射峰出現的雙峰結構)。 圖4為鋁粉加入量分別為1%、9%和12%(質量分數,下同)試樣的斷口形貌圖,結合EDS能譜分析(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顯微組成中除了碳化硅和尖晶石外,還有大量特征明顯的sialon多型體相,sialon多型體均為固溶Mg元素的Mg-sialon,其組分隨著鋁粉添加量的增加而變化,且形貌也隨之發(fā)生變化。當鋁粉含量為1%時,其形貌為板帶狀或長劍狀,具有較高的長徑比。當鋁粉含量增加至9%時,板帶狀形貌開始向板柱狀過渡,且有棱形狀發(fā)育的雛形。當鋁粉含量達到12%時,板柱狀形貌已經消失,晶體形貌向棱形狀過渡,可以看到發(fā)育比較完整的板層狀形貌。 圖4 不同鋁粉加入量燒后試樣的SEM照片Fig.4 SEM images of samples after firing with different aluminum powder additions 表2 圖4中不同微區(qū)EDS分析結果Table 2 EDS analysis results of different micro-zones inFig.4 圖5為Al加入量為12%的試樣中金屬Al反應后區(qū)域SEM照片。從圖中可以看到,金屬Al反應后留下了較多的空心殼,在Al殼內部有AlN晶粒。由此推測,含有金屬Al的SiC-MgAl2O4復合材料在高溫燒結過程中,Al首先與氮氣反應生成AlN,部分AlN與MgO·xAl2O3反應生成MgAlON相,致使尖晶石衍射峰出現雙峰結構。同時,AlN促進了sialon多型體的生成反應,且Mg-sialon相中的Al元素含量也逐漸增加。 圖6是1 500 ℃不同Al含量燒后試樣的常溫抗折強度變化曲線,圖7是1 500 ℃不同Al含量燒后試樣的體積密度和顯氣孔率。從圖6中可知,隨著Al含量不斷增加,試樣的抗折強度開始逐漸減小,在Al含量為9%時強度值最低,為18 MPa,當Al含量增加至12%時,強度得到很大提升,達到32 MPa。由圖7可知,體積密度隨著Al加入量的增加先減小后增大;顯氣孔率則隨著Al加入量的增加先增大后減小??梢詮奈锵嘟M成和顯微形貌進行解釋:一方面,標準計量的鎂鋁尖晶石在固溶Al2O3達到極限后形成富鋁尖晶石,后與AlN形成MgAlON,對材料強度產生有利的影響;另一方面,Al含量高的試樣中sialon多型體晶粒發(fā)育良好,也有利于提高強度。而加入過量鋁粉,因其活性較高,易發(fā)生氧化,造成試樣顯氣孔率升高。 圖5 #6試樣燒后區(qū)域SEM照片((b)為(a)方圈中放大圖)Fig.5 SEM images of area after firing of #6 sample ((b) is the enlarged image of the square circle in (a)) 圖6 1 500 ℃不同Al含量燒后試樣的常溫抗折強度Fig.6 Cold modulus of rupture of samples with different Al content fired at 1 500 ℃ 圖7 1 500 ℃不同Al含量燒后試樣的體積密度和顯氣孔率Fig.7 Bulk density and apparent porosity of samples with different Al content fired at 1 500 ℃ (1)1 500 ℃氮氣氣氛燒結后,添加鋁粉的SiC-MgAl2O4復合材料中標準化學計量的鎂鋁尖晶石轉化為富鋁尖晶石以及MgAlON相,其衍射峰向高角度偏移,晶格常數相應減小,鋁粉含量越高,此現象越明顯。 (2)SiC-MgAl2O4-Al高溫氮化反應后生成的sialon多型體,多為12H與15R,少量固溶鎂離子,顯微形貌隨著鋁粉加入量的增加發(fā)生變化,最終成為板層狀。 (3)在鋁粉加入量少于9%時,隨鋁粉含量增加,SiC-MgAl2O4復合材料常溫抗折強度逐漸減?。讳X粉含量為12%時,其抗折強度明顯增大,達到32 MPa。2.2 燒成后試樣顯微形貌分析
2.3 試樣性能分析
3 結 論